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明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青年杰出医学人才,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 Visiting Professor。获奖情况:201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杰出青年后备人才2017年06月,广东省第九次脊柱外科学学术会议中青年医师优秀论文比赛,一等奖2017年12月,第一届世界脊柱内镜外科学会年会最佳论文壁报比赛(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ndoscopic Spine Surgery (ISESS) ),一等奖2018年12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020年03月,广东省自然科
从事本专业工作10余年,擅长各种类型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骨折、脊柱结核、脊柱肿瘤以及脊柱侧弯畸形等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在应用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感染性疾病和脊柱骨折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罗进梅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内科重症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委员,规培继教之公共技能教官和有创机械通气主教官。主持省级科学基金1项,院级基金1项,参与多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十余篇。
擅长内科各种急危重症的诊治,主要研究方向为重症感染与免疫、重症超声。
刘岩
现任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基础免疫学分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风湿免疫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风湿免疫病康复分会秘书(2022年)。参编《银屑病关节炎临床实践指南》《常见风湿免疫病防治技术指南》等指南制定,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项目4项,授权专利3项,发表高影响力期刊论文多篇。
炎性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血管炎等风湿免疫病诊治。
李星
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获得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大人才工程支持广东省医学教育学会肿瘤诊疗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委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肿瘤学分会委员
有全面的肿瘤内科专业基础知识,熟悉肿瘤化疗、靶向治疗前沿进展,负责方向为鼻咽癌和头颈部肿瘤为主的肿瘤免疫联合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岭南院区),周五下午(天河院区)
王其友
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人体组织工程学会秘书长,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脊柱感染学组委员。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2 项,在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IF=7.9),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7.780), Bioact Mater, Rsc advances, brain rechearch等杂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迅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30分),主编专著 2 部。
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医院骨科工作 20 余年,全面掌握脊柱外科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经验,对于颈椎病,腰椎滑脱,腰锥管狭窄,脊柱肿瘤以及脊柱侧弯畸形等疾病有熟练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在应用微创技术包括椎间盘镜,椎间孔镜,微创下经椎间孔如路椎管减压椎体融合等治疗各种椎间盘突出,脊柱退行性疾病和脊柱创伤等疾病有较深的造诣。
蒋雨彤
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曾赴斯坦福大学访问交流。多次在国内外风湿年会作学术报告,常任广东省风湿免疫学县市级培训讲师。主持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参编《脊柱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等专著。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性多软骨炎、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等风湿免疫病的诊治。
韩洪瀛
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任职: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精神心理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心理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健康管理与医疗产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委;国际IPT协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主要学术成就: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基金、省科技计划项目多项,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第七届“南粤好医生”,第九届“羊城好医生”。
从事精神科医教研工作20余年,擅长精神科各类疾病的诊治及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强迫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及辩证行为治疗(DBT),擅长青少年情绪障碍的人际心理治疗(IPT-A)。研究方向为行为医学、青少年情绪障碍等。
李建芳
医疗经历:医学硕士,从事核医学科工作10余年,曾担任科室教学秘书8年,住培秘书3年,现任科室研究生秘书。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主持及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核医学相关论文10余篇。协会任职:广东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医学影像管理分会委员。
医疗专长:核医学科专家。擅长甲亢、甲状腺癌、甲减、皮肤血管瘤、瘢痕疙瘩等疾病的核素治疗;擅长SPECT/CT、PET/CT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研究方向:肿瘤的核素靶向治疗及分子影像。
汪丽清
副主任技师 硕士生导师 香港中文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肠道微生态与神经系统疾病转化学组成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肌肉病与神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及香港中文大学从事神经生物学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调控及神经网络。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PNAS、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Clinical nutrition、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Circ
脑电图、肌电图的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
刘杰
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10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医药专业期刊发表论著4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著近10篇,参编多部省级行业技术标准。获得广东省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广东省首批PIVAS评估与验收专家,并兼任广东省药学会等多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常委。
主研抗微生物药物、特殊管理药品和静脉输液的临床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专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建设和运行,对PIVAS评估与验收有丰富的经验。
方佳峰
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曾先后赴UCLA大学、哈佛医学院麻省总院研修学习;中山大学优秀教师、中山大学优秀党员。任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胃肠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肠外科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加速康复外科专科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在行业内顶尖期刊Annals of Surgery,Dis Colon Rectum等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7项。
擅长胃肠道恶性肿瘤,包括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的微创治疗,对腹外疝、肛肠疾病等良性疾病,及各类急腹症、危重症病人的救治等均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胃肠外科各种微创手术,包括单孔腹腔镜手术,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NOSES等均熟练掌握。
杨阳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脊柱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目前担任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创伤杂志》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Orthopaedic Surgery》、《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等学术期刊审稿人,主持三项科研基金,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Cytotherapy》、《Neurology》等主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代表性论著。
擅长脊柱退行性疾病、外伤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的诊断和微创手术治疗,致力于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龙梓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National Jewish Health访问学者,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获得863计划青年科学家、广东省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等项目支持。
血液肿瘤的靶向治疗,肿瘤转化研究,肿瘤免疫学研究。
唐新意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儿科心血管专业硕士毕业,在中山三院从事儿科临床工至今已25年,2011~2017年任中山三院岭南医院儿科主任,现任中山三院天河院区新生儿科主任,主持省卫生厅基金、校基金及教改课题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发表主要国内外杂志文章近20篇。任中国新生儿医师协会预防保健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儿科学及少年健康管理委员会委员,广州市重症营养学组委员,广州市妇幼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消化营养学组委员等社会兼职。
对儿童发热及各种感染性疾病、难治性咳嗽、儿童心血管疾病、新生儿危重症及各种儿童疑难病能给予较好的诊治及指导。
李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副主任药师。广东省药学会儿童血液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用药分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医药科研与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免疫抑制药学专家委员会常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题一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多篇。
主研免疫系统药物临床药学服务,致力于优化药物治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主要工作包括药物重整、用药管理以及药物咨询与教育,涵盖疗效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分析和用药安全指导。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用药建议,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同时,提供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合理用药咨询服务,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王晓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互联网医院/云上三院研发室 主任,编审,博士广东省音乐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艺术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神卫生信息化委员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专委会(常委)。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30篇国际高水平期刊论文(IF总分217.9分,均分7.3分;中科院一区18篇),申报专利2项。主持项目:国际1项、国家1项、省部级2项、校级2项、院级3项。已在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国际Top出版机构)出版医学、药学、语言学、音乐学著作50余部,总销量(国内外)超过160万册;出版英语、德语、日语、法语录音带,总销量超过70万套。获奖:第五届国家辞书
智慧医疗与数据挖掘;药物材料与不良反应监测;医学人文的科普实践。
韩自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任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性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广东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学术成就: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参编国家统编教材5部,人卫出版社大学教材及高等教育出版社《行为医学》、《医学心理学》、《社区精神病学》编委,先后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30余篇。
从事精神卫生医教研工作30年,擅长精神科各类疑难病症的诊疗,长期致力于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案优化的临床研究,尤其擅长青少年的心理及精神障碍的研究。
李尚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在中山大学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骨脑器官对话,2014年赴西澳大利亚大学合作研究骨质疏松致病机制。2022-2023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至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研究院进行骨免疫博士后培训。以主持人身份先后获得省级科研项目四项以及院级临床医学研究专项课题一项,以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骨代谢及疼痛诊疗领域Cell Death & Disease、Bone、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Pain Physician等主流期刊发表SCI论著多篇
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十余年,专注于微创脊柱外科领域。擅长骨质疏松症及其相关性椎体骨折、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颈椎病等退行性疾病,以及脊柱感染和脊柱创伤骨折等脊柱疾病的诊断及微创手术治疗。
刘佳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头痛、神经免疫等。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中枢神经感染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感染分会委员,广东省脑科学应用学会脑与神经感染及头痛分会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头痛分会委员。在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Life Sciences,Annals of Neurology等共发表SCI论文10余篇。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副主编专著《隐球菌性脑膜炎》一本。主持:广东省区域联合基金1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1项,国自然青年培育专项1项。
脑血管病、头痛、神经免疫等。
惠大阳
中山大学医学博士,2014年进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从事临床病理诊断、科研及教学工作,目前常驻岭南医院病理科,负责分院科室医疗管理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及广州市科技基金项目2项,发表论文10余篇。2016年获得梁伯强教授秦光煜教授病理学奖学奖教金。担任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脑活检技术分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消化道肿瘤青年委员会委员。
肝脏移植病理及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及疑难脑病的病理诊断方面拥有较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