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云
罗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泌尿外科副主任兼岭南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山大学-McGill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首批)”和“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 入选者。主要研究方向:泌尿系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微创手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国家级基金多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现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工程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泌尿肿瘤青委会常委,《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主编助理。
擅长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专长于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的微创手术和综合治疗
胡成
医疗经历: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和微创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学专委会委员,中欧泌尿外科联合培训项目(CEUEP)腹腔镜操作培训教官。
主研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及小儿外科疾病的诊治,擅长各种微创内镜技术,如腹腔镜、输尿管镜、电切镜、经皮肾镜等。
蔡梅钦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颅底鞍区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三届颅底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委员。专注本专业临床工作近30年,国内/省内较早开展经蝶垂体瘤内镜手术、扩大经蝶内镜手术及颅底肿瘤锁孔手术。主持多项科研基金。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垂体瘤、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拉特克氏囊肿的锁孔/内镜手术相关文章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文章10余篇。
擅长神经内镜经蝶鞍区肿瘤(垂体瘤、鞍结节脑膜瘤、颅咽管瘤)手术,神经内镜经颅锁孔颅底肿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表皮样囊肿,等)手术和神经内镜经颅锁孔微血管减压(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手术。
姚嘉
肝脏外科暨肝移植中心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医师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协会肝胆胰外科分会青年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移植学分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近年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在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研究、肝癌诊疗、肝移植相关研究等,取得了较多的成果。
肝脏外科及肝移植专家。擅长肝胆胰肿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胰腺炎和复杂胆道疾病的诊治以及肝移植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腹腔镜手术。胰岛移植和胰腺移植的应用。
汤常永
副研究员,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专业领域:神经生物学。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获得神经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布朗大学博士后。期间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中科院优秀毕业生、中科院院长优秀奖等奖励。主要研究神经干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及其微环境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衰老、AD等)和神经免疫性疾病(如NMOSD、MS等)中的作用。近年来在Neuron(2019),Science Advance(2023),Molecular Therapy(2023),Cell reports(2024,2023, 2019),Stem Cell Reports(2024),Progress in Neuro
神经变性病机制研究
杨江瑜
党员,2007年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13年在职攻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MPH并拿到学位。获奖情况:2017年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第三届广东省期刊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学术兼职:广东省科学技术编辑学会医学期刊分会委员研究方向:科技期刊学术不端如何防范发表文章:[1]杨江瑜,吴秋玲,洪悦民,林燕薇,朱佩玲,张楚民.浅议科技期刊读者、作者和编者的关系.韶关学院学报,2009,30(9):170-172.[2]杨江瑜,洪悦民,林燕薇.广东省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展望. 医学信息,2016,29(17):210-211.[3]杨江瑜,朱惠莲.胆碱对心
李明强
专业领域:生物材料、纳米医学、组织工程研究方向:基因编辑、药物控释、高分子纳米药物、微流体及其生物应用。学术成果:在Nature Biotechnology、Advanced Materials、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Biomaterials、Nano-Micro Letters、Small Methods、Smal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等杂志发
姜在波
主任医师、从事临床介入工作20多年,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放射介入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华放射学会介入学组神经介入放射专业委员会常委
介入治疗学专家。擅长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血栓/癌栓、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等门脉高压症,肝癌,梗阻性黄疸,布-加综合征等肝脏疾病的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及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介入技术全面,对复杂疾病的介入治疗有一定的研究,尤其注重肝脏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 在国内首创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PTIPS技术),该技术攻克了复杂门脉高压症(如门静脉海绵样变、肝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等)的治疗难题,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在国内率先开展以NBCA栓塞治疗胃冠状静脉曲张出血及外周血管出血;在国内率先开展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
赖维
学科带头人、前科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第四/第五届委员会副会长兼青委会主委、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兼皮肤美容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第四/第五/第六届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皮肤科管理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华人皮肤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科康复分会副会长;美国皮肤科学会(AAD)、欧洲皮肤科学会(EADV)和国际皮肤科联盟(ILD)会员。曾留学美国,获中国医师协会首届“中国十大优秀中青年皮肤科医师”奖,为国内知名的皮肤科专家。在国内外正式发表科研论文近200余篇(其
擅长疑难皮肤病的诊疗,在美容相关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黄褐斑、白癜风等)、过敏性皮肤病、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病及真菌性皮肤病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赖维
皮肤科主任兼化妆品评价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第四/第五届委员会副会长兼青委会主委、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兼皮肤美容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第四/第五/第六届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皮肤科管理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华人皮肤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科康复分会副会长;美国皮肤科学会(AAD)、欧洲皮肤科学会(EADV)和国际皮肤科联盟(ILD)会员。曾留学美国,获中国医师协会首届“中国十大优秀中青年皮肤科医师”奖,为国内知名的皮肤科专家。在国内外正式发表科研论文近200
擅长疑难皮肤病的诊疗,在美容相关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黄褐斑、白癜风等)、过敏性皮肤病、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病及真菌性皮肤病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张永明
从事医院药学管理、科研、教学工作近30年,主要开展新型释药系统和医院药学信息技术研究工作,对药物体内递送体系有深入研究,注射缓释微球制剂研究成果,获得广东省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中国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授权专利1项,发表SCI论文多篇。兼任广东省药学会、广东省药理学会理事和多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以及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今日药学杂志编委。
主研新型释药系统和医院药学信息技术研究工作,对药物体内递送体系有深入研究,注射缓释微球制剂研究成果,获得广东省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中国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授权专利1项,发表SCI论文多篇。
袁佳
袁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从事口腔种植、牙槽外科医教研工作十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疏导患者就医的紧张情绪。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口腔种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口腔数字化材料技术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会员。
擅长口腔牙槽外科、种植专家,擅长口腔种植,具备处理各种条件种植病例的能力,包括严重颌骨缺损的种植,即刻种植,单颗、多颗牙缺失的种植,种植美学修复等。擅长复杂牙的微创拔除及牙槽外科手术。
湛海伦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医教研工作20余年,担任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泌尿腹腔镜学分会委员、泌尿微创学分会委员及女性泌尿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主持完成省厅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十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3部,主编著作1部《泌尿外科图像解剖与诊断》。
泌尿外科专家。擅长泌尿系结石、肿瘤如肾癌、膀胱癌及前列腺疾病的诊治。擅长复杂肾结石的微创经皮肾镜术、软镜手术。擅长腹腔镜下各种微创手术,如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腹腔镜膀胱根治术等和经尿道前列腺手术。
邹小兵
著名儿童发育行为专家。长期从事发育行为儿科学专业临床和科学研究。在儿童发育行为障碍领域有深厚的造诣和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提出自闭症稳态失衡致病机制,以及自闭症是具有发育障碍与神经多样性双重特征和这一全新观念,创造性提出基于自闭症文化理念下的干预三原则,并建立了三原则基础上的自闭症结构化社交行为干预BSR模式(Behavior-structured-relationship model)。
擅长各类儿童发育行为障碍,包括儿童自闭症(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多动症、精神发育迟滞、罕见发育行为疾病、儿童学习困难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正常儿童早期教育和高危婴幼儿早期干预。
程楠
毕业于中山大学,麻醉学硕士。现任手术麻醉中心副主任医师,耳鸣眩晕中心核心技术专家。担任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疼痛专委会委员。从事临床麻醉二十年、从事疼痛诊疗十余年,一直致力于麻醉,舒适化医疗和疼痛的临床诊疗研究,尤其是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颈肩腰腿痛、癌痛的诊疗方面。擅长神经阻滞治疗,针对顽固耳鸣等疾病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
麻醉、疼痛专家。擅长神经阻滞治疗,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顽睡眠障碍、耳鸣等疾病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擅长头痛、腰腿疼、关节痛、癌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治疗。
赵辉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肝脏外科和肝脏移植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专业技术全面,对肝脏外科和肝脏移植常见多发病和疑难杂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原发性肝癌的规范化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肝移植围手术期治疗和肝移植术后的中长期管理。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余科研基金10余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著50余篇,参编专著2部。
肝脏外科,肝脏移植
方佳峰
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曾先后赴UCLA大学、哈佛医学院麻省总院研修学习;中山大学优秀教师、中山大学优秀党员。任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胃肠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肠外科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加速康复外科专科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在行业内顶尖期刊Annals of Surgery,Dis Colon Rectum等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7项。
擅长胃肠道恶性肿瘤,包括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的微创治疗,对腹外疝、肛肠疾病等良性疾病,及各类急腹症、危重症病人的救治等均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胃肠外科各种微创手术,包括单孔腹腔镜手术,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NOSES等均熟练掌握。
黎雅婷
长期从事儿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擅长儿童哮喘病的规范化管理、儿童过敏性鼻炎及相关疾病的处理,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儿童危重症的救治等;医疗经历:医学硕士,201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系。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十余年。担任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普与健康传播学分会、广东省医学会儿童心脏与循环学组等6个省级医学会委员;目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8篇。近年主持或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基金等课题8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长期从事儿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擅长儿童哮喘病的规范化管理、儿童过敏性鼻炎及相关疾病的处理,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儿童危重症的救治等。
冯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2015年曾获CAOS-NASS奖学金赴洛杉矶进修,担任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在AOSpine主席JeffreyWang指导下学习微创脊柱手术技术。曾在《Science Advances》《Journal NeurosurgerySpine》等多个著名杂志发表论文。多次在ISESS(国际内镜学会)、世界骨科大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年会等国内外会议学术交流并汇报。担任杂志《Advances in Precise Surgery》编委,多次担任《Spine》等知名脊柱专业杂志审稿人。现任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临床与工程青年分会常务委员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脊柱肿瘤、脊柱结核以及脊柱侧弯畸形等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专注于脊柱外科导航微创手术的临床研究,擅长微创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椎间孔入路/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减压等多项脊柱外科微创手术治疗。
张卡
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广东省肝脏病学会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分会秘书;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分会青年专业组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免疫治疗分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肝衰竭的治疗及其研究(包括干细胞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及其研究;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以及门脉高压的无创诊断模型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部级及各项课题基金 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
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等)、肝衰竭、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及其他急性传染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寄生虫病等传染性疾病的诊治。尤其对乙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并发症防治颇有研究和诊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