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中文
  • English
新OA系统
岭南医院
粤东医院
肇庆医院
后台管理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领导
    • 医院文化
    • 医院新闻
    • 医疗设备
    • 期刊中心
  • 就医指南
    • 预约挂号
    • 门诊指南
    • 住院指南
    • 交通信息
    • 联系方式
    • 体检须知
    • 医保服务
      • 通知公告
      • 就医流程
      • 待遇标准
      • 医保知识
    • 医疗法规
  • 科室导航
  • 专家介绍
  • 科学研究
    • 临床研究中心
      • 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临床研究管理办公室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实验医学部
    • 期刊中心
  • 医学教育
  • 护理园地
  • 党工团建设
  • 院务公开
    • 门诊公告
    • 招标采购平台
    • 执业信息
    • 服务价格
    • 投诉建议
    • 社会捐赠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 义诊活动
    • 健康教育
    • 学术讲座
    • 行业作风
    • 其他
  • 人才招聘
    • 人才招聘
    • 博士后报名
    • 招聘公示信息
    • 应聘报名入口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领导
    • 医院文化
    • 医院新闻
    • 医疗设备
    • 期刊中心
  • 就医指南
    • 预约挂号
    • 门诊指南
    • 住院指南
    • 交通信息
    • 联系方式
    • 体检须知
    • 医保服务
      • 通知公告
      • 就医流程
      • 待遇标准
      • 医保知识
    • 医疗法规
  • 科室导航
  • 专家介绍
  • 科学研究
    • 临床研究中心
      • 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临床研究管理办公室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实验医学部
    • 期刊中心
  • 医学教育
  • 护理园地
  • 党工团建设
  • 院务公开
    • 门诊公告
    • 招标采购平台
    • 执业信息
    • 服务价格
    • 投诉建议
    • 社会捐赠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 义诊活动
    • 健康教育
    • 学术讲座
    • 行业作风
    • 其他
  • 人才招聘
    • 人才招聘
    • 博士后报名
    • 招聘公示信息
    • 应聘报名入口
    • 简体中文
    • English
搜索
全文搜索 科室名称 医生名称 疾病名称

张英才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任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工作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免疫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华外科青年医师学术研究社胆道研究组组员、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专家、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肿瘤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专科医师分会肝癌专业组秘书等。
擅长肝胆胰脾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肝脏外科、肝脏移植、移植免疫、干细胞在肝脏疾病的应用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

吴小林

1993年6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1993年9月至今任职于中山三院药剂科,现担任科副主任、兼任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静脉用药调配专业组组员、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药理局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常委。
主研药物分析,中药学。现任科副主任,兼任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静脉用药调配专业组组员、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药理局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常委。

张卡

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广东省肝脏病学会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分会秘书;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分会青年专业组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免疫治疗分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肝衰竭的治疗及其研究(包括干细胞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及其研究;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以及门脉高压的无创诊断模型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部级及各项课题基金 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
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等)、肝衰竭、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及其他急性传染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寄生虫病等传染性疾病的诊治。尤其对乙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并发症防治颇有研究和诊治经验。

韩蓝青

脑病中心双聘教授,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广东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广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广州工信委人工智能库在库专家,广州市杰出人才1988年获得清华大学学士学位后,先后负责三洋集团、阿尔卡特等跨国企业的产品研发设计与项目管理,包括当时全球最先进的RSP670骨干网光通讯交换机;1997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进修;2006年归国创办赛业生物,推出了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基因打靶方案系统;2017年10月,因其卓越成就,被特聘为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科技项目10余项;拥有/申请核心知识产权20
人工智能。

吴杰英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从事泌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2022年作为中山大学第四批医疗队成员赴云南省凤庆县开展医疗帮扶工作。现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微创泌尿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下尿路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养生协会微创尿路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前列腺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机器人外科学分会泌尿外科学组成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激光医学分会委员,广东和谐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学专家顾问,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泌尿外科专家。擅长应用微创技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及肾上腺肿瘤、肾癌、输尿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泌尿系统肿瘤;对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间质性膀胱炎、膀胱过度活动等原因引起的排尿困难、尿潴留、顽固性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疾病及症状的治疗积累了较多临床经验。临床实践中应用无创输尿管软镜技术(部分联合经皮肾镜技术)实现肾脏多发、铸型结石的完全清除;应用腹腔镜(包括机器人腹腔镜)手术及个体化辅助治疗、规范随诊等措施实现泌尿系统肿瘤的全程诊治,控瘤效果良好;应用前列腺剜除、骶神经调控、膀胱肉毒素注射等微创技术,治疗长期排尿困难、尿潴留、尿频、尿急等下尿路顽固症状,疗效满意。

安德连

安德连,副主任护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二区护士长。作为以吞咽障碍为主研方向的康复护理专家,安德连护长已具有近8年的卒中康复临床工作经验,2018年曾前往巴塞罗那大学马塔罗医院学习吞咽障碍知识。现任中华护理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护士协会吞咽康复护士分会会长。主编《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手册》,副主编《吞咽障碍居家康复指导》,参编《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吞咽障碍康复治疗技术》《吞咽障碍康复指南》等专著5部。主持有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基金、表吞咽相关论文1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广东省护理学会第六届科技
具备多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和技能、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以及抢救处理经验;尤其对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吞咽障碍的护理及老年退行性吞咽障碍的护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响

中共党员,麻醉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职务:手术麻醉中心教职工第一党支部书记,肇庆院区院长助理学术简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基金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高水平论文论文18篇,以第一发明(著作权)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从事麻醉及疼痛睡眠治疗工作多年,致力于麻醉与疼痛睡眠领域的神经调控机制研究。学术团体任职:广东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临床基础转化学组成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协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协会精准
1、危急重症手术、心脏大血管手术、肝脏移植手术等复杂手术围术期处理; 2、各类睡眠障碍及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包括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等特色麻醉治疗学技术。

杨宏志

教授,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学科带头人,中医科主任。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指导老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委,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自然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子项目4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3项,省中医药局课题2项,其他省市厅级课题8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80余篇,主编专著2本,各级成果奖3项,专利1项。
主要从事消化系统(肝胆)、肿瘤、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脑病和老年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及中医自然疗法和养生保健,尤其善于运用经方、六经辨证和中医药整体观念治疗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具有三十余年的丰富临床经验。

洪悦民

职称:副编审学位:硕士专业: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任职:《新医学》责任编辑、新媒体编辑、视频编辑近年发表论文:[1]洪悦民.短视频在传统医学期刊中的应用探索——以《新医学》杂志为例[J].编辑学报,2022,34(06):668-672.[2]洪悦民,杨江瑜,林燕薇等.医药卫生期刊借力“一网两微”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10):1287-1293.[3]洪悦民.融媒体时代传统医学期刊在突发事件中如何扛起使命担当[J].新闻知识,2020,No.433(07):84-88.[4]洪悦民.传统学术期刊“双微”应急发布形式探讨[J].新媒体研究,2020,6(14

龚瑾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十余年,主要致力于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顽固性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运动和意识障碍等功能性神经疾病的外科治疗和基础研究。熟练掌握个体化多模态诊疗技术,注重医学和工科结合,致力于精准化和数字化临床医疗。现为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组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与脊柱脊髓组组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委员,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神经外科信息化应用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数学会数理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植入器械与先进制造分会委员。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各1 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
主要致力于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顽固性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运动和意识障碍等功能性神经疾病的外科治疗和基础研究。擅长颅内肿瘤的精准微创手术,重要功能区肿瘤的唤醒手术和机器人辅助神经外科手术。

郑俩荣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主要学术任职: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委员;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精神卫生科技转化专委会委员;广东省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专家;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精神卫生信息化应用分会委员。主要学术成就:主持省级教改课题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8篇。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情绪障碍、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及其生物学机制。
从事精神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十余年。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等各种精神障碍有较丰富的诊疗经验,尤其擅长青少年情绪障碍、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

余青芬

副研究员,计算生物物理学和生物信息学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青年学术骨干。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no Lett.,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Nat. Commun., J Phys. Chem. B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研方向:胞膜纳米粒子的有限元分析,蛋白核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组学测序的数据分析。医疗专长:生物物理数据计算。
神经免疫等复杂脑病作用机制的计算研究

杨江瑜

党员,2007年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13年在职攻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MPH并拿到学位。获奖情况:2017年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第三届广东省期刊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学术兼职:广东省科学技术编辑学会医学期刊分会委员研究方向:科技期刊学术不端如何防范发表文章:[1]杨江瑜,吴秋玲,洪悦民,林燕薇,朱佩玲,张楚民.浅议科技期刊读者、作者和编者的关系.韶关学院学报,2009,30(9):170-172.[2]杨江瑜,洪悦民,林燕薇.广东省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展望. 医学信息,2016,29(17):210-211.[3]杨江瑜,朱惠莲.胆碱对心

张永明

从事医院药学管理、科研、教学工作近30年,主要开展新型释药系统和医院药学信息技术研究工作,对药物体内递送体系有深入研究,注射缓释微球制剂研究成果,获得广东省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中国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授权专利1项,发表SCI论文多篇。兼任广东省药学会、广东省药理学会理事和多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以及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今日药学杂志编委。
主研新型释药系统和医院药学信息技术研究工作,对药物体内递送体系有深入研究,注射缓释微球制剂研究成果,获得广东省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中国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授权专利1项,发表SCI论文多篇。

徐向英

肿瘤放射治疗学教研室主任,肿瘤放疗学科创始人、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及博后导师。留日八年,日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东京大学及日本医科大学客座教授,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访问学者。中国妇女十一大代表。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广东医院优秀临床科主任获得者,中国侨联特聘专家,第五届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得者,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获得者,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优秀医师。学术任职: 国家级: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教育部“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本科规划教材《肿瘤放射治疗学》主编;国家卫健委《质子/重离子加速器治疗技术规范及质控》制定专家;国家癌症中心首部
从事肿瘤诊疗40余年。擅长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影像诊断及病理关系与预后研究,对肺癌精准放疗及综合治疗有较高造诣。对脑瘤、鼻咽癌及头颈部肿瘤(鼻腔筛窦癌、下咽癌、喉癌等)、乳腺癌、食管癌、肝癌、妇科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前列腺癌及直肠癌等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经验丰富。

梁朝峰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神经肿瘤专科主任,肇庆分院神经外科主任(兼)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神经外科信息化应用分会副会长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胶质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免疫治疗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用耗材管理学会临床创新转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州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神经肿瘤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神经肿瘤分会
擅长:各种神经肿瘤的微创手术,尤其是术中唤醒下功能区胶质瘤手术,多模态手段辅助功能区肿瘤手术,脑干深部病变手术,胶质瘤和转移瘤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和临床研究。

林燕薇

理学学士工作部门:《新医学》编辑部获奖情况:2017年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广东省科技期刊“银编奖”研究方向: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路径社会兼职:中山大学医学期刊联盟理事,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医学期刊分会委员发表论文:[1]洪悦民,杨江瑜,林燕薇,等.医药卫生期刊借力"一网两微"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10):1287-1293.[2]郑巧兰,林燕薇,洪悦民,等.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利用统计知识筛查学术不端行为[J].编辑学报,2021,33(1):74-77.[3]李扬杵,林燕薇,林爱华,等.基于临床路径下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研究[J].现代医院,2016

黄际薇

任肇庆院区药剂科主任。1989年8月至今任职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剂科,2009年1月硕士毕业于暨南大学药学院,多年来曾从事药品调剂、医院制剂、药物信息、药品管理、静脉药物医嘱审核、药学科研、药事管理等工作;兼任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肾脏病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药物警戒和药品再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药物治疗年鉴》AOP中文版编委、《今日药学》编委;《中国药事》、《新医学》、《安徽医药》杂志审稿专家。
主研医院药学管理。发表论文50多篇,主持或参与10项省市级科研项目; 副主编《药品名称辞典》;主编《药物与药物相克》、《药物与食物相克》、《疾病与食物相克》、《食物与食物相克》; 荣获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

梁静

博士研究生,主管技师。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临床生物信息分会委员,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基金4项,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Oncoimmunology,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多篇,其中1篇获得F1000推荐。
分子病理技术(专注QPCR检测项目和肿瘤NGS检测项目)

曲彩红

1995年7月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同年分配至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工作,2000年12月调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工作。多年来曾经从事过药品调剂、医院制剂的研发及生产、药品信息的维护以及合理用药相关工作,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处方及病历点评分析等。主持合理用药相关的课题研究10项左右。在药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血药浓度检测、医院用药分析、药物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发生机制、抗菌药物的管理、药物经济学等领域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近100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有10多篇。
主研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鉴别。从药理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特殊患者的病情状况、基因型等各方面综合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并提出必要的防治方案及用药建议,维护患者用药安全。

分页

  • 首页  « 第一页
  • 前一页  ‹‹
  • 页面 1
  • 当前页 2
  • 页面 3
  • 页面 4
  • 页面 5
  • 页面 6
  • 页面 7
  • 页面 8
  • 页面 9
  • …
  • 下一页 ›› 
  • 末页 尾页 » 
预约挂号
出诊信息
科室导航
健康体检
官方APP
互联网医院
联系地址
院本部:
广州市天河区 天河路600号
电话:020-85253333(总机)
传真:020-85253336
萝岗院区(岭南医院):
广州市黄埔区 开创大道2693号
电话:020-82179000(总机)
传真:020-82179557
粤东院区:
梅州市梅县区 新县城公园北路
急救电话:0753-2518120
咨询电话:0753-2829258
肇庆院区:
肇庆市鼎湖区砚阳路1号
门诊咨询电话:0758-267298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粤ICP备140578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