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医师丨董敏:从“空白”到标杆,26 载照亮肿瘤患者生命航程
中国医师节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中山三院评选出9位优秀医师,我们如期推出“优秀医师”系列报道,讲述医生治愈患者的真实故事,挖掘优秀医师先进事迹,感召全院医务工作者崇尚先进、见贤思齐、踔厉奋进,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优秀医师简介
董敏
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
中山三院肿瘤内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砥砺前行,从医学“小白”到科室奠基者
董敏的医学梦想根植于童年,父母的医生身份,让她自小体会到医者的神圣。然而,命运也让她早早地直面了癌症的残酷:3岁和12岁时,疼爱她的外公外婆相继因胃癌离世。懵懂年纪里就已经感受到癌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与绝望,让她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长大后,我要成为一名医生,为癌症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1999年8月,21岁的董敏背负行囊,来到中山三院攻读研究生,正式踏上追梦之旅。作为临床型研究生,她白天奋战在临床一线,夜晚和周末穿梭于课堂,忙碌而充实。三年大内科轮转,不仅为她打下了坚实的内科基础,更让她学会了粤语,得以与讲粤语的患者倾心交流,拉近了医患距离。时光荏苒,当初的青涩医学生,已在从医26年的磨砺中成长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肿瘤专家。
2005年7月,中山三院肿瘤内科成立,是董敏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她作为建科的三位“元老”医生之一,开始了从零起步的艰苦创业。在吴祥元主任的带领下,她和团队筚路蓝缕,将科室从最初只有6张床位的简陋小科室,发展壮大为拥有45张床位的现代化中等规模病区。伴随科室成长的,是肿瘤治疗领域的巨大飞跃——许多曾被视为绝症的肿瘤,如今已有了治愈的曙光。无论科室如何发展,董敏始终坚守初心:耐心解释病情,坚定传递希望,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董敏在学术大会上作报告
勇担重任,引领科室迈向卓越
2022年8月,董敏接任肿瘤内科主任。深知肩上责任重大,董敏带领团队全力拼搏,着力提升科室整体实力。
◆强化内涵建设,保障医疗品质: 董敏要求科室坚持高频次的业务学习,确保每位医生掌握全球最新研究成果与诊疗指南,以先进的肿瘤诊疗理念服务患者。同时进行严格的医疗质量控制、定期复盘和持续改进,使肿瘤内科在诊疗量大的前提下,也能保证高水平的医疗质量和患者的高满意度,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精准治疗引领,探索前沿方案: 为践行精准治疗理念,科室牵头开展“分子肿瘤MDT”,汇聚肿瘤内科、分子病理、影像等多学科专家,深入解读基因检测报告,基于患者临床特征和基因组变异,制定个体化精准诊疗策略。为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科室积极开展大量临床研究和新药临床试验,为患者提供免费使用国际前沿抗肿瘤药物的机会,点亮更多生的希望。
◆多院区协同发展,惠及基层患者: 为方便岭南、肇庆院区的肿瘤患者就医,董敏主导建立了两个分院区的肿瘤内科。

董敏(前排右二)与岭南院区肿瘤内科团队
2023年3月,岭南院区肿瘤内科成立,虽仅有12张病床,却因高水平的规范化诊疗和显著的区域示范效应,于2025年成为黄埔区肿瘤专业质控中心。2024年4月,肇庆院区肿瘤内科成立,依托中山三院在肝癌诊疗方面的领先优势,肇庆院区肿瘤内科牵头成立“肇庆市肝癌专病联盟”,有力推动了区域肝癌规范化诊疗。两个分院区肿瘤内科均由院本部派驻精锐力量,通过定期疑难病例讨论、联合业务学习、质量复盘以及专家查房出诊,确保三地同质化运行,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队”的优质医疗服务。

2024年4月,肇庆院区肿瘤内科正式开科
初心如磐,照亮生命航程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作为科室资深骨干,董敏身先士卒,多次投身于发热门诊与核酸采集前线。她以自身的镇定与经验,帮助年轻医生克服恐慌,共同投入到抗疫一线。2022年下半年接任肿瘤内科主任后正值疫情高峰期,在大量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下,董敏带领团队齐心协力,统筹调度,不仅保证了病区工作的正常运行,还收治了大量新冠肺炎患者,为最终赢得抗疫胜利贡献了力量。
作为“广东省优质肿瘤专科下沉行动”核心成员,董敏积极帮扶基层。她多次组织并参与对潮州中心医院的线上线下病例讨论、业务学习,亲赴当地进行查房、义诊与学术交流,建立双向转诊通道,为提升潮州肿瘤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倾注心力。她的足迹也延伸至福建武平县医院肿瘤科,通过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和授课,助力当地诊疗水平提升。

董敏在福建武平县医院为肿瘤患者义诊
26年来,在董敏的诊室里,书写着无数与病魔抗争的动人故事。“再耐心一点,让患者感觉到温暖;再认真一点,给患者生命的希望。”——这不仅是董敏行医的座右铭,更是她26年如一日践行的承诺。从那个因亲人因病离世而立志学医的小女孩,到如今守护无数生命的中流砥柱,董敏用精湛的医术、无私的奉献和不变的仁心,在对抗癌症的战场上,为患者点亮了一盏盏希望之灯,照亮了生命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