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燕
许燕 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年通过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加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体细胞重编程和肝脏疾病发生机制等方面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Cell Stem Cell,Journal of Hepatology,Nature Materials,Trends in Cell Bi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支持。研究方向及意义:1.干细胞分化机制及其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2.肝脏再生修复中的表观遗传和转录调控机制研究。代表性研究成果:H
王佳妮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从事临床工作10年,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甲状腺外科常见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基金一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著30余篇; 学术兼职: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秘书,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Cancer biology & medicine杂志审稿人; 于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及临床进修。
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甲状腺外科常见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俊峰
2012.3-至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期刊中心责任编辑医学博士,专业外科学(普通外科)《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编辑部副主任、责任编辑担任责任编辑:主题策划、学术把关、编校等工作科研项目:广东省高质量期刊建设项目参与人社会兼职: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医学期刊分会委员研究方向: 医学期刊的创新与新媒体传播联系电话:020-85252582
邹勇
输血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技师,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主要学术任职包括:广东省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输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在内的多项研究课题。
疑难血型血清学检测,自体PRP等各类输血治疗技术、临床输血应急管理
王超凡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内分泌代谢科管理分会委员、秘书,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团体标准委员会委员。201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获临床医学(内科学)博士学位。2015年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医学院学习,2023年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进修。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性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骨质疏松、痛风、高脂血症等各类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治。主要从事糖尿病研究,在Diabetes-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Journal of Diabetes、Journal of Diabetes I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性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骨质疏松、痛风、高脂血症等各类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治。
罗晨芳
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博士,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为日间手术麻醉专科主任,负责手术室外麻醉及舒适化医疗。担任广东省女医师协会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创伤骨科麻醉学组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市级基金6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围术期器官功能评估与麻醉决策》,参编《肝脏移植麻醉学》等专著3部。
1、舒适化无痛系列麻醉评估及治疗;
2、危急重症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如高龄、重度创伤、器官移植、肝功能不全等患者的临床麻醉;用快速康复理念管理外科手术患者,关注围手术期患者各器官保护及预后。
窦祖林
窦祖林教授30余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功能性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肌肉痉挛、脑损伤后的运动及认知障碍康复等方面经验丰富,特别在神经性吞咽障碍领域的诊治水平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作为中国吞咽障碍领域首席专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窦祖林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本人主持面上项目4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在内的各类各级科研课题60余项;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5项;先后获广东省政府科学技术奖励二、三等奖各一项;主持《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康复专家共识(2013,2017版)》《吞咽障碍膳食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等的编写。主编《实用瘫痪
1、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领域:在国内首创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吞咽障碍造影检查的规范化;率先使用吞咽通气说话瓣膜;率先开展咽腔高精度测压技术。所推广使用的先进技术已享誉香港及台湾及国外。 2、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肌痉挛技术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编制的肌肉痉挛定位图广泛使用,率先开展超声引导下的肉毒毒素注射技术。 3、认知障碍的康复:开展电脑辅助的认知障碍训练,包括开发了系列认知障碍评估与训练记忆软件;研发VR集成环境的脑损伤主动康复系统等。
王继辉
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学术任职: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睡眠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分会睡眠与神经疾病学组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学术成就:研究焦虑和睡眠障碍的相互作用机制,发表相关国际高水平期刊及核心期刊论著20多篇,主持及参与多项省级医学科研基金。
从事精神心理科医教研工作20年,主要研究慢性失眠,焦虑,抑郁,青少年心理成长和家庭干预。
魏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一区主任,脑血管病专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医学分会常委兼副总干事,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常委,广东省脑科学应用学会脑与医疗质控分会常委,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卒中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卒中学会神经疾病功能修复分会常委。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Parkinsonism and Related Disorders、Neural Plasticit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
脑血管病、帕金森病
康庄
主研方向:CT,MR影像技术医疗专长:中山大学影像技术专业唯一正高。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课题30多项。发表论著200余篇,SCI收录70多篇,IF>10分2篇。,实用新型专利两项。擅长MR,CT影像技术,对磁共振 脑功能成像,血管成像,动物成像,对比剂应用,放射辐射防护,影像设备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有深入研究。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全国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医学影像技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研方向:CT,MR影像技术
医疗专长:中山大学影像技术专业唯一正高。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课题30多项。发表论著200余篇,SCI收录70多篇,IF>10分2篇。,实用新型专利两项。擅长MR,CT影像技术,对磁共振 脑功能成像,血管成像,动物成像,对比剂应用,放射辐射防护,影像设备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有深入研究。
专业:生物医学工程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全国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医学影像技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谢婵
广东省药学会肝脏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青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青委,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肝病分会常委.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从事临床感染性疾病医疗工作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的诊治及早期预警。主持并参与了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国际、国内论文40余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发明人1项.
擅长各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尤其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治,肝癌的早期诊断及中晚期肝癌治疗。对其他感染性疾病,如发热查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治均有丰富的经验。
李莎莎
李莎莎,生物信息学博士,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2018年于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邹伟平教授实验室从事3年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以高通量测序、高通量筛选、单细胞测序、大数据挖掘和动物细胞模型构建等为手段,从事细胞代谢特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在药物筛选新靶点发现、高通量药物发现中的应用等相关的研究。相关工作在Science Advances,Cell Reports,Protein & Cell,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Nature Medicine等杂
擅长以高通量测序、高通量筛选、单细胞测序、大数据挖掘和动物细胞模型构建等为手段,从事细胞代谢特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在药物筛选新靶点发现、高通量药物发现中的应用等相关的研究。
刘莹莹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从事神经内科医教研工作10余年。现任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癫痫协会理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癫痫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获得资质:亚太癫痫学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癫痫学会(ASEPA-ANZAN)脑电图资格。中国抗癫痫协会(CAAE)-癫痫专业医生能力建设项目、脑电图学专业培训、癫痫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实操培训。专注于癫痫、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等的临床诊治。已发表癫痫和神经免疫相关研究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癫痫、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等的临床诊治。
彭福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神经感染亚专科主任,神经感染治疗中心主任。教授、二级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导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南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联盟发起人,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科分会神经感染学组组长,广东省脑科学应用学会脑与神经感染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自身免疫性脑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神经免疫与感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神经系统疑难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性脑膜炎专业委员会
神经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疾病等疾病。
吴本权
医务部主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内科ICU主任、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重症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内科危重症MDT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人文医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诊治疾病涵盖本专业几乎所有病种,尤其针对严重呼吸道感染如重症病毒性肺炎如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炎、腺病毒肺炎及其他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生命支持治疗(机械通气、ECMO和CRRT等)。曾获2003年广东省抗击SARS三等功,广州市抗
尤其擅长慢性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部真菌病,肺小结节,肺癌,肺结核,胸膜炎,间质性肺疾病,肺栓塞,肺心病,ARDS,急慢性呼吸衰竭,脓毒症,MODS的诊治,在各种生命支持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曾宇虹
硕士研究生,《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编辑,从事编辑出版工作14年,担任责任编辑、视频编辑、新媒体编辑等工作专业:新闻学、公共卫生管理科研项目:参与广东省高质量期刊建设项目社会兼职: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会员、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会员、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会员、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医学期刊分会委员、中山大学医学期刊联盟理事研究方向:科技期刊的创新与新媒体传播发表论文:[1]曾宇虹,邬加佳,阮星星,朱佩玲.融媒体环境学术期刊综合性发展策略[J].传媒论坛,2019,2(5):55
张丽颖
张丽颖,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认知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认知障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第四届青年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脑损伤后运动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及机制,在该方向主持各级基金共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论著2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 论著10余篇。
脑卒中、脑外伤等脑部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尤其是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及治疗;睡眠障碍的康复治疗;儿童扁平足、青少年脊柱侧弯的评估及康复治疗;产后乳腺炎、腹直肌分离、腰痛等评估及康复治疗。
吴本权
医务部主任、胸痛中心副主任委员兼行政总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内科ICU主任、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重症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内科危重症MDT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人文医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诊治疾病涵盖本专业几乎所有病种,尤其针对严重呼吸道感染如重症病毒性肺炎如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炎、腺病毒肺炎及其他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生命支持治疗(机械通气、ECMO和CRRT等)。曾获2003年广东
擅长慢性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部真菌病,肺小结节,肺癌,肺结核,胸膜炎,间质性肺疾病,肺栓塞,肺心病,ARDS,急慢性呼吸衰竭,脓毒症,MODS的诊治,在各种生命支持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邱伟
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罕见病中心主任专业领域:神经病学研究方向:神经免疫病的发病机制(遗传、免疫)、基础转化(生物标记物)、临床研究(流行病学、影像及药物临床试验)学术成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区创联合重点、面上、青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国合、面上),广州市科技计划,中山大学5010研究等。以通讯作者发表论著包括临床期刊《JAMA Neurology》《JNNP》《Annals of Neurology》《Neurology》,基础转化础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Cell Reports》《Glia》
神经免疫疾病
邬加佳
副编审,医学博士,《器官移植》编辑部副主任,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学术诚信与版权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医学期刊分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医学期刊联盟理事。近三年主持国家级及省级学会编辑学科研项目2项,参与广东省科技厅编辑学科研项目1项。获得“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编辑案例”“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铜笔论著”“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等奖项。在《编辑学报》、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Neurochemistry international等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多篇。发表论文:[1]邬加佳,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