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院专病中心 | 成立五周年,中山三院酒精性肝病中心迈上新台阶

发布人:酒精性肝病中心 发布日期:2025-10-29

 

 

中山三院酒精性肝病中心

 

五年深耕,铸就酒精性肝病诊疗新高地

 
在我国,酒精性肝病已成为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炎之后的第三大肝病,酒精也成为乙肝病毒后导致肝硬化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乙肝病毒。
为应对高发病率与诊疗规范缺失的双重挑战,2020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率先成立酒精性肝病中心,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酒精性肝病诊疗体系。
历经五年的不懈探索与发展,值此成立五周年之际,中心在临床诊疗、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及科普宣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image-20251029094647-1

image-20251029094704-2

 

多学科协作,临床诊疗体系日臻完善

 
五年来,酒精肝中心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科学化、规范化为核心,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包括筛查、评估、诊断、治疗、随访在内的全链条、全流程的科学管理体系。针对疑难重症患者,中心通过多学科MDT模式,确保患者获得及时、科学的诊断与治疗。

近年来,中心服务酒精性肝病相关住院人次逐年增长,天河、岭南两院区实现酒精肝专病门诊合理配置,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实现了诊疗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升,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

image-20251029095047-3
 
image-20251029095056-4

 

成果丰硕,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五载耕耘,科研创新成果斐然。中心依托强大动态数据库和样本库,积极开展临床研究,发表了多篇有显示度的临床研究论著,为酒精性肝病临床诊疗的进展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成果被国内外多个指南引用。在坚持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的发展路径下,中心科研始终从临床问题出发,厚积薄发,屡获突破,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11篇。

今年,团队在代谢领域权威期刊Metabolism(IF: 10.8)发表论著,揭示了Arrestin domain containing 3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潜在的价值。近日,中心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的研究论著在国际肝病顶级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中科院一区、IF=33)在线发表。该研究首次通过HBx-Tg小鼠模型阐明长期酒精摄入如何通过内质网应激激活ATF4/LPLA2/BMP代谢轴,促进乙肝相关肝癌的发生发展。不仅从机制层面揭示了为何酒精与乙肝病毒“协同”加剧肝癌发展,也为临床防治提供了新机制及潜在靶点。

 

image-20251029095127-5

原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40049370/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ep.2025.08.022.

在科研项目方面,中心已实现酒精肝研究“面上+青年”项目同步发展,先后获批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并正积极筹备更高层次项目推进,推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向更高层次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中心牵头编写的《酒精性肝病》专著将于近期将由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志着其在酒精肝领域起到行业引领作用。

 

人才荟萃,团队建设成效显著

 
五周年之际,中心人才基石愈发坚实。在学科带头人吴斌教授和中心主任郭云蔚教授的带领下,中心已凝聚了一支梯队合理、医教研一体化的团队,博士学历人员占比超70%。

团队涵盖临床医疗、护理、专职科研助理及多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医—护—研—管”四位一体的机制日益成熟。

 

科普宣教,践行“一切为患者”的服务宗旨

 

中心宣传视频已由广州电视台团队协助制作完成,并在2025年8月举办的第十一届岭南消化论坛开幕式上正式发布。同期,中心成功举办了第三届酒精性肝病专场学术会议。目前,与广州电视台团队的系列酒精肝专病科普视频“酒精肝四部曲”将制作完毕,未来将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免费传播、普及健康知识,切实践行“一切为患者”的服务宗旨。

五年耕耘,砥砺前行。中山三院酒精性肝病中心正以扎实的临床根基和持续的创新活力,为酒精肝的防治注入强劲动力。站在五周年的新的起点上,中心将继续深化医、教、研、科普协同发展,为推动我国酒精性肝病防治事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酒精性肝病中心、学科办

编辑:马玲玲

初审:甄晓洲 李筠筱

审核:周晋安 黄桂珍

审定发布:吴京洪  戎利民

image-20251029101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