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绝技丨卫洪波:巧治直肠癌,膜导航iTME术
名医绝技
8月17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主办的“2025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在广州举行。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医学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弘扬崇高职业精神,营造尊医重卫良好氛围,庆祝属于全体医师的节日。
会上公布了第二批“名医绝技”名录,中山三院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卫洪波教授项目“巧治直肠癌,膜导航iTME术”上榜。

大会现场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曾是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然而,TME术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居高不下,原因在于术中盆腔自主神经损伤,困扰直肠癌领域学者近半世纪。
为攻克这一临床难题,中山三院卫洪波教授团队历经近30年,开展了直肠癌保留盆腔神经手术的系统性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卫氏线(邓氏筋膜术中标记线)引导的保留邓氏筋膜直肠癌根治术(iTME),解决了临床上的实际问题。团队还牵头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与传统 TME 手术相比,iTME手术患者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勃起功能障碍以及射精功能障碍均明显下降。同时,3 年无病生存率稳稳保持在 85% 以上,局部复发率低于 5%,让直肠癌患者实现了既要活得久,也要活得好的美好愿望。

TME之父R.J. Heald教授与iTME倡导者卫洪波教授进行学术探讨
相关成果相继在Ann Surg、Nat Commun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iTME 术式在国内外广泛推广应用,成功成为中低位直肠癌治疗的全新标准术式,并荣获 2020年CSCO 结直肠癌领域三大重磅研究、2021年度中国十佳消化道领域临床研究、2021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23年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多项殊荣。
卫洪波教授团队还首创将光学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于筋膜导航,术中通过光谱精准识别筋膜,避免传统依赖经验操作的盲目性。“膜解剖-功能保护-肿瘤根治” 三位一体理论,将手术中膜完整率提升至98%(传统术式约70%),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让中国学者实现了在直肠癌领域的研究,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超越。

卫洪波教授团队在手术中
“以卫氏线作为标志线来做手术,不仅我会做,基层医生都能掌握,便于推广这项‘绝技’。”卫洪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