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医师丨王晓红:精研影像守信念,慧眼仁心护健康
中国医师节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中山三院评选出9位优秀医师,我们如期推出“优秀医师”系列报道,讲述医生治愈患者的真实故事,挖掘优秀医师先进事迹,感召全院医务工作者崇尚先进、见贤思齐、踔厉奋进,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优秀医师简介
王晓红
放射科
主任医师
中山三院放射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放射科住培基地教学主任、教学督导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医32载,王晓红以“明辨影像、精准诊断”为信仰,以“守护生命、温暖患者”为使命,在黑白影像的方寸之间,书写了一名影像诊断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以影像为笔,书写生命答卷
1987年,18岁的王晓红怀揣着“想做一个好医生”的纯粹信念,从外省乘坐32小时的绿皮火车,来到广州求学。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六年制),1993年毕业后毅然选择留在中山三院放射科,在影像诊断领域默默耕耘至今。
“影像诊断是临床的‘路标’,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是王晓红常挂在嘴边的话。她始终强调“明辨正常、分析异常、结合临床、综合诊断”的十六字方针,要求团队“脱离临床的影像诊断就是无源之水”。面对“同病异影、异病同影”的复杂挑战,她坚持深入临床一线:不仅详细研读病历,更会亲自检查患者病变部位,确保诊断精准。
一次惊心动魄的“病理性骨折”诊断,至今让同事印象深刻。一位老年男性因摔倒后右上臂疼痛急诊就诊,X线片显示右肱骨中段骨折,但王晓红敏锐发现骨皮质局部变薄、骨髓腔密度异常。她立即致电询问病史,得知患者摔倒力度轻微,且近期有干咳、体重骤降等症状。凭借多年经验,她在报告中大胆提示“病理性骨折可能,建议排查肺部肿瘤”。后续胸片果然发现右下肺小结节,最终病理证实为肺癌骨转移。“如果当时只看骨折,患者可能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王晓红表示,“影像医生的责任,就是在蛛丝马迹中为生命争取时间。”

王晓红耐心为患者进行图像讲解
精益求精,做好临床医生的“另一双眼睛”
放射科医生被称为“临床医生的眼睛”,而王晓红则是这双眼睛中锐利的“瞳孔”。随着CT、MR技术迭代,单例患者影像数据量激增,她常常为了一份疑难报告加班到深夜,被同事笑称为“加班狂人”。“图像越清晰,责任越重。我们多一分细致,患者就少一分风险。”
在乳腺影像诊断领域,她以“火眼金睛”著称。曾有一位30多岁女性体检时,乳腺超声与X线结果矛盾,患者焦虑不已。王晓红逐帧分析图像,在左乳外下象限发现几处极易被忽略的微小钙化灶,结合患者母亲因晚期乳腺癌去世的家族史,高度怀疑“乳腺原位癌”。她耐心给患者解释两种检查的优劣,建议补充乳腺磁共振,最终通过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原位癌。患者及时手术并完成假乳植入,术后恢复良好。复查时,患者握着王晓红的手哽咽道:“是您让我避免了妈妈的悲剧!”

王晓红(中)参与多学科会诊
远赴边陲,彰显医者大爱无疆
作为放射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王晓红始终以优秀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仁心”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2009年,她主动请缨赴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帮扶,手把手带教基层医生;2023年10月,她再次踏上征程,赴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担任影像中心主任兼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影像中心主任。
在喀什,王晓红面临地区文化差异、设备差异、疾病谱不同的多重挑战。为提升当地诊断水平,她牵头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对比剂过敏应急演练,开设首个“医学影像门诊”,推动磁共振设备落地并培训操作团队。她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举办自治区I类继续教育学习班,还深入基层县医院授课、组织读片会,将中山三院放射科的管理经验与技术标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
2025年4月,王晓红随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等有关专家一起赴新疆喀什地区开展“粤新消结行”对口支援活动,通过举办喀什地区结核病影像学专题培训班授课、疑难影像图像分析现场指导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喀什地区医务工作者对胸部影像读片技能的掌握,提高肺结核的精准诊断能力。
王晓红的付出赢得了各族同胞的信赖,被评为“最美援疆医生”“优秀教学援疆专家”,所在团队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她表示:“援疆不是任务,是医者的责任。看到当地患者不用再千里奔波求医,一切都值了。”

王晓红获评2024年“最美援疆医生”
传承薪火,培育影像诊断“后浪”
作为放射科住培基地教学主任,王晓红始终将“育人”视为使命。她创新教学模式,将临床病例融入课堂,带领学生“从图像到病理”逆向推导,培养批判性思维。她常说:“影像诊断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要在黑白灰中读懂疾病的‘语言’。”
王晓红参与指导的研究生多次在影像学术会议获奖,培养的住培医师通过率连续多年名列前茅。“王老师会逐字修改我们的报告,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学生们说,“王老师教会我们的不仅是看片技巧,更是‘对生命负责’的职业态度。”

王晓红(坐者左一)在影像中心进行阅片指导
从青葱岁月到鬓角染霜,王晓红用32年的坚守,诠释了“影像医生”的价值:于方寸屏幕间捕捉病灶,在光影对比中评判疗效,为临床决策点亮明灯,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她不求闻达,却以“慧眼”照亮生命之路;不逐名利,却以“仁心”温暖万千患者。正如王晓红所说:“影像无声,医者有心。能在平凡岗位上守护健康,便是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