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本权
2003年广东省抗击SARS三等功,广州市抗击SARS先进个人; 2007 年卫生部西部扶贫优秀教师; 2008年卫生部西部扶贫优秀教师; 中山大学2010-2012年“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诊治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膜疾病、肺间质疾病、肺血管疾病;内科及呼吸专科重症疾病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脓毒症、多器官衰竭、急性肺栓塞及各种生命支持治疗。
张英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1997年6月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一直在中山三院感染科从事一线临床工作。
擅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和内科疑难肝病的诊治;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尤其是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艾滋病诊治亦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
吴小林
1993年6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1993年9月至今任职于中山三院药剂科,现担任科副主任、兼任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静脉用药调配专业组组员、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药理局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常委。
主研药物分析,中药学。现任科副主任,兼任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静脉用药调配专业组组员、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药理局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常委。
李建芳
医疗经历:医学硕士,从事核医学科工作10余年,曾担任科室教学秘书8年,住培秘书3年,现任科室研究生秘书。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主持及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核医学相关论文10余篇。协会任职:广东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医学影像管理分会委员。
医疗专长:核医学科专家。擅长甲亢、甲状腺癌、甲减、皮肤血管瘤、瘢痕疙瘩等疾病的核素治疗;擅长SPECT/CT、PET/CT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研究方向:肿瘤的核素靶向治疗及分子影像。
陈剑
北京大学皮肤性病学医学博士。毕业时间2004年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论著:1. Liang PP, Huang XZ, Yi JL, Chen ZR, Ma H, Ye CX, Chen XY, Lai W, Chen J:A Trichophyton Rubrum Infection Model Based on the Reconstructed Human Epidermis - Episkin(R).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6,129(1):54-58.2. Huang XZ, Liang PP, Ma H, Yi JL, Yin
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10余年,专长于真菌性皮肤病的诊疗。
刘小彭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学术任职包括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学组和前列腺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中华腔镜泌尿外科学杂志(电子版)编委、总编助理,中国医促会泌尿健康促进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泌尿生殖分会(GUA-CPAM)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泌尿外科专委会激光学组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盆底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在高校附属三甲医院从事泌尿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20余年。主持国基(面上)、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SCI收录期刊及核心期刊论著20余篇。
擅长泌尿外科各种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机器人辅助和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在前列腺增癌、膀胱癌和肾癌等恶性肿瘤、前列腺增生剜除术及男女性尿失禁等的微创手术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负责泌尿肿瘤MDT,致力于前列腺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微创手术、 MDT、全程管理及一体化诊疗和前列腺增生的个体化微创治疗、尿控及性功能康复。
韩洪瀛
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任职: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精神心理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心理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健康管理与医疗产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委;国际IPT协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主要学术成就: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基金、省科技计划项目多项,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第七届“南粤好医生”,第九届“羊城好医生”。
从事精神科医教研工作20余年,擅长精神科各类疾病的诊治及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强迫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及辩证行为治疗(DBT),擅长青少年情绪障碍的人际心理治疗(IPT-A)。研究方向为行为医学、青少年情绪障碍等。
张昆
变态反应(过敏)科中医科骨干。主治医师,医学硕士,针灸科负责人,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理事及产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省部级课题三项,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专著一部,人民卫生出版社《岐黄针疗法》副主编,参编专著两部。
针药结合特别是岐黄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等骨科疾病、过敏性疾病、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
卫小梅
卫小梅,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MGH)访问学者。任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基金3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0余篇,参编《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吞咽障碍评估技术》、《痉挛--肉毒毒素定位技术》、《肉毒毒素精准定位注射技术图解》等。获得广东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术后等各种原因导致运动障碍、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以及颈肩腰腿痛、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甘照宇
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精神(心理)科情感障碍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双相障碍研究协作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双相障碍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广东省科普专家;广东省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专家;《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编委。主要学术成就:2019年先后曾获“羊城好医生”“广州科普名师”称号。曾主持各级课题7项,参与国际多中心合作课题1项。主编科普专著2部,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国家统编教材8部、校级教材1部。先后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30余篇。曾获Fung奖学金全额资助赴牛津大
长期致力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案优化的临床研究,擅长各类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以及性心理障碍的临床诊治。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基于抑郁发作的临床特征甄别单、双相抑郁的诊断思路,在国内最早提出并践行“对双相抑郁患者慎用抗抑郁剂”的治疗观点,崇尚“处方的简洁之美”,倡导双相障碍“基于评估的治疗”。
杨阳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脊柱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目前担任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创伤杂志》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Orthopaedic Surgery》、《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等学术期刊审稿人,主持三项科研基金,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Cytotherapy》、《Neurology》等主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代表性论著。
擅长脊柱退行性疾病、外伤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的诊断和微创手术治疗,致力于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钟智勇
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任职:CSP第九届精神创伤研究协作组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睡眠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物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广东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精神病学分会生物精神病学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临床医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行为与心身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头颈肿瘤分会委员。主要学术成就:主持并完成省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10余篇。
从事精神卫生工作近20年,擅长各类疾病疾病的诊疗,尤其擅长焦虑与抑郁障碍的防治。主要研究方向为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以及心理治疗。
郭若汨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放射科副主任、岭南院区放射科主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副主任。多次获得中山三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指导多名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影像诊断学专委会 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 磁共振专委会脑功能学组 委员,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青年学组 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科分会 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 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防护医学分会 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 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青年学组 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影像与大数据分会分子影像学组 副组长,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分子影像分会
入选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大人才工程培育计划”,擅长腹部、神经影像学诊断,对分子影像学、CT/MR功能成像的临床运用积累了丰富经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新医学》青年编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分别在Advanced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J Control Release、European Radiology、Neuroimage、J Magn Re…
许成芳
妇产科主任兼产科主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中山三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基地主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 —产科感染和肝病学组专业学组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妇产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会员等成果及获奖:第六届羊城好医生,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广东省大型运动会医疗保障专家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基金十余项,发表高质量SCI及核心论文多篇
产前优生优育咨询,流产及早产的预测与治疗,妊娠期罕见病及免疫性疾病的诊治等,对妇产科危重症的处理有着丰富的经验。
张炎
科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博士后;中国男科显微外科培训中心副主任、亚洲男科学协会常委兼男性不育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男科医师分会男性生殖专委会副主委、中国性学会性医学分会常委、中国性学会男性生殖医学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广东泌尿生殖协会男性生殖医学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分会副主委;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 擅长男性不育(少、弱精,尤其是各种无精症)、性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早泄)、青少年精曲及前列腺炎诊疗。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接受阴茎假体培训,对骨盆骨折和背神经术后性康复经验丰富。在国际上首创2项显微男科改良术式,5次在美国泌尿外科年会口头发言或视频演示(无精症手术录像
1.无精症(包括先天性输精管缺如)的评估和治疗。 2.外伤或者背神经手术后性功能评估和康复。 3. 显微技术治疗男科疾病:显微技术精索静脉曲张修复术、显微输精管吻合术、显微输精管附睾管吻合术、阴茎离断再植术。 4.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外科治疗:阴茎支撑体(假体)植入术、显微血管重建治疗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阴茎背深静脉及脚静脉结扎、阴茎异常勃起的各种分流手术。 5. 男性生殖器整形:阴茎弯曲畸形的整形、小阴茎外科治疗、阴茎延长技术、成人尿道下裂手术治疗、睾丸假体植入术等。 6.男性尿失禁: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男性吊带术。
李小毛
妇产科学科带头人,中山大学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全国医学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微生态诊断学组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科技创新与器官整复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妇儿联盟副主任委员,岭南子宫颈癌防治专科联盟主任委员,广东省妇幼安康工程子宫内膜癌防治项目负责人、广东省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宫颈癌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
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妇产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卵巢肿瘤与自身免疫性脑炎,熟练掌握妇科腹腔镜、腹式及阴式手术,尤其是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淋巴清扫术等高难度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