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
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医院精神科副主任。主要学术任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精神医学与心理健康分会常务委员兼副总干事;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常务委员兼副总干事;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认知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健康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精神卫生信息化应用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社区康复学分会精
从事精神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十余年,对情感障碍、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以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等有丰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尤其擅长青少年情绪障碍、老年认知与情绪障碍的早期干预和整合治疗。
出诊时间:
天河院区:周一下午、周二上午(老年记忆与情绪障碍专家门诊)
肇庆院区:周三上午、周四上午(老年记忆与情绪障碍专家门诊)、周四下午
陈壮桂
变态反应(过敏)科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行政主任/学科带头人/PICU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专业人才获得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伦理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干细胞应用临床伦理委员会委员。200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系。2014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目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 /共一/通讯作者高水平论著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民生科技重大项目、天河区医联体项目、广州市科普项目等课题10项,课题经费200余万元。社会兼职:国家留学基金评审
长期从事儿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擅长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儿童哮喘病的规范化管理;儿童过敏性鼻炎及相关疾病的处理;儿童危重症的干细胞治疗与研究。
陈壮桂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行政主任/学科带头人/PICU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专业人才获得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伦理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干细胞应用临床伦理委员会委员。200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系。2014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目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 /共一/通讯作者高水平论著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民生科技重大项目、天河区医联体项目、广州市科普项目等课题10项,课题经费200余万元。社会兼职: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广州市残疾预防和干预专家
儿科主任,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儿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擅长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儿童哮喘病的规范化管理;儿童过敏性鼻炎及相关疾病的处理;儿童危重症的干细胞治疗与研究。
杨越波
岭南院区妇科主任,妇产科副主任,妇科副主任现任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宫颈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宫颈病变及阴道镜学会委员、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教育协会妇幼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分会广东省协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妇女保健专家、广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不育、妇科内分泌疾病、子宫肿瘤尤其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治;擅长阴道镜检查,熟练掌握妇科腹腔镜、阴式、腹式等多种术式。
凌云彪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肝胆胰脾外科专家。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一直在其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年,期间多次赴国外进修学习多种先进的临床诊疗技术。现为广东省药学会肝胆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ERAS会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专注肝胆胰恶性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8项,发表科研论著60余篇。
擅长于肝癌、肝脏良/恶性肿瘤、胆囊结石及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息肉、胆总管囊肿、胆囊癌、胆管癌、胰腺癌、胰腺良/恶性肿瘤、胰腺炎、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梗阻性黄疸、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脾肿大与脾亢、脾脏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尤其在肝胆胰脾外科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以及其复杂外科手术、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肝癌的微创治疗及其规范化综合诊治、腹腔镜肝癌切除及精准肝癌切除、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复杂肝胆道结石的微创手术等方面,积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陈潮金
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博士,现任医院团委副书记、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副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术期大数据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秘书、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术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麻醉分会委员、广州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医药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首届广州市健康科普专家(健康管理组)。临床科研成果主要包括:1.参与提出促进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中山三院ERAS管理模式”,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已应用于手术患者超6万人次;2.创新常见术后并发症预测预警和辅助
1. 舒适化无痛系列麻醉评估及治疗;
2.复杂危重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
3.急性疼痛及睡眠障碍治疗
安德连
安德连,副主任护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二区护士长。作为以吞咽障碍为主研方向的康复护理专家,安德连护长已具有近8年的卒中康复临床工作经验,2018年曾前往巴塞罗那大学马塔罗医院学习吞咽障碍知识。现任中华护理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护士协会吞咽康复护士分会会长。主编《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手册》,副主编《吞咽障碍居家康复指导》,参编《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吞咽障碍康复治疗技术》《吞咽障碍康复指南》等专著5部。主持有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基金、表吞咽相关论文1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广东省护理学会第六届科技
具备多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和技能、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以及抢救处理经验;尤其对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吞咽障碍的护理及老年退行性吞咽障碍的护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吴元凯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省医学教育协会感染病学专委会委员。2005至今一直从事传染性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对于常见传染病和危重症感染,颇有心得;主要研究方向慢性乙肝/丙肝、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对于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发热查因,重症感染有浓厚兴趣和丰富经验。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厅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国内外论文20余篇。
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的抗病毒治疗,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肝炎患者的长期随访和管理,肝硬化、肝衰竭的内科综合治疗。感染相关疾病,如发热查因、复杂感染等。
曾龙驿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糖尿病防治专家指导小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糖尿病杂志》编委、《中华国际医学论坛(电子版)——糖尿病专刊》常务编委。广东省医院药事管理与阳光用药专家组专家。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技术专家库专家。从事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专长于糖尿病、甲
糖尿病及其合并症诊治,甲状腺疾病诊治
董健文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主任,中共党员。致力于脊柱生物力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与参与多项科研基金项目,主编与参编脊柱微创手术学专著3部。曾作为我国首批援助加纳共和国医疗专家在其首都Korle-bu教学医院工作2年。担任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微创外科学会委员、国际脊柱内镜外科学会(ISESS)中国区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脊柱微创融合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分会脊柱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微创学
从事脊柱外科与骨科工作30余年,对颈肩痛、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脊柱脊髓损伤、脊柱肿瘤、脊柱结核、脊柱畸形与骨质疏松症等各种常见脊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采用脊柱全内镜、椎间盘镜、显微镜治疗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并已开展各种镜下融合手术;对椎体成形(PVP/PKP)、MIS-TLIF、XLIF/OLIF等各种传统的脊柱微创手术具有丰富经验,并将O臂导航与骨科手术机器人熟练应用于各类脊柱外科手术。
黄紫房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骨科博士后。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小儿脊柱学组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脊柱外科管理分会秘书长,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小儿骨科学组委员,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成员。参与广东省200余万中小学生的脊柱侧弯筛查,数千例轻中度脊柱侧弯的保守医疗,1000余例脊柱畸形和数百例各类脊柱常见疾病的手术。发表脊柱侧弯相关论文近50篇(其中含第一或通讯作者高质量论文17篇),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国自然面上、广东省和广州市重大项目等课题近10项,在国内外脊柱外科权威会议发言10余次(包括国际SRS年会和IMAST会议发言4次,并获最佳临床及基础研究提名2次),获发明
致力于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早期防控和脊柱畸形精准安全微创矫正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精于青少年、婴幼儿、成人及重度脊柱畸形和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等的外科及保守综合治疗,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脊柱肿瘤、脊柱骨折、脊柱感染等疾病的诊疗。
郭英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垂体瘤诊治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省、市级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熟练掌握显微外科、神经内窥镜、颅内病变精准定位、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和保护等现代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综合运用这些技术结合个体化术前手术设计成功完成各类微创神经外科手术量3000余例。努力致力于现代微
擅长病种包括颅底肿瘤(如巨大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颈静脉孔区肿瘤等)、颅-颈交界区肿瘤、脑深部及重要功能区肿瘤、复杂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脊髓髓内肿瘤等高风险、高难度手术,以及难治性癫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等复杂疑难疾病。手术疗效居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垂体肿瘤、颅咽管瘤等鞍区病变的系统化、个体化诊治方面,技术先进,疗效独到。
庞卯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办公室副主任,骨科教职工党支部青年委员、团支部书记。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骨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脊柱与关节健康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理事、广东省医院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骨与关节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脊柱外科工程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秘书、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擅长脊柱外科疾病的诊疗,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骨折、脊髓损伤、脊柱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等。擅长各种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包括椎体成形术(PVP)、颈椎前后路手术(key-hole、ACDF、后路单开门)、椎间孔镜(TELD)、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IELD)、单侧双通道椎管减压术(UBE)、显微镜下或双通道内镜下后路/侧路椎间融合术(MIS-TLIF、UBE-LIF、XLIF)等。
李响
中共党员,麻醉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职务:手术麻醉中心教职工第一党支部书记,肇庆院区院长助理学术简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基金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高水平论文论文18篇,以第一发明(著作权)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从事麻醉及疼痛睡眠治疗工作多年,致力于麻醉与疼痛睡眠领域的神经调控机制研究。学术团体任职:广东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临床基础转化学组成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协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协会精准
1、危急重症手术、心脏大血管手术、肝脏移植手术等复杂手术围术期处理;
2、各类睡眠障碍及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包括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等特色麻醉治疗学技术。
曲彩红
1995年7月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同年分配至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工作,2000年12月调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工作。多年来曾经从事过药品调剂、医院制剂的研发及生产、药品信息的维护以及合理用药相关工作,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处方及病历点评分析等。主持合理用药相关的课题研究10项左右。在药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血药浓度检测、医院用药分析、药物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发生机制、抗菌药物的管理、药物经济学等领域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近100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有10多篇。
主研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鉴别。从药理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特殊患者的病情状况、基因型等各方面综合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并提出必要的防治方案及用药建议,维护患者用药安全。
王晓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互联网医院/云上三院研发室 主任,编审,博士广东省音乐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艺术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神卫生信息化委员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专委会(常委)。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28篇国际高水平期刊论文(IF总分205.6分,均分7.3分;中科院一区16篇),申报专利2项。主持项目:国际1项、国家1项、省部级2项、校级2项、院级3项。已在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国际Top出版机构)出版医学、药学、语言学、音乐学著作50余部,总销量(国内外)超过160万册;出版英语、德语、日语、法语录音带,总销量超过70万套。获奖:第五届国家辞书
智慧医疗与数据挖掘;药物材料与不良反应监测;医学人文的科普实践。
黄紫房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骨科博士后。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小儿脊柱学组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脊柱外科管理分会秘书长,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小儿骨科学组委员,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成员。参与广东省200余万中小学生的脊柱侧弯筛查,数千例轻中度脊柱侧弯的保守医疗,1000余例脊柱畸形和数百例各类脊柱常见疾病的手术。发表脊柱侧弯相关论文近50篇(其中含第一或通讯作者高质量论文17篇),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国自然面上、广东省和广州市重大项目等课题近10项,在国内外脊柱外科权威会议发言10余次(包括国际SRS年会和IMAST会议发言4次,并获最佳临床及基础研究提名2次),获发明
致力于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早期防控和脊柱畸形精准安全微创矫正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精于青少年、婴幼儿、成人及重度脊柱畸形和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等的外科及保守综合治疗,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脊柱肿瘤、脊柱骨折、脊柱感染等疾病的诊疗。
戎利民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骨科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全国微创脊柱外科“Top10”专家之一,首届“广州名医”、中山大学名医。 担任国家神经疾病区域中心建设单位主任,微创国际医学中心脊柱中心,国家药监局“细胞类产品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主任,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专业骨干师资培训基地主任,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东省干细胞类产品监管服务体系构建重点实验室主
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脊柱退行性疾病、畸形、感染等各类脊柱外科疾病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在微创脊柱外科领域成绩斐然,手术技术精湛。长期致力于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骨代谢与骨发育等方面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微创脊柱外科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临床工作和开创性基础研究,带领团队牵头制定《水介质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临床指南(2022)》、《脊柱内镜手术规范化命名的中国专家共识》、《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参与制定相关指南/专家共识15项。
刘春新
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 急危重症临床与基础研究、脑复苏、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术成果:近3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广州市科技重点项目。学术任职: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急危重症分会委员、医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会委员。
急危重症相关疾病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