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医师丨林楠:以术济人,以心暖人,肝胆相照守安康

发布人:党委宣传科 发布日期:2025-08-19

中国医师节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中山三院评选出9位优秀医师,我们如期推出“优秀医师”系列报道,讲述医生治愈患者的真实故事,挖掘优秀医师先进事迹,感召全院医务工作者崇尚先进、见贤思齐、踔厉奋进,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优秀医师简介

image-20250819101625-1

林楠

肝胆外科

教授、主任医师

 

       中山三院肝胆外科主任、胆胰疾病中心主任、肝癌疾病中心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研究方向为肝胆胰恶性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基金项目10余项,参编学术著作3部,在Drug Resistance Updates等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入选广东省第一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羊城好医生等。

 

从“被动入行”到“师道引航”

       “家里没人从医,当初对医学真谈不上喜欢。”林楠坦言自己最初的选择带着几分不情愿,“高考填志愿,我第一志愿写的是计算机,总觉得那个更酷。是父亲反复劝说下,我才带着点勉强把志愿改了。”

       1995年,林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2000年,他进入中山三院,成为许瑞云教授的七年制硕士研究生。初到临床的紧张林楠现在还记忆犹新,一次随许瑞云教授查房时,这位素以治学严谨、要求严苛著称的导师忽然抛出一个问题:“人体的必需氨基酸有哪几种?”还在努力适应身份转换的林楠心里一紧,但几乎未经思考,他就凭着脑海中的模糊记忆,竟脱口而出准确地报出了那八种名称。“回答得对!”许瑞云教授微微颔首,这句在学生们眼中“稀有的赞许”如同点燃了一簇火苗。那一刻的肯定,像是一针强心剂,瞬间扫清了林楠内心的犹疑,点燃了他对肝胆外科这个专业的热情和信心。

       导师留给他的远不止于此。“许瑞云教授对患者的关怀体贴入微,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但对我们医生,要求却近乎‘苛刻’,手术的精益求精、思维的清晰严密、责任的绝不含糊,都成了‘最低标准’。”正是许瑞云教授身上这种强烈的反差——对患者的无限仁心与对专业的极度严苛——深深烙印在林楠心中,“成为照亮我整个医学生涯,指引我不断精进的不灭灯塔。”

image-20250819101703-2

林楠在门诊为患者看诊

 

援疆岁月,把他乡当故乡

       2015年8月,林楠响应国家对口援疆工作的号召,作为广东省第七批援疆医疗队的一员,奔赴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医工作。初到喀什,面对当地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医疗技术有待提升的情况,他深感责任重大,暗下决心要为当地医疗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一年半的医疗援疆工作中,身为一名党员,林楠时刻牢记使命,以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要求勉励自己。

       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一位28岁的维吾尔族年轻女子因多次手术出现严重肠瘘、阴道瘘,腹腔内感染严重,生命垂危。当地医生对这种复杂的病例缺乏足够的治疗经验,束手无策。林楠得知情况后,立即参与到患者的救治中。他仔细询问患者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结合各项检查结果,与同事们积极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分析病情,以最快速度制定出详细的治疗方案。手术复杂且难度极大,患者腹腔广泛粘连,解剖结构不清,林楠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巧,主刀历时4小时30分钟,成功找到 “瘘口” 并逐一进行修补。术后,他每天都会到病房查看患者的恢复情况,关注引流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等,叮嘱护理人员注意事项。在他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恢复良好,出院时,患者丈夫紧紧握住林楠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激动地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着感谢的话,旁边的维族医生告诉他,患者说他救的不是一个人,是他们整个家庭。

       在援疆的一年半里,林楠全身心投入到医疗工作中。他参与抢救肝外伤等各类急重症患者13例,诊治门诊患者近1200人次,参与手术300余例,带领团队开展新技术手术20余项,其中包含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等高难度手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方面,开展了南疆首例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胆道镜手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成功抢救危重患者20余人次,参加义诊10余次。同时,他积极促进科室科研水平提高,协助科研人员在高水平期刊上投稿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实现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获批国家级基金项目方面的突破。

       因援疆工作突出,林楠被授予全国第八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称号,并记功一次。回忆那段援疆岁月。林楠感慨说:“新疆喀什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爱那片土地,希望她永远美丽,希望那里的同胞们永远健康平安。”

image-20250819101728-3

林楠带领喀地一院医务人员查房

 

学科的传承与创新

       2020年,林楠从导师许瑞云教授手中接棒,任中山三院肝胆外科主任。肝胆外科是中山三院的传统优势学科,拥有良好的口碑和丰富的历史积淀。“科室门口悬挂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等荣誉牌匾,这些都是科室多年来砥砺奋进的最好见证,每一项荣誉都来之不易。”正如林楠所言,“我们不能让老师给我的交接棒出差错!”

       在人才培养方面,林楠牵头制定了完善的“阶梯式”培养体系,结构严谨,效果显著。年轻医生入职后,会在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的带领下进行“老带新”带教,实现薪火相传。每周五上午是固定的科室业务学习时间,大家围坐在一起,或分享复杂病例的诊疗心得,或学习最新的指南共识,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每位成员受益匪浅。

       作为科室主任,林楠经常会跟年轻医生无私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对于一些高难度手术,例如肝门部胆管癌,他会详细讲解手术要点:从切口选择、血管解剖到肿瘤切除范围,并结合实际手术视频,细致入微......年轻医生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如今,科室已培养出一批在省内乃至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形成了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每个人在各自专业领域不断深耕,推动科室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在科室团队的努力下,中山三院肝胆外科连续获得广东省医院高水平专科称号。

       在临床工作中,林楠注意到许多胆胰领域的疑难疾病需要综合多学科的力量进行有效处理。面对复杂的病情,单一学科的诊疗往往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他深感有必要整合各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患者的问题,林楠牵头成立了胆胰疾病中心。

       胆胰疾病中心采用“1+N”的诊疗模式,强调跨学科的协同作战,力求为患者提供从初步诊断到后续治疗的全方位保障。通过这种综合性的方法,胆胰疾病中心不仅能解决复杂的临床问题,还能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帮助患者更快、更有效地恢复健康。

       自2024年4月成立以来,胆胰疾病中心已经为近500例疑难患者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口碑载道。

       同时作为肝癌疾病中心的副主任,林楠致力于肝癌的防治研究与临床治疗,针对不同分期、不同类型的肝癌患者,采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共同评估患者病情,综合研判,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最佳治疗方案。

image-20250819101800-4

林楠(右一)带领团队为患者做手术

 

       面对疗效较差的患者,年轻医生常常会感到泄气。为此,林楠经常鼓励他们:“莫因病情艰难而丧气,记住床边那双求生的眼神;每一次挑战极限的执着,都为了点亮那份眼神里的希望!”

       从诊室到手术台,从沿海到边疆,林楠始终以 “严谨” 铸医魂,以 “仁心” 暖人心。他的故事,是医者担当的生动注脚,更照亮了年轻医师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