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天使丨林蓉芳:以心为灯,点生命之光

发布人:党委宣传科 发布日期:2025-05-13

国际护士节

         他们,既是“提灯天使”,也是“白衣战士”,似超人,亦平凡。“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为激发广大护理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南丁格尔精神,医院特开设“提灯天使”专栏,报道院内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行动工作中的部分杰出代表事迹,一起寻找那些义无反顾、矢志不渝的身影,聆听“提灯天使”护佑人民健康的感人故事。

 

image-20250513150602-1

林蓉芳

 

       神经内科ICU(NICU)责任组长,2014年11月参加广东省护理学会危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培训班,取得ICU专科护士资格后进入NICU工作。2018年10月获肠内营养置管护士证,至今已成功留置鼻空肠管近百例。多次获评中山三院优秀护士。

 
       神经重症监护室,仿佛触碰死亡边缘却又紧邻生命之光,这就是林蓉芳工作的地方。在这里,生与死的博弈从未停歇,温情与感动也时刻在上演。
 
 

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守门人”

       作为一名NICU的护士,林蓉芳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不轻易放过任何一点可疑或者细微的病情变化。

       某天晨间护理,监护室4床警报骤响,一名脑炎患者突然血氧骤降至70%,面色紫绀。林蓉芳快速至床边查看患者,提醒责任护士吸痰,放入吸痰管过程中发现抽吸不畅,怀疑气管插管堵塞,立即报告医生,并快速准备气管插管等急救物品,协助医生给予重置插管。

       看着患者渐渐红润的脸色,平稳的呼吸,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正是林蓉芳准确的判断和配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为后续治疗康复赢得了宝贵时间。

       事后,作为科室较为资深的前辈,林蓉芳在总结经验时向年轻护士们传授经验:“遇事不要慌,沉着冷静处理,关键是判断患者出现了什么问题以及日后在临床护理中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在日常工作中,当同事们忙不过来时,林蓉芳会主动接过他们手头的任务,当患者出现皮肤问题,同事们不知该如何处理时,她也会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年轻护士成长。在生活中,当同事们遇到困难时,林蓉芳会主动询问、关心同事、耐心倾听、提供建议、给予帮助、鼓励支持,像个知心大姐姐一样温暖着同事们。她用行动诠释着南丁格尔精神,用爱心和耐心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image-20250513150642-2

林蓉芳指导年轻护士

 

唤醒沉睡灵魂的魔法师

       重症监护室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家属需要通过电话视频与患者见面。每当视频临近结束时,总有家属依依不舍,面对这样的情形,她总是宽慰家属:“您放心,我们会24小时守护在患者身边,保障他们的安全”。

       16岁的小曾因发热伴肢体抽搐由外院转来神经重症监护室。小曾来的时候处于昏迷状态,间中有咀嚼动作,四肢肌张力增高。林蓉芳告诉小曾的妈妈可以准备一支录音笔,录下家里人鼓励的话语,每天循环播放,进行声音唤醒。每当电话视频时曾妈妈都在鼓励儿子:“今天怎么样?有没有听护士姐姐的话?你不要害怕,护士姐姐们都很好的,会把你照顾好,你好好配合就能好起来的。”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病情没有好转怎能不如坐针毡。林蓉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工作之余,她得空就会和小曾的妈妈聊聊天,分享康复病友的成功案例,传达乐观的情绪,灌输积极的思想,开导小曾的妈妈。

       那天,林蓉芳正好是小曾的管床护士,当她握着小曾的手再次呼唤她的时候,小曾突然睁开了眼睛,“小曾,你能看过来吗,把头转过来,看我这边!”看着小曾慢慢把头转过来,大家都激动不已。当告诉曾妈妈小曾已从昏迷状态渐渐苏醒,曾妈妈声音哽咽着对林蓉芳连连道谢。

image-20250513150657-3

小曾家属给医护人员送来锦旗

 

守护生命尊严的使者

       无论多忙碌,林蓉芳始终会给予患者温暖的微笑。记得有一次,一位重症患者情绪低落,抗拒治疗,她耐心地坐在床边,握住患者的手,轻声细语地安慰,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直至患者重新燃起希望。由于积极配合治疗,这名患者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稳定后转出了重症室。出室时,患者紧紧握住林蓉芳的手,感慨地说:“正是你的耐心和微笑,让我有了对抗疾病的信心。”

       在重症室里,还有一些患者因疾病等原因,家属不得不选择放弃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直面死亡这一沉重的话题,如何让患者带着尊严离去、让生命的尽头不再冰冷,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林蓉芳说。

       在护理过一位五十多岁考虑朊蛋白病姑息治疗的阿叔后,林蓉芳开始深刻理解了临终关怀的内涵。初见该患者时,大家都感到惊讶。五十多岁的他,面黄肌瘦,眼神空洞呆滞,走路颤颤巍巍,记忆混乱。林蓉芳小心翼翼地和阿叔打招呼,他眼神空洞地说:“我没有病,我才五十岁,不可能……” 阿叔时常情绪激动,接下来的几天里,每次治疗时,他都十分抗拒。林蓉芳和同事们耐心开导,努力向他解释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试图缓解他的紧张不安。林蓉芳更是深知阿叔对疾病的恐惧和否认,在日常护理中增加陪伴时间,耐心倾听,还为他安排电话视频,让他感受到尊重和关爱。

       随着确诊后病情的进展,阿叔的状态越来越差,甚至不能自主翻身。每天交接班,护士们都会仔细检查,尤其是压力性损伤容易发生的部位。为了预防压力性损伤,每隔两小时就帮阿叔翻身、按摩。每次翻身时,林蓉芳都细心询问他的感受,保持动作轻柔。最终家属决定放弃治疗,带阿叔回老家。出院的那天,林蓉芳握着他的手时,他已无法开口说话了, “虽然留着遗憾,但我们把能做的都做了,患者的痛苦也得到了减轻,家属也会感受到莫大的安慰。”
image-20250513150714-4

林蓉芳护理重症患者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在治病救人的岗位用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危重症护理技能勇敢坚守;她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但却苦学直至精通各类复杂且多样的医疗护理设备操作流程,用爱心、责任心守护生命。林蓉芳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娴熟的技术、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简单而又平凡的爱,把微笑和温暖带给每一位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