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兴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组常委兼秘书。
1995年自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一直在我院从事皮肤病与性病临床诊疗工作至今。擅长常见皮肤病与性病的非手术诊疗,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等。
邹艳
副主任医师,硕士,硕士生导师,主持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论著30余篇,其中高水平论著4篇。
放射科副主任医师,从事放射科影像诊断工作20年。擅长腹部、神经诊治。在腹部、神经系统疾病具有丰富经验。
林硕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内分泌代谢科管理分会常委,主要研究方向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亢的诊治,主持及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已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高质量论文12篇(Clinical endocrinology, Journal of diabetes, Journal of diabetes research,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等)。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诊治,对痛风、血脂异常、肥胖、肾上腺及垂体疾病也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郭若汨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放射科副主任、岭南院区放射科主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副主任。多次获得中山三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指导多名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影像诊断学专委会 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 磁共振专委会脑功能学组 委员,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青年学组 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科分会 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 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防护医学分会 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 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青年学组 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影像与大数据分会分子影像学组 副组长,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分子影像分会
入选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大人才工程培育计划”,擅长腹部、神经影像学诊断,对分子影像学、CT/MR功能成像的临床运用积累了丰富经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新医学》青年编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分别在Advanced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J Control Release、European Radiology、Neuroimage、J Magn Re…
李卫国
副主任医师,口腔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特长:各类复杂阻生牙拔除,颌面外科肿瘤切除,唇腭裂修补术,各类齿槽外科手术操作,种植修复术。
各类复杂阻生牙拔除,颌面部肿瘤切除,唇腭裂修补术,各类牙槽外科手术,种植牙修复术
张丽颖
张丽颖,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认知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认知障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第四届青年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脑损伤后运动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及机制,在该方向主持各级基金共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论著2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 论著10余篇。
脑卒中、脑外伤等脑部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尤其是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及治疗;睡眠障碍的康复治疗;儿童扁平足、青少年脊柱侧弯的评估及康复治疗;产后乳腺炎、腹直肌分离、腰痛等评估及康复治疗。
张婷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超声诊断学专家。全面掌握腹部、妇科、产前超声诊断、盆底超声等多项超声诊断技术,特别对于脂肪肝、慢性肝炎的超声诊断以及肝脏的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新技术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崇雨田
内科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感染科党支部书记。广东医师协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干部保健专家。
工作重点为终末期肝病尤其肝衰竭的内科综合治疗研究及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临床系列研究工作,在肝衰竭病例的抢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经验。
牟一坤
儿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山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专长于儿童肾脏病及儿童风湿病的诊治,如肾炎、肾病综合征、血尿、泌尿道感染、遗尿症、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对小儿常见病的诊治亦有丰富经验。为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童危重病学分会血液净化学组成员;广州市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长于儿童肾脏病及儿童风湿病的诊治,如肾炎、肾病综合征、血尿、泌尿道感染、遗尿症、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对小儿常见病的诊治亦有丰富经验。
方佳峰
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曾先后赴UCLA大学、哈佛医学院麻省总院研修学习;中山大学优秀教师、中山大学优秀党员。任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胃肠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肠外科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加速康复外科专科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在行业内顶尖期刊Annals of Surgery,Dis Colon Rectum等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7项。
擅长胃肠道恶性肿瘤,包括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的微创治疗,对腹外疝、肛肠疾病等良性疾病,及各类急腹症、危重症病人的救治等均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胃肠外科各种微创手术,包括单孔腹腔镜手术,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NOSES等均熟练掌握。
艾虹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世界正畸联盟(WFO)会员,《中华正畸学杂志》编委。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曾留学美国2年,对儿童、青少年及成人各类错合畸形矫治有较深的造诣。将传统正畸与数字化正畸思维有机融合,率先开展数字化隐形矫正,并开展正畸-正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以及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错合畸形的序列治疗等,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的面型美观及功能健康。一直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专业正畸矫治,同时把专业知识分享给更多的口腔正畸医师。
各类颅颌面畸形的唇、舌侧及隐形等矫治技术,唇腭裂序列治疗,颞下颌关节病的序列治疗,牙周病的序列治疗,骨性错颌畸形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张卡
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广东省肝脏病学会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分会秘书;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分会青年专业组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免疫治疗分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肝衰竭的治疗及其研究(包括干细胞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及其研究;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以及门脉高压的无创诊断模型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部级及各项课题基金 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
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等)、肝衰竭、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及其他急性传染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寄生虫病等传染性疾病的诊治。尤其对乙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并发症防治颇有研究和诊治经验。
古洁若
古洁若,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首届名医 ?现任风湿免疫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中山大学首届名医。从医从教近37年,对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对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及其他各种疑难风湿性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副主编今日治疗丛书《风湿病》(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编写;参编蒋明主编的《风湿病学》(科学出版社),编写“脊柱关节病的发病机制、脊柱关节病的诊断”;参编临床医学7年制英文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中风湿病学章节;近年主编:脊柱关节炎直性脊柱炎(专著),今日风湿家园(科普丛书),
从医从教近37年,对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对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及其他各种疑难风湿性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罗伦
副主任医师神经感染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社会任职: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周围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神经外科信息化应用分会常委;中国急诊急救神经内镜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协作组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神经调控与功能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小儿学组成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广东地区率先开展“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颈7神经移植术”等,获得第一届全国脑脊液病例管理大赛第二名,发表中英文论文十余篇,主持参与多项医学科研基金。
擅长神经外科各类常见病的诊治,对于脑积水、脑肿瘤、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脑出血、颅内感染等疾病的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熟练应用神经内镜技术于各类型颅内及深部手术,脑室镜技术应用于脑积水、脑室肿瘤、脑室炎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