最具特色丨中山三院成功举办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暨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2025年年会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高质量发展,11月21日,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暨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2025年年会在中山三院隆重召开。
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山大学副校长林天歆、医院管理处处长叶伟,新疆医科大学原副校长安冬青教授出席。中山三院院长戎利民,党委书记吴京洪,纪委书记杨国志,副院长杨钦泰,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心血管内科主任钱孝贤,中医科主任戴敏,药学部主任麦海燕,中山一院中医科教授张诗军、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教授陶彦谷、肿瘤防治中心综合中医科副主任黄圆圆、中山五院中医肿瘤科主任曾奇、中山六院中医科教授刘兴烈、中山七院中医科主任秦鉴、中山八院中医科主任徐丹苹及各院专家骨干200多人参会。会议由杨钦泰、钱孝贤、戴敏和刘定辉主持。

与会人员合影

戎利民致辞
林天歆在致辞中表示,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核心在于“破壁”和“融合”,既要坚守中医的整体思维和辨证论治,又要吸收西医的先进技术和循证医学方法,让古老智慧在现代焕发新生。结合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现状,学校会继续强化支持。同时,他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各家附属医院需深化合作,沿着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这条发展主线,整合优势,凝练方向,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强化人才培养和学术建设,搭建中西医结合的“四梁八柱”。

林天歆致辞
在与会专家共同见证下,中山三院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山三院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中山三院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正式启动
在中西医协同发展专题研讨环节,安冬青教授以新疆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为切入点,为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提供了系统前瞻的发展建议。钱孝贤教授作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汇报,以研究所为平台持续推动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杨钦泰教授以“中西协同,智慧赋能”为主题分享了过敏科学科建设在过去5年中30个“1”的探索创新成果和中西医协同发展路径。中山大学附属三院、肿瘤防治中心、附属五院、附属七院、附属八院各位主任分别展示了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各位专家作学术专题讲座
与会专家还围绕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资源配置、人才培养、临床协同等核心议题进行了圆桌讨论,对中医、西医如何在临床诊疗、科学研究、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实现真正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圆桌会议
吴京洪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中山三院将主动担当责任,支撑学科发展,推动解决困难和难题,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加强与兄弟医院的合作联动。希望全体同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坚守初心使命,深化跨院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高质量发展,为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书写更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