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婷
-从事CT、MR的影像诊断,主要研究方向为腹部、神经影像学-任职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含共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著5篇,以第一作者在中华医学系列杂志发表论文7篇;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参编影像学相关学术专著8部;担任多个高水平期刊审稿人。
-从事CT、MR的影像诊断,主要研究方向为腹部、神经影像学
-任职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含共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著5篇,以第一作者在中华医学系列杂志发表论文7篇;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参编影像学相关学术专著8部;担任多个高水平期刊审稿人。
沈关驻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射肿瘤学博士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专委会青委,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防治专委会秘书,广东省抗癌协会放疗专委会、神经肿瘤专委会、鼻咽癌专委会青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放射治疗专委会头颈肿瘤学组、神经肿瘤学组组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鼻咽癌精准治疗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第一届放疗科管理专委会青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胃肠病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肿瘤综合诊疗专委会胸部肿瘤专委会委员,广州市抗癌协会营养支持治疗专委会委员。科研成果:主持省部级课题在内科研课题4项;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Annals of Oncology、Cancer Com
鼻咽癌治疗专家,擅长鼻咽癌、头颈部肿瘤、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
陆正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脑病中心常务副主任,睡眠医学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匹茨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学术任职: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认知障碍分会主任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病与神经免疫性疾病。主要学术成就:获得获得国家重大研发子课题一项,国家自然基金6项,省、部级重大基金8项,省自然和省计划项目10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6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ignal Transduction & Targeted Th
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痛、帕金森病和痴呆等。
舒崖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中国委员会神经免疫分会常委、中国罕见病联盟自身免疫性脑炎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免疫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第二届青年理事、广东省卒中学会儿童卒中与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临床研究与转化学组副组长。研究方向:神经免疫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重点研发等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Annals of Neurology、Nature communi
从事神经病学医教研10余年工作。主要方向为神经免疫病的临床诊疗。
黑子清
中山三院副院长兼粤东院区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胸痛中心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医院优秀临床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国家级质控中心专家;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研究方向:围术期器官损伤机制研究。2020年广东省内麻醉学科学术影响力排名第1,主持国家级科研基金7项,广东省级科研基金重点项目3项,广州市科研重点项目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和广州市产学研重大专项各1项。发表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220余篇,荣获2019年度
擅长危重及复杂、疑难患者的围术期处理,尤其是危重病手术、老年手术、心血管手术、肝脏移植手术等的围术期处理,曾亲自到全国多家医院进行肝脏移植手术麻醉的示范教学,获得业内同行的高度肯定和广泛赞许。长期从事疼痛诊疗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慢性痛的机制、急性痛的诊疗、癌痛的治疗、分娩镇痛和术后镇痛等方面的研究建树颇丰。
张琪
中山大学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Liver Research编辑部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和珠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者。现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物治疗中心主任,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细胞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移植基础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和细胞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和2008年“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2012年获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培养对象(省级),同年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
吴祥元
肿瘤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第四届广东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第一届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生物标志学组名誉组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罕见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南方肿瘤临床协作组理事广东省抗癌协会分子靶向治疗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专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在国际学术期刊,如Nature Review of Clinical Oncology, Lancet Oncology 及 EJC等杂志发表论文/述评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产学研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科技计
有30余年的临床实践工作经验,在肿瘤的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支持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对疑难复杂病例的处理有较深的造诣。
易小猛
学术任职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 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 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广东省肝病协会 青年委员其他任职《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杂志》、《器官移植》编委主要研究成果 专注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基础和转化研究。发表论文多篇,在MOL THER-NUCL ACIDS,Cell Death & Diseases等期刊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基金5项。
王劲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放射科主任、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客座教授 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高级影像研究中心research fellow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放射科客座教授 ISMRM Education committee member LI-RADS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member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腹部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学会常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多本杂志编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2017、2018年度《Abdominal Radiology》杰出审稿
主要从事腹部的CT、MRI影像诊断工作,擅长肝胆胰疾病、肝移植的CT、MRI影像学诊断,特别对肝脏疾病进行了深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HCC的CT/MR成像及功能成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对早期及不典型HCC的诊断积累了丰富经验。 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肝病相关领域核心期刊论文共70余篇,其中SCI论著15篇,最高影响因子=15.804, 在国际顶级会议RSNA、ISMRM等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肝病论文摘要40余篇,含MRE领域18篇,并应邀在ISMRM年会及UW-M做专题讲座,RNSA、ISMRM等口头发言多次。2019…
徐伟东
致力于脑血管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擅长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显微手术及介入诊疗。先后于国际权威期刊JNIS及JNS上发表论文2篇,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
擅长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显微手术及介入诊疗
王劲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放射科主任、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客座教授 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高级影像研究中心research fellow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放射科客座教授 ISMRM Education committee member LI-RADS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member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腹部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学会常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多本杂志编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2017、2018年度《Abdominal Radiology》杰出审稿
主要从事腹部的CT、MRI影像诊断工作,擅长肝胆胰疾病、肝移植的CT、MRI影像学诊断,特别对肝脏疾病进行了深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HCC的CT/MR成像及功能成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对早期及不典型HCC的诊断积累了丰富经验。 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肝病相关领域核心期刊论文共70余篇,其中高水平论著15篇,最高影响因子=15.804, 在国际顶级会议RSNA、ISMRM等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肝病论文摘要40余篇,含MRE领域18篇,并应邀在ISMRM年会及UW-M做专题讲座,RNSA、ISMRM等口头发言多次。2019…
黄际薇
任肇庆院区药剂科主任。1989年8月至今任职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剂科,2009年1月硕士毕业于暨南大学药学院,多年来曾从事药品调剂、医院制剂、药物信息、药品管理、静脉药物医嘱审核、药学科研、药事管理等工作;兼任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肾脏病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药物警戒和药品再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药物治疗年鉴》AOP中文版编委、《今日药学》编委;《中国药事》、《新医学》、《安徽医药》杂志审稿专家。
主研医院药学管理。发表论文50多篇,主持或参与10项省市级科研项目; 副主编《药品名称辞典》;主编《药物与药物相克》、《药物与食物相克》、《疾病与食物相克》、《食物与食物相克》; 荣获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
陈壮桂
变态反应(过敏)科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行政主任/学科带头人/PICU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专业人才获得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伦理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干细胞应用临床伦理委员会委员。200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系。2014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目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 /共一/通讯作者高水平论著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民生科技重大项目、天河区医联体项目、广州市科普项目等课题10项,课题经费200余万元。社会兼职:国家留学基金评审
长期从事儿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擅长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儿童哮喘病的规范化管理;儿童过敏性鼻炎及相关疾病的处理;儿童危重症的干细胞治疗与研究。
张雅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博士,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后和研究助理教授,2020年11月由中山大学人才项目“百人计划”引进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在 J Exp Med、J Allergy Clin Immunol、 Am J Respir and Crit Care Med、Nature等权威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共同)第一作者或 (共同)通讯作者论文8篇,影响因子大于10分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广州市基金一项。
鼻窦炎、鼻息肉、过敏性鼻炎、鼻真菌病、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的诊治。
雷瑞祥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传染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研究方向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对各型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肝衰竭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慢性乙型与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李科
获选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创新人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杰出青年后备人才;现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转化学组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及医师协会泌尿外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前列腺学组副组长,《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总编助理。主持国家及省市级基金多项,担任多本杂志编委及审稿人。
长期从事泌尿外科临床诊疗工作,擅长前列腺增生、泌尿系肿瘤、结石等机器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尤其在前列腺增生和泌尿系肿瘤领域有着深入钻研;致力于泌尿系疾病“超微创”治疗和加速外科术后康复,以及泌尿系肿瘤全程化管理、规范肿瘤诊疗流程;多次获邀进行全国手术直播和教学。
周凤丽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规培基地主任广东省医师协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协会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呼吸与健康慢阻肺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第一届全科医学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全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委
从事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全科六年余,对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炎、肺间质疾病、肺癌等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经验,擅长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全程管理及健康教育。
陈展洪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头颈肿瘤综合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州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肿瘤综合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生物标志学组副组长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青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专委会肝癌学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肝癌与肝转移瘤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肝胆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胸部肿瘤及肺结节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胃肠消化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组员广东省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委员2018 年中国临床
具有扎实的内科学及肿瘤内科学基础,在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造诣很深,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癌、肠癌、胃癌、食管癌、胆管癌、肺癌及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药物治疗。
李展翼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08年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感染性疾病相关的诊疗工作,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胆汁淤积症、脂肪肝、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等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擅长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症、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的诊治,科学研究方向为胆汁淤积症及肝硬化的发病及疾病进展机制。
郑永江
郑永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从事血液病工作十多年,擅长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等血液病的诊治。广州市青年科协理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淋巴瘤分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干细胞与中医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多个纵向基金,在国内外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担任多个国内外期刊审稿人,《热带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广东省科技厅通
初发多发性骨髓瘤,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