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天使丨许佳静:佳静如蒲,安定守护
国际护士节
他们,既是“提灯天使”,也是“白衣战士”,似超人,亦平凡。“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为激发广大护理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南丁格尔精神,医院特开设“提灯天使”专栏,报道院内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行动工作中的部分杰出代表事迹,一起寻找那些义无反顾、矢志不渝的身影,聆听“提灯天使”护佑人民健康的感人故事。

许佳静
岭南院区呼吸内分泌肿瘤内科责任护士,2019年参加工作,曾多次获评科室“服务之星”。2022年10月至12月支援广州方舱医院。2023年获得医院护理职业安全防护科普比赛二等奖,策划的科普视频被收入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官方平台。2024年12月获得上臂型植入式给药装置技术资格证书,获2024年度医院优秀护士。
在岭南院区呼吸内科、内分泌科与肿瘤内科共用的病区里,总能看到一个身影轻盈穿梭:她为呼吸困难的老伯调整无创呼吸机面罩,为糖尿病血糖不稳定的阿姨细致讲解,又俯身倾听化疗患者的低语。胸牌上的“许佳静”三个字,与她那温润如春水的眼眸相映成趣。工作六载,她在三科护理的经纬线上绣出生命之花,以静水流深的力量,让南丁格尔之灯照亮更多晦暗时刻。
三专科淬炼,成就复合型护理人才
“三倍专科,三倍责任,但也是三倍成长的机会。”面对多专科共管病区的复杂挑战,许佳静将压力转化为精进动力,在呼吸衰竭的潮汐、血糖波动的曲线与化疗副反应的荆棘中,淬炼出独特的护理智慧。
呼吸通路的“守护精灵”
凌晨三点,监护仪刺耳的报警声划破病区宁静。一位COPD患者因痰液堵塞。
突发窒息,血氧断崖式跌至65%。许佳静闪电般冲至床旁:抬高下颌开放气道、负压吸引管精准插入支气管深部,同时以手掌规律叩击患者后背。黏稠的黄痰被成段吸出时,她已为患者戴好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监护仪的蜂鸣声逐渐恢复平稳,血氧数值在95%的绿灯中稳步攀升。随后调暗病房顶灯轻语:“张叔,咱们现在要像吹蒲公英那样,用鼻子吸气,嘴巴慢慢呼气。”医疗仪器冷光与人性化暖意的相互交织,共同构建起生命的守护结界。
血糖迷宫的“解码专家”
一位酮症酸中毒恢复期的年轻白领屡屡偷喝奶茶,许佳静并未直接对抗性说教,而是带着血糖仪陪患者用一场“甜蜜实验”开启对话:我们模拟两种饮品对身体的影响,一人喝奶茶另一人喝燕麦拿铁,每半小时测一次血糖。数据显示:奶茶摄入后血糖如“翻涌云海”,而另一个曲线平缓如钟摆。这波动曲线让患者惊愕捂嘴。“你看,这边喝奶茶的血糖像过山车,而燕麦拿铁则是平缓小船”。这场实验印证了糖尿病管理的真谛——用可视化数据打破认知壁垒,让代谢规律成为可感知的生活智慧。当甜蜜不再与恐惧绑定,健康便不再是苦修,而是充满创造力的生命艺术。此外,她还与糖友们积极探讨“控糖替代图谱”,收录低GI食材,用这些“甜蜜武器”重掌饮食主动权,轻松学会与食物温柔相处。
肿瘤阴霾中的“追光者”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是肿瘤科的顽固难题。许佳静发现传统止吐药对某些患者效果有限后,加强中西医结合,将传统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到患者症状管理。除了西医常规药物干预,通过与针灸科、中医科等多学科协助,采用姜半夏、生姜汁和蜂蜜调至糊状,贴于双内关、双足三里和神阙,健脾和胃,降逆止呕;融合了中药特性的中药封包,在电加热的辅助下,放于腹部20分钟,达到调理脾胃,温经散寒的作用。中西医结合,形成多维度干预体系,让恶心呕吐不再成为化疗患者的“噩梦”,照亮前行的抗癌道路。
把技术锤炼成艺术,以“港”守护生命之光
2024年,83岁的结肠癌患者杨姨被推进病房,双手布满紫红色瘀斑——因血管严重硬化,传统穿刺已无法完成化疗,化疗一度陷入停滞。许佳静的加入改写了这个结局,许佳静和其团队成员连续4小时鏖战:超声探头在布满瘀斑的手臂反复扫描,ECG波形在屏幕上跳动,导管尖端如“穿针引线”般精准游走。
时间一点点流逝,患者逐渐焦虑,她不断安抚患者,和患者聊家常,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紧张,“阿姨,您的血管像迷宫,但是我的探头就是指南针,需要多耗费一些时间,我们就能走出迷宫。”她锲而不舍地调整B超探头和穿刺位置,实时监测心电图波形,最终将导管尖端稳稳送达目标位置,监护仪上的ECG波形终于呈现完美的理想图形。

许佳静在专心植输液港
术后,杨姨顺利完成6周期化疗,手臂港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以前扎针像受刑,现在连针眼都看不见。”如今,杨姨不仅重获治疗机会,还重新拿起了画笔,“是佳静让我能安心画完这幅抗癌日记。”
以心印心,病房里的“佳静温度”
当科室收治还在学生阶段的小患者,面对因脱发而陷入抑郁的孩子,许佳静听懂了小孩儿无声的沉默,她会第一时间与家属沟通,反复叮嘱家属多留意孩子的心理状态,并贴心建议为孩子购置帽子或假发,帮助孩子重拾自信。在她看来,保持心理健康是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一步,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超越医患关系的温情,重塑了医患双方信任的纽带。去年科室收到4封手写感谢信,其中一位患者家属写道:“当CT片显示转移灶时,我以为生命即将熄灭。是你们用输液港技术延续治疗通道,在这个科室,我们感受到医疗的温度,让绝望的我们长出希望的根。你们不仅治疗疾病,更修复着破碎的生活。”
从呼吸骤停的生死时速,到血糖曲线的温柔对话,再到肿瘤阴霾下的微光汇聚,许佳静用六千个日夜的坚守,将南丁格尔誓言编织成守护生命的千丝万缕。她的身影是穿行在专科壁垒间的桥梁,手中的导管化作丈量希望的尺,掌心的温度融化患者心中的寒冰。在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的交汇处,许佳静以复合型护理人的担当,让每一个病床都成为重燃生命之火的港湾,让护理事业的星辰大海中,永远闪耀着属于她的那束温暖而坚定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