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芳
1995年6月毕业于广东药学院,2004年6月取得中山大学药学硕士学位,主研肿瘤药学,日常负责药房事务管理 ,2018年任职药学部副主任、广东省药学会循证药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药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用药分会委员。
主研肿瘤药学;循证药学。日常负责药房事务管理 ,2018年任职药学部副主任、广东省药学会循证药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药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用药分会委员。
陈潮金
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博士,现任医院团委副书记、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副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术期大数据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秘书、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术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麻醉分会委员、广州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医药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首届广州市健康科普专家(健康管理组)。临床科研成果主要包括:1.参与提出促进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中山三院ERAS管理模式”,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已应用于手术患者超6万人次;2.创新常见术后并发症预测预警和辅助
1. 舒适化无痛系列麻醉评估及治疗;
2.复杂危重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
3.急性疼痛及睡眠障碍治疗
徐乐加
任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循证药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肾脏病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药物警戒联盟专家组青年专家;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用药分会委员;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临床安全用药分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带教师资;获美国药师协会药物治疗管理(MTM)认证资格。
主研抗感染临床药学,中国医院协会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带教师资。长期从事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擅长抗感染药物,药物治疗管理,妊娠哺乳期用药管理.从药理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特殊患者的病情状况等方面综合分析用药合理性并提出必要的用药建议,维护患者用药安全。
韩蓝青
脑病中心双聘教授,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广东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广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广州工信委人工智能库在库专家,广州市杰出人才1988年获得清华大学学士学位后,先后负责三洋集团、阿尔卡特等跨国企业的产品研发设计与项目管理,包括当时全球最先进的RSP670骨干网光通讯交换机;1997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进修;2006年归国创办赛业生物,推出了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基因打靶方案系统;2017年10月,因其卓越成就,被特聘为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科技项目10余项;拥有/申请核心知识产权20
人工智能。
李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副主任药师。广东省药学会儿童血液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用药分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医药科研与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免疫抑制药学专家委员会常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题一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多篇。
主研免疫系统药物临床药学服务,致力于优化药物治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主要工作包括药物重整、用药管理以及药物咨询与教育,涵盖疗效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分析和用药安全指导。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用药建议,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同时,提供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合理用药咨询服务,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安德连
安德连,副主任护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二区护士长。作为以吞咽障碍为主研方向的康复护理专家,安德连护长已具有近8年的卒中康复临床工作经验,2018年曾前往巴塞罗那大学马塔罗医院学习吞咽障碍知识。现任中华护理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护士协会吞咽康复护士分会会长。主编《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手册》,副主编《吞咽障碍居家康复指导》,参编《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吞咽障碍康复治疗技术》《吞咽障碍康复指南》等专著5部。主持有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基金、表吞咽相关论文1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广东省护理学会第六届科技
具备多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和技能、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以及抢救处理经验;尤其对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吞咽障碍的护理及老年退行性吞咽障碍的护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梁静
博士研究生,主管技师。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临床生物信息分会委员,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基金4项,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Oncoimmunology,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多篇,其中1篇获得F1000推荐。
分子病理技术(专注QPCR检测项目和肿瘤NGS检测项目)
徐向英
肿瘤放射治疗学教研室主任,肿瘤放疗学科创始人、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及博后导师。留日八年,日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东京大学及日本医科大学客座教授,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访问学者。中国妇女十一大代表。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广东医院优秀临床科主任获得者,中国侨联特聘专家,第五届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得者,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获得者,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优秀医师。学术任职: 国家级: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教育部“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本科规划教材《肿瘤放射治疗学》主编;国家卫健委《质子/重离子加速器治疗技术规范及质控》制定专家;国家癌症中心首部
从事肿瘤诊疗40余年。擅长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影像诊断及病理关系与预后研究,对肺癌精准放疗及综合治疗有较高造诣。对脑瘤、鼻咽癌及头颈部肿瘤(鼻腔筛窦癌、下咽癌、喉癌等)、乳腺癌、食管癌、肝癌、妇科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前列腺癌及直肠癌等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经验丰富。
焦举
焦举,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防护医学分会青委副主委、广东省药学会核药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核学会核药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分子影像分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分会常务委员。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SCI收录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共同)发表JCR一区TOP期刊六篇;担任国际期
核医学科专家。擅长甲亢、甲状腺癌、瘢痕疙瘩、皮肤血管瘤的核素治疗及疑难PET/CT、SPECT/CT的影像诊断。
李涛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辅助生殖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生殖健康及盆腔疾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辅助生殖实验室学组成员在辅助生殖领域工作20多年,从事人精子、卵子和胚胎操作20多年,负责生殖中心胚胎培养室整体运作10多年。包括IVF实验室的总体质量控制,胚胎培养箱等仪器设备的监测与校正,体外受精受精与胚胎培养的相关数据分析。
胚胎质量评估,胚胎选择,囊胚培养,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等具体操作。
金欧
从事风湿病临床三十年余。现为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分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自身免疫病分会及临床医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
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肌炎/皮肌炎、硬皮病、白塞病、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及各种疑难风湿病
汪田甜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肿瘤综合治疗分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抗癌协会转化医学委员会委员
各种肿瘤性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有扎实的肿瘤内科学基础,主要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和消化系统肿瘤的综合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天河院区),周五下午(萝岗院区)
郭若汨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放射科副主任、岭南院区放射科主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副主任。多次获得中山三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指导多名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影像诊断学专委会 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 磁共振专委会脑功能学组 委员,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青年学组 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科分会 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 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防护医学分会 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 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青年学组 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影像与大数据分会分子影像学组 副组长,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分子影像分会
入选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大人才工程培育计划”,擅长腹部、神经影像学诊断,对分子影像学、CT/MR功能成像的临床运用积累了丰富经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新医学》青年编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分别在Advanced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J Control Release、European Radiology、Neuroimage、J Magn Re…
李婵秀
(不洁牙)口腔内科专家,中山大学牙周病学专业医学硕士,从事口腔临床医教研工作20年。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牙周疾病分会委员。
牙周病、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根管治疗,牙周病的基础治疗,手术治疗和维护治疗。
王景周
编审,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学情报中心主任、期刊中心主任(兼),兼任暨南大学出版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学术诚信与版权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第十一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研诚信与负责任创新专业委员会委员、万方数据资源合作委员会委员。主持或作为第一参与人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获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暨南大学十佳教辅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主编、广东省科技期刊先进工作者、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
常艳宇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学术任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免疫分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中枢神经系统免疫与感染性疾病分会委员。医疗专长:神经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诊疗。主要学术成就:主持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Neurology,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JNNP), Journal of Neurological Sciences,Multiple Sclerosis and Related Disorders 等杂志发表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擅长神经免疫性疾病、脑血管病等疾病的临床诊治。
刘莹莹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从事神经内科医教研工作10余年。现任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癫痫协会理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癫痫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获得资质:亚太癫痫学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癫痫学会(ASEPA-ANZAN)脑电图资格。中国抗癫痫协会(CAAE)-癫痫专业医生能力建设项目、脑电图学专业培训、癫痫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实操培训。专注于癫痫、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等的临床诊治。已发表癫痫和神经免疫相关研究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癫痫、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等的临床诊治。
张一望
中山大学病理学专业博士,2015年毕业留院工作至今,亚专科方向为胸部病理,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罕见肿瘤分会委员。近五年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在Molecular Therapy,Br J Pharmacol,IntJ BioSci等主流杂志发表SCI研究论文6篇。
胸部病理诊断。
王喻
现任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性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精准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
泌尿外科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泌尿腔镜等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等泌尿系肿瘤以及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
陈洁
广东省医学教育学会肿瘤诊疗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肝胆道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肺癌精准治疗及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有扎实的肿瘤内科学及内科学基础,对肿瘤性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经验。主要研究方向:肺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以及肝胆道恶性肿瘤联合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