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卯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办公室副主任,骨科教职工党支部青年委员、团支部书记。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骨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脊柱与关节健康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理事、广东省医院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骨与关节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脊柱外科工程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秘书、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擅长脊柱外科疾病的诊疗,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骨折、脊髓损伤、脊柱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等。擅长各种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包括椎体成形术(PVP)、颈椎前后路手术(key-hole、ACDF、后路单开门)、椎间孔镜(TELD)、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IELD)、单侧双通道椎管减压术(UBE)、显微镜下或双通道内镜下后路/侧路椎间融合术(MIS-TLIF、UBE-LIF、XLIF)等。
杨钦泰
变态反应(过敏)科学科负责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耳鼻咽喉头颈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行业协会耳鼻咽喉头颈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首届广东省医学杰出青年人才获得者。主持17项国家级、省市级等科研项目,其中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项目、1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1项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研究5010项目等;发表相关研究论文70余篇
鼻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过敏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鼻-鼻窦疾病、鼻-咽相关疾病、鼻-眼相关疾病、鼻-颅底相关疾病的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
关念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情感障碍专科主任,脑病中心副主任 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任职:广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联络会诊学组组长;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精神医学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精神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学术成就:2000年获南粤教坛新秀称号,2019年医师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十佳医师,2016年和2019年中山大学叶任高李幼姬夫妇临床医学优秀中青年教师突出贡献奖。主编、副主编及参
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32年,擅长精神科各类疾病的诊疗,尤其擅长各类情感障碍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疗,主要研究方向为情感障碍防治。
刘璐
副研究员,中山大学“百人计划青年学术骨干”。主要从事纳米药物用于自身免疫疾病相关领域研究。目前已在Nature Reviews Bioengineering, ACS Nano,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Nano Today,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Nano Letter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荣获中智医谷杯科技创新大赛“青年科学家奖”,中华医学会高影响力学术论文等奖项。
李明强
专业领域:生物材料、纳米医学、组织工程研究方向:基因编辑、药物控释、高分子纳米药物、微流体及其生物应用。学术成果:在Nature Biotechnology、Advanced Materials、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Biomaterials、Nano-Micro Letters、Small Methods、Smal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等杂志发
谢沛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成就: 在JNS等脊柱外科著名杂志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学术任职:主要国际AO SEED讲师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创伤学组 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委员会 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脊柱微创融合学组 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脊柱感染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腰椎学组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脊柱疼痛与内镜技术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骨科分会 副秘书长兼委员主要荣誉或奖励:2017年 获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
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颈椎病,胸椎管狭窄症,脊柱骨折,脊柱肿瘤等疾病的微创治疗,对于脊柱侧弯畸形以及退行性脊柱侧弯畸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脊髓损伤治疗的干细胞示踪以及超声导航在脊柱微创手术方面的应用有丰富经验。
邢帮荣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兼急诊外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师分会创伤急救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创伤急救学组成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规范化培训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获中山大学2018-2019年“叶任高-李幼姬”夫妇临床医学专业优秀中青年教师奖;广州市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技能培训导师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者)1次和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者)1次
熟练掌握院前急救、急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擅长外科急危重症、群体伤、以及多发伤、复合伤等创伤急救,对体表肿瘤的诊治也有一定的经验,致力于创伤后瘢痕防治的研究。
李雷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发育行为儿科学博士主要学术任职: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儿童心身学组委员,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委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广州市精神疾病诊疗质控中心成员。主要学术成就: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级、校级、院级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3本国家级、校级教材和专著。先后多次荣获广东省柯麟医学教育基金会临床医学专业优秀中青年教师奖、中山大学“叶任高-李幼姬”夫妇临床医学优秀临床带教老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优秀带教老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优秀教学管理人员称号。
长期从事精神心理科临床工作,擅长各类精神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痴呆等的诊治,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发育障碍如孤独症谱系障碍、多动症以及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深入的临床研究,第十届“羊城青年好医生”。
曲彩红
1995年7月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同年分配至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工作,2000年12月调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工作。多年来曾经从事过药品调剂、医院制剂的研发及生产、药品信息的维护以及合理用药相关工作,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处方及病历点评分析等。主持合理用药相关的课题研究10项左右。在药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血药浓度检测、医院用药分析、药物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发生机制、抗菌药物的管理、药物经济学等领域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近100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有10多篇。
主研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鉴别。从药理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特殊患者的病情状况、基因型等各方面综合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并提出必要的防治方案及用药建议,维护患者用药安全。
黎雅婷
长期从事儿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擅长儿童哮喘病的规范化管理、儿童过敏性鼻炎及相关疾病的处理,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儿童危重症的救治等;医疗经历:医学硕士,201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系。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十余年。担任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普与健康传播学分会、广东省医学会儿童心脏与循环学组等6个省级医学会委员;目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8篇。近年主持或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基金等课题8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长期从事儿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擅长儿童哮喘病的规范化管理、儿童过敏性鼻炎及相关疾病的处理,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儿童危重症的救治等。
关守海
广东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从事影像诊断及介入诊治工作20年,对良恶性肿瘤和血管性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介入治疗学专家。擅长于肝脏良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阻塞性黄疸、柏-查氏综合症、血管狭窄和闭塞性疾病及妇科肿瘤等的介入治疗
张晋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返聘首席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精神科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对青少年以及老年精神病有广泛的研究,一直工作在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
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障碍、老年期精神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有深厚的造诣。
朱延华
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二区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代谢与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学组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健康教育学组全国委员,1996年参加工作,曾经给中央首长担任过医疗保健工作。曾到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澳大利亚BAKE IDI糖尿病中心及英国谢菲尔德皇家医学院短期学习,对内分泌的疑难少见病感兴趣,擅长特殊类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及高尿酸、痛风、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如kallmann综合症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科技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
特殊类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及高尿酸、痛风、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如kallmann综合症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史德海
从事骨关节外科及创伤骨科临床工作20余年,在骨关节创伤及关节疾病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髋、膝关人工关节初期置换已有涉及。擅长骨与软组织创伤及关节镜手术,对创伤、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后缺损修复重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显微外科皮瓣手术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Mircrosurgery》上发表相关文章。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小儿骨科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委员,广东省创伤学会委员,广东省创伤骨科 学会委员。主持或参与多项广东省科学基金及广东省医学科学课题研究。参编骨科临床学术专著数部,发表中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现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关节与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骨与软组织创伤及关节镜手术,对创伤、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后缺损修复重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显微外科皮瓣手术有较深入的研究
安军
留日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免疫学会理事;省健康管理学会胸部肿瘤及肺结节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从事胸部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肺癌、肺结节等肺部病变的诊断、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及分子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开展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疾病的胸腔镜手术治疗,努力使肿瘤患者获得最大生存受益;
研究方向:肿瘤免疫治疗及相关技术的临床转化。擅长肺癌、肺结节等肺部病变的诊断、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及分子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开展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疾病的胸腔镜手术治疗
叶卓鹏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内镜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脊柱学组成员。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0多年,擅长于脊髓肿瘤、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脊髓栓系等的显微及微创手术治疗;对颅脑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积水等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多篇。
擅长于脊髓肿瘤、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脊髓栓系等的显微及微创手术治疗。
汪求精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血管外科主任。美国Baylor医学院脑卒中及动脉瘤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从事脑血管病介入及外科治疗工作25年,国内早期开展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与研究的专家之一。曾与世界神经介入联合会主席In Sup Choi教授同台实施华南地区第1例GDC栓塞动脉瘤手术演示,受邀国内数十家省、市级医院指导脑血管病介入及外科治疗工作。现任中国卒中学会理事, 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全国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神经外科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脑发育与脑病防治学会
擅长脑、脊髓血管性疾病的介入及外科治疗。①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的血管内介入及手术治疗;② 颅内外动静脉瘘,如颅面部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③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早期溶栓及机械取栓;④ 慢性血管闭塞性疾病,如颈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介入及手术开通;⑤ 烟雾病的外科治疗、颅内外血运重建;⑥ 复杂脑、脊髓血管性疾病,如静脉窦血栓形成或狭窄闭塞、硬脊膜动静脉瘘、脊髓血管畸形、儿童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等疾病的介入及外科手术。
孔庆磊
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急诊外科主任从事急诊临床工作多年,对急危重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教学经验丰富,擅长急救技能的培训。参与多项省级科研基金,发表高水平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对内外科急危重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治疗以及教学经验,擅长急救技能的培训。
谢俊强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1992年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留校,从事传染病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20多年;主持及参与省、国家级课题多项。
长期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积累了20多年的经验;擅长处理肝硬化的逆转、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及门静脉高压症;擅长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及生存质量指导。对各种寄生虫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亦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孔庆聪
医疗专长:从事CT、MRI影像诊断工作18年,擅长骨关节及头颈部的影像学诊断,特别在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及五官、颌面部疾病的CT、MRI影像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任职以来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撰写多篇论著,包括《Radiology》(IF 2017=7.029)、《JMRI》(IF 2017=3.008)、《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参与4 项广东省科技厅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编《临床风湿病学教程》、《特殊与少见骨关节病影像诊断学》、《脊柱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专著3部学术任职:曾任广东省放射学会头颈学组常务委员。
医疗专长:从事CT、MRI影像诊断工作18年,擅长骨关节及头颈部的影像学诊断,特别在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及五官、颌面部疾病的CT、MRI影像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任职以来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撰写多篇论著,包括《Radiology》(IF 2017=7.029)、《JMRI》(IF 2017=3.008)、《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参与4 项广东省科技厅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编《临床风湿病学教程》、《特殊与少见骨关节病影像诊断学》、《脊柱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专著3部
学术任职:曾任广东省放射学会头颈学组常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