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排队机竞争性谈判公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项目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欢迎符合资质并能提供相关物品的合格供应商就以下情况参与竞争性谈判:
一、货物名称、数量、主要规格参数: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7寸取号机
(1)液晶显示屏:17寸液晶显示屏
(2)触摸屏:采用17寸单点红外触摸屏
(3)热敏打印机:USB接口/自动切纸/切纸刀 100万刀/打印速度 150mm/秒 打印头可靠性 >=60万次热敏头5.0(26.4V/128点)切刀频率60次/
脊柱外科Spine研究成果:机器学习成功预测脊髓损伤危重患者ICU住院时间
脊髓损伤危重患者往往需要长期ICU住院观察治疗,但是ICU住院时间过长,往往会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甚至会阻碍患者的后续康复治疗。住院时间的预测可以改善资源分配,有利于患者管理,并有助于对家属的告知。然而,目前对于脊髓损伤危重患者ICU住院时间的关注甚少,同时也还没有针对SCI危重患者住院时间的个性化预测模型。
我科戎利民教授长期致力于脊髓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近期,研究团队联合清华珠三角研究院、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使用机器学习新兴算法成功对脊髓损伤危重患者ICU住院时间进行了预测。本研究中,研究团队纳入来自国际重症监护数据库的1599例脊髓损伤危重患
2021广东省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师资培训班顺利开班
承医道之重任,育杏林之英才。为加强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提高师资队伍带教水平保障培训质量,2021年10月10日至11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主办的广东省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师资培训班在羊城广州顺利召开。本次培训班邀请了省内知名专家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解读、专业基地和师资带教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授课与分享,来自省内多家医院的43名医院管理人员和临床带教老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班主办单位为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主委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中山三院骨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国骨科住院医师规培示范基地、全国住院医师规培骨科专业骨干师资
2021年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年会在广州顺利召开
风入木棉叶纷飞,雨余羊城群英汇,2021年10月9日至10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主办的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年会暨广东省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师资培训班在羊城广州隆重召开。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副会长、骨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戎利民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年会合影
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继承服务骨科医师、加强骨科学科国际化与标准化进程的宗旨,兼顾不同资历,不同专业医生的个体需求,为广大同仁搭建了本次教育专题化、经验分享化的高端交流平台,高效地传播与交流骨科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
陈燕铭教授团队与临床免疫学中心联合在1型糖尿病免疫干预治疗领域发表重要学术成果
近日,我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陈燕铭教授团队与临床免疫学中心鲁岩副研究员共同在免疫学高水平杂志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发表题为“Induced Regulatory T cells suppress Tc1 cells through TGF-β signaling to ameliorate STZ induced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IF:8.5)的原创研究成果。周丽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大“百人引进人才”鲁岩副研究员和陈燕铭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1型糖尿病(T1DM)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器官特异性疾病,导致
第四届羊城糖尿病与肥胖论坛暨减重联合团队系列学术活动顺利召开
为推动肥胖减重领域发展,提高省内肥胖减重的规范诊疗水平,近日,由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内分泌代谢科管理分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病管理分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的“第四届羊城糖尿病与肥胖论坛暨减重联合团队系列学术活动”在广州顺利举行。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围绕肥胖症与减重治疗开展了临床新进展与基础研究前沿讲座,来自省内糖尿病与肥胖领域临床专家及研究学者共计百余人参加了现场会议,深入探讨了肥胖减重领域热点议题,分享和交流学术经验成果,学术氛围浓厚,议题新颖丰富,思想交流深入。
本次会议共开设九场主题演讲,讲者分别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知
医术精湛•情暖人心
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对于一名医者,最好的新年礼物莫过于患者及家属的肯定及感谢。
在2021年即将结束的时候,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医学科符永玫主治医师及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患者吴淑清家属送来的感谢锦旗。
患者家属表示,患者在急诊治疗期间得到了符永玫主治医师细心的诊疗及关照,急诊科医护人员视患者如亲人,悉心照顾,关怀备至,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患者及其家属,特地送来一面写着“医者仁心、医术精湛”的锦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表示了对急诊团队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肯定。
符永玫主治医师在急诊工作30余年以来,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设项目系统维保项目单一来源谈判结果公示
项目名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设项目系统维保项目
成交供应商:医惠科技有限公司
公示时间:2021.12.30——2021.1.6
2021年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三次脊柱外科学学术会议在深圳顺利召开
2021年9月24日至25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和深圳市人民医院骨科共同承办的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三次脊柱外科学学术会议在深圳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内容围绕大师讲坛、微创专题、腰椎专题、脊柱非融合专题、互联网智能脊柱专题、颈椎专题、脊柱感染专题、快速康复及护理专题、岭南菁英汇以及青年医师病例大赛决赛等脊柱外科领域最受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展开。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戎利民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积极发挥学术号召力与影响力,邀请到了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侯任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坤正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疗设备采购公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疗设备采购公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下列医疗设备进行采购,兹邀请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报名:
采购项目名称、数量等:
序号
名称
数量
预算单价(万元/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1
影像诊断工作站
15
3.3
朱老师
关于公开招聘血液内科郑永江副教授课题组科研助手的启事
我院因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血液内科郑永江副教授课题组科研助手1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 招聘岗位
血液内科郑永江副教授课题组科研助手1名。
二、工作地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其分支机构
三、招聘基本条件
1、思想品德好、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工作积极主动,服务意识强,并能吃苦耐劳,有较强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2、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研究方向为多发性骨髓瘤,英语六级;负责样本收集、报账、课题组内相关事务等工作。
3、年龄一般在18~35岁,身心健康。
四、试用期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系统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我院准备建设《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系统》项目,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响应。
一、采购项目编号:[2022]YDYYXXK-04
二、采购项目名称: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系统
三、采购项目最高预算金额:950000元
四、采购数量:1家
五、采购项目内容及需求:
1、项目内容: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系统
2、项目类型:服务类
3、项目要求:详见竞争性磋商文件
5、响应人应对项目内所有的内容进行响应,不允许只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响应。
六、供应商资格: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DRG医院绩效管理系统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我院准备建设《DRG医院绩效管理系统采购》项目,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响应。
一、采购项目编号:[2022]YDYYXXK-01
二、采购项目名称:DRG医院绩效管理系统采购
三、采购项目最高预算金额:500000元
四、采购数量:1家
五、采购项目内容及需求:
1、项目内容:DRG医院绩效管理系统采购
2、项目类型:服务类
3、项目要求:详见竞争性磋商文件
5、响应人应对项目内所有的内容进行响应,不允许只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响应。
六、供应商资格: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中山三院脑病中心5个科室入选广东医院最强科室
看病选哪家医院?哪个专科、哪些专家擅长看我的病?“老牌”专科、“新秀”专科,“口碑科室”如何一找一个准?求医路上,老百姓需要权威指引!
12月28日,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启动的“广东医院最强科室推荐·2021”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为患者精准就医提供详细指引。在此次评选中,中山三院共有25个科室荣誉上榜,5个科室获推荐提名,当之无愧成为老百姓心中的“口碑科室”,彰显了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与专科建设水平。
我院党委书记吴京洪代表医院出席活动。
脑病中心7个核心临床科室中,除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脑血管外科为医院特色专科,本次活动中未设置相关专科评选,其余5个科室均获最强科室上榜
喜报!脑病中心胡昔权教授团队荣获2021年第三届广东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近日,广东省医学会通过组织专家经形式审查、初审、评委会答辩及终审等程序,从140个申报项目中评出获奖项目36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12个,科学普及奖2个),其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病中心康复医学科胡昔权教授主持完成的“运动训练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神经血管重塑新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荣获第三届广东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项目意义
该项目明确了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全面、系统地阐释了运动训练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神经血管重塑新机制,为脑卒中后的神经可塑性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证据和理论支撑。同时,在国内率先开展临床转化,推动了双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