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崖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中国委员会神经免疫分会常委、中国罕见病联盟自身免疫性脑炎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免疫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第二届青年理事、广东省卒中学会儿童卒中与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临床研究与转化学组副组长。研究方向:神经免疫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重点研发等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Annals of Neurology、Nature communi
从事神经病学医教研10余年工作。主要方向为神经免疫病的临床诊疗。
杨逸冬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广东省自然仅杰出青年项目(广东省杰青);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杰出青年人才。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
擅长肝硬化、肝癌、脂肪肝、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对肝胆胰疾病、消化道粘膜下病变的超声内镜诊断、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及肿瘤的内镜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刘仁斌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及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从事甲状腺乳腺疾病诊治临床工作30年。1999年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外科临床进修,曾于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及临床进修4年余,师从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乳腺癌症中心主任Barbara L. Smith教授、Samuel D. Rabkin及著名甲状腺外科专家Gregory W. Randolph教授。先后多次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教师及先进医务工作者,曾被评为中山大学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及中山三院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被评为“羊城好医生”。获得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
各期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有较高的造诣,对甲状腺良恶性疾病诊治,特别在甲状腺手术及术中甲状旁腺、喉返神经保护特有专长。
张宇锋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传染病临床诊疗与预防工作二十余年。主持或参与省级、国家级课题项目多项,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课题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各种肝脏疾病及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黄泽萍
超声科副主任兼岭南医院超声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妇产、腹部病变的超声诊断多年,尤其在胎儿产前超声筛查、盆底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赖渭妍
广东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肾脏病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急性肾损伤及糖尿病肾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参与多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擅长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及急慢性肾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陶力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分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
主攻胰腺疾病、消化道早癌的诊治。擅长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胃肠道早癌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胰腺疾病的超声内镜诊治。
湛海伦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医教研工作20余年,担任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泌尿腹腔镜学分会委员、泌尿微创学分会委员及女性泌尿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主持完成省厅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十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3部,主编著作1部《泌尿外科图像解剖与诊断》。
泌尿外科专家。擅长泌尿系结石、肿瘤如肾癌、膀胱癌及前列腺疾病的诊治。擅长复杂肾结石的微创经皮肾镜术、软镜手术。擅长腹腔镜下各种微创手术,如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腹腔镜膀胱根治术等和经尿道前列腺手术。
陈瑞强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学位、2003年中山大学七年制硕士毕业后一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曾获原卫生部奖学金到日本庆应义塾大学从事脊柱外科临床与研究工作1年。在专业权威杂志Spine及Eur Spine J等发表多篇论著。
擅长于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颈椎病、胸椎管狭窄症、脊柱骨折、脊柱肿瘤等疾病,对脊柱退行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有较深的认识。
王海霞
专业领域:纳米材料、纳米医学研究方向:多功能纳米材料、纳米生物界面、蛋白冠及其生物应用。学术成果: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Micro Letters、Smal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Theranostics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赖维
皮肤科主任兼化妆品评价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第四/第五届委员会副会长兼青委会主委、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兼皮肤美容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第四/第五/第六届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皮肤科管理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华人皮肤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科康复分会副会长;美国皮肤科学会(AAD)、欧洲皮肤科学会(EADV)和国际皮肤科联盟(ILD)会员。曾留学美国,获中国医师协会首届“中国十大优秀中青年皮肤科医师”奖,为国内知名的皮肤科专家。在国内外正式发表科研论文近200
擅长疑难皮肤病的诊疗,在美容相关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黄褐斑、白癜风等)、过敏性皮肤病、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病及真菌性皮肤病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谭嗣伟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技菁英“领航”人才项目获得者;第一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大人才工程培育计划-中青年杰出人才。
擅长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脂肪肝、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及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的诊治。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静脉的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肿瘤的内镜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杨飞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审稿专家,广东医学杂志审稿专家,广东省抗癌协会泌尿肿瘤青委会委员。已发表论文19篇,其中高水平论文10篇。主编及参编专著各一部。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基金。
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十余年,对治疗泌尿系肿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睾丸癌)、前列腺肥大、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精索静脉曲张、肾囊肿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泌尿系肿瘤及肾、输尿管结石的微创治疗。
李向永
副主任医师,感染病学专家,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感染性疾病医疗工作14年,主持省部级/市厅级/院级课题4项,作为主要执行人参与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专项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著10余篇。
擅长乙肝、丙肝、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的诊治,对慢性乙肝患者长期抗病毒治疗获临床治愈方面颇有研究;对各种病因所致终末期肝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人工肝治疗各型肝病有一定研究。
冯智英
从事本专业技术36多年,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经验及管理经验,尤其擅长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任免疫组化室组长。2007年至今聘任副主任技师以来,在工作中能根据学科发展,积极开展免疫组化新技术、新项目;分析解决技术难题,对已用方法进行优化。每年参加国家级和省级质控中心举办的质控质评活动3-4次,都是100%优良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和质量均位于省内三甲医院前列。任广东省临床病理质控中心免疫组化室间质控专家小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医药卫生大健康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及免疫组化室的质量控制
黑子清
中山三院副院长兼粤东院区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胸痛中心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医院优秀临床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国家级质控中心专家;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研究方向:围术期器官损伤机制研究。2020年广东省内麻醉学科学术影响力排名第1,主持国家级科研基金7项,广东省级科研基金重点项目3项,广州市科研重点项目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和广州市产学研重大专项各1项。发表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220余篇,荣获2019年度
擅长危重及复杂、疑难患者的围术期处理,尤其是危重病手术、老年手术、心血管手术、肝脏移植手术等的围术期处理,曾亲自到全国多家医院进行肝脏移植手术麻醉的示范教学,获得业内同行的高度肯定和广泛赞许。长期从事疼痛诊疗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慢性痛的机制、急性痛的诊疗、癌痛的治疗、分娩镇痛和术后镇痛等方面的研究建树颇丰。
张昆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理事及产后康复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科普分会委员,参与省部局级课题4项,主编及参编专著5部,人民卫生出版社《岐黄针疗法》第1副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岐黄针疗法精选医案集》第1副主编,发表论文10篇。
擅长针药结合特别是岐黄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等骨科病症;中风后遗症、头痛、面瘫等神经系统疾病;荨麻疹、带状疱疹等皮肤科疾病;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消化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