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丨我院魏波、林智明获评国家优秀青年医师

发布人:党委宣传科 发布日期:2025-02-17

       近日,国家首届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名单揭晓。我院院长助理,粤东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波,岭南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林智明入选国家优秀青年医师。

       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财政部共同发起的一项重大人才培养项目。旨在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重点支持培养一批长期在医疗卫生一线工作,医疗技术精湛,能成功诊治疑难、危重病症,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科学价值、显著社会效益,社会影响较大、同行公认的临床医学领军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本次评选,经各省区市等初选部门推荐、网络函评、会议评审等程序,全国推选出100名国家杰出医师、200名国家优秀青年医师。

 

魏波:以精湛医疗技术书写从医担当

 

image-20250217081619-1

魏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助理,岭南医院胃肠外科主任;粤东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任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微创解剖学组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分会ERAS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MDT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外科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主攻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在胃癌、结直肠癌的微创手术治疗领域具有较高造诣;执笔撰写保留邓氏筋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iTME)中国指南,引领直肠癌保功能手术学术前沿。曾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医院优秀管理干部”“广州最美医生”等荣誉称号。

 

深耕临床,用高超技术践行医者使命

        作为一名胃肠外科医生,魏波长期扎根临床一线,始终砥砺钻研医学事业,在危重急症和疑难病诊治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

       对局部晚期胃肠肿瘤患者,他多措并举,为患者进行转化治疗,采取多脏器切除手术给大批晚期肿瘤患者带来曙光;对高龄重症患者,他强化落实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通过优化管理让无数患者得以顺利康复、极大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在手术功能保护方面,魏波作为核心成员推动中山三院卫洪波教授首创保留邓氏筋膜全直肠系膜切除技术(iTME)的理论确立和临床验证,使之成为直肠癌手术新的国际金标准,并执笔撰写“保留邓氏筋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iTME)中国专家共识”,让该项技术惠及千百万直肠癌患者。他还积极推广胃肠道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国内外率先启动胃癌NOSES的临床验证工作,让手术越做越“小”。

image-20250217081637-2

魏波在开展手术中

 

硬核实力,群众在家门口更有“医”靠

        作为粤东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波重视以“党建+业务”双融双促为引领,积极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平移中山三院优势的感染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学科群建设,同质化引进新技术新项目113项共2136例,极大地填补粤闽赣边区域技术空白,帮助粤东地区成千上万家庭实现“家门口大医疗、家门口高水平医疗”,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

image-20250217081654-3

魏波在粤东医院大会上讲话

       

       2023年,魏波担任武平县医院名誉院长,承担起建设革命老区、苏区的卫生事业使命,组织省级医院专家组开展大型义诊、科室对口帮扶、名医出诊等举措,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武平县医院,大大改善了武平百姓的就医体验,让当地百姓“病有良医”,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与称赞推。

       此外,魏波还推动赣州、龙岩、潮州、五华、丰顺等地开展区域合作和专科联盟建设,常态化开展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有效缓解广大群众看病远、看病慢的困难,打通就医“绿色通道”,让粤闽赣边的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省级医疗服务的愿景成为现实。

       魏波始终秉持“医心向党”精神,以中山三院“医德至上,博积精勤”的院训为指引,成为“以人民为中心、以员工为核心”的理念践行者。先后获评“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最美医生”“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医院优秀管理干部”“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魏波表示,他将一如既往深耕医疗一线,继续提升自身医疗技术,推动先进医疗技术的发展,引领带动和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林智明:潜心钻研,为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image-20250217081715-4

林智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岭南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粤东医院风湿免疫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任亚太医学会生物免疫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等。

       主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综合治疗,开展血浆置换及免疫吸附救治疑难危重症狼疮,研发狼疮性肾炎新的双链DNA抗体病理液诊断试剂,提升狼疮肾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牵头成立华南地区首个"风湿免疫疾病相关妊娠多学科联合诊疗中心",实现患者从孕前评估、妊娠期管理到产后随访的系统化干预。参与制定“2024年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撰写“2022年风湿热诊疗规范”,参编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主导的“风湿病诊疗规范”等。曾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珠江科技新星”“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等奖项。

 

杏林春暖,始终心系患者健康

       林智明医生从医近15年,攻读博士期间,他凭借卓越表现获评“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并曾赴新加坡国立遗传研究所交流学习。博士毕业后,林智明医生加入中山三院风湿免疫科团队,开始投身于攻克风湿免疫相关疑难重症的医疗事业中,并积极推动学科发展。

       风湿免疫疾病多为慢性病,患者常承受身心双重折磨。林智明医生始终不忘从医初心,年均接诊患者6500人次,管理出院患者800余人。他常说:“医生的职责不仅是治病,更要治心。”面对患者,他耐心倾听诉求,细致制定方案,用温暖抚慰伤痛。 曾经有一位患有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年轻男孩因多器官衰竭入院,生命垂危,林智明医生带领团队日夜监护,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经过一个月的全力救治,男孩终于康复。出院时,他父母含泪紧握林智明医生的手:“是您给了我小孩第二次生命!”每当此时,他都会被巨大的成就感包围,激励他继续潜心钻研。
image-20250217081735-5

林智明医生带领团队讨论患者病情

 

勇于创新,多项成果转化惠民

       林智明医生坚信“科研是临床的基石”,他始终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2012年,他作为第一作者参与完成中国人群强直性脊柱炎全基因组研究,发现2个新易感位点,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Genetics(影响因子41.307)。 至今,林智明医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身份在Nature Genetic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MIR public Health and surveil、Rheumatology 、Chinese medical journal等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并多次在亚太风湿病学会(APLAR)发表主题演讲,荣获“APLAR最佳摘要奖”。 此外,林智明医生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20余项科研项目,涵盖遗传学、免疫调节、数字医疗等多个方向,累计经费超300万元,其科研成果先后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多项殊荣。

       林智明医生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目前已获6项国家专利,其中“DNA免疫吸附剂”等成果成功应用于临床检测。此外,他研发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慢病数据库维护管理系统”“肠道菌群检测试剂盒”等专利技术,并参与了多个风湿免疫疾病的中国诊疗规范和指南的制定,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image-20250217081750-6

林智明医生为患者认真检查

 

       林智明医生常说:“医学之路永无止境,唯有以患者为中心,方能不负使命。”他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未知、攻克顽疾,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