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俩荣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主要学术任职: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委员;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精神卫生科技转化专委会委员;广东省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专家;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精神卫生信息化应用分会委员。主要学术成就:主持省级教改课题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8篇。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情绪障碍、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及其生物学机制。
从事精神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十余年。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等各种精神障碍有较丰富的诊疗经验,尤其擅长青少年情绪障碍、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
曾龙驿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糖尿病防治专家指导小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糖尿病杂志》编委、《中华国际医学论坛(电子版)——糖尿病专刊》常务编委。广东省医院药事管理与阳光用药专家组专家。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技术专家库专家。从事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专长于糖尿病、甲
糖尿病及其合并症诊治,甲状腺疾病诊治
窦祖林
窦祖林,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现任亚洲吞咽障碍协会副主席、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会长、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管理与评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五届广东省保健会诊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地方康复医学会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脑病通讯》第一届编辑委员会顾问。从事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30余年,中国吞咽障碍领域首席专家,享有国际盛誉,在功能性吞咽障碍的评估与诊治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擅长肉毒毒素治疗各种肌张力障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领域:在国内率先开创规范化的吞咽障碍造影检查,开展咽腔高精度测压技术;首创导管球囊扩张术,率先使用吞咽通气说话瓣膜,舌压抗阻力训练,吞咽呼吸协调性评估与训练等。
2、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肌痉挛技术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编制的肌肉痉挛定位图广泛使用,率先开展超声引导下的肉毒毒素注射技术,治疗肢体痉挛、痉挛性斜颈、面肌痉挛、流涎症、环咽肌失弛缓症、不会打嗝等。
3、认知障碍的康复评估与训练:开发了系列认知障碍评估与训练记忆软件,开展电脑辅助的认知障碍训练,研发VR集成环境的脑损伤主动康复系统。
陈潮金
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博士,现任医院团委副书记、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副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术期大数据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秘书、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术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麻醉分会委员、广州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医药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首届广州市健康科普专家(健康管理组)。临床科研成果主要包括:1.参与提出促进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中山三院ERAS管理模式”,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已应用于手术患者超6万人次;2.创新常见术后并发症预测预警和辅助
1. 舒适化无痛系列麻醉评估及治疗;
2.复杂危重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
3.急性疼痛及睡眠障碍治疗
叶志强
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院区急诊科主任兼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外科主任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急诊与灾难应急专委会常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危重症重要脏器损伤的机制及保策略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省市级科学研究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并列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14 篇
熟悉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紧急救治,擅长严重创伤和外科急危重症的急救,动物咬伤的伤口处置和狂犬病的预防。
龚瑾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十余年,主要致力于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顽固性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运动和意识障碍等功能性神经疾病的外科治疗和基础研究。熟练掌握个体化多模态诊疗技术,注重医学和工科结合,致力于精准化和数字化临床医疗。现为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组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与脊柱脊髓组组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委员,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神经外科信息化应用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数学会数理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植入器械与先进制造分会委员。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各1 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
主要致力于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顽固性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运动和意识障碍等功能性神经疾病的外科治疗和基础研究。擅长颅内肿瘤的精准微创手术,重要功能区肿瘤的唤醒手术和机器人辅助神经外科手术。
魏绪霞
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ICU/器官移植ICU,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死亡判定技术组副组长。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人体器官与组织捐献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重症医学管理分会委员。广东省免疫学会移植免疫分会委员。擅长外科危重症的诊治及脑死亡判定。以第一(共一)或共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8篇。主持国自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
廖泽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社会任职包括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关节炎与相关疾病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任委员。
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炎性肌病、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各种风湿免疫病的诊治。
刘莹莹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从事神经内科医教研工作10余年。现任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癫痫协会理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癫痫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获得资质:亚太癫痫学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癫痫学会(ASEPA-ANZAN)脑电图资格。中国抗癫痫协会(CAAE)-癫痫专业医生能力建设项目、脑电图学专业培训、癫痫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实操培训。专注于癫痫、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等的临床诊治。已发表癫痫和神经免疫相关研究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癫痫、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等的临床诊治。
黎雅婷
长期从事儿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擅长儿童哮喘病的规范化管理、儿童过敏性鼻炎及相关疾病的处理,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儿童危重症的救治等;医疗经历:医学硕士,201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系。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十余年。担任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普与健康传播学分会、广东省医学会儿童心脏与循环学组等6个省级医学会委员;目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8篇。近年主持或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基金等课题8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长期从事儿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擅长儿童哮喘病的规范化管理、儿童过敏性鼻炎及相关疾病的处理,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儿童危重症的救治等。
刘加军
血液内科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内科血液学临床医疗工作30多年。多年前起将临床工作重心放在复发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挽救治愈了无数在外院被判处“死刑”的患者。2011被派遣前往喀什市人民医院,历时三年,成功建立起喀地最优秀的血液内科之一。多年从事抗肿瘤药物的分子靶向治疗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研究。主要从事白血病分子靶向治疗及非编码RNA研究,研究非编码RNA在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发现关键干预靶点,探索白血病治疗的新策略。为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为急性白血病预后评估提供新指标。个人荣誉: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特邀评审专家等。2006 年被评为教育部“新世
从事内科血液学临床医疗工作30多年。对各种贫血、出血性疾病及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有熟练的诊治能力。诊疗疾病包括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化疗、恶性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疾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各种原因不明的贫血、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以及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等。
王晓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互联网医院/云上三院研发室 主任,编审,博士广东省音乐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艺术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神卫生信息化委员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专委会(常委)。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30篇国际高水平期刊论文(IF总分217.9分,均分7.3分;中科院一区18篇),申报专利2项。主持项目:国际1项、国家1项、省部级2项、校级2项、院级3项。已在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国际Top出版机构)出版医学、药学、语言学、音乐学著作50余部,总销量(国内外)超过160万册;出版英语、德语、日语、法语录音带,总销量超过70万套。获奖:第五届国家辞书
智慧医疗与数据挖掘;药物材料与不良反应监测;医学人文的科普实践。
黄紫房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骨科博士后。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小儿脊柱学组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脊柱外科管理分会秘书长,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小儿骨科学组委员,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成员。参与广东省200余万中小学生的脊柱侧弯筛查,数千例轻中度脊柱侧弯的保守医疗,1000余例脊柱畸形和数百例各类脊柱常见疾病的手术。发表脊柱侧弯相关论文近50篇(其中含第一或通讯作者高质量论文17篇),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国自然面上、广东省和广州市重大项目等课题近10项,在国内外脊柱外科权威会议发言10余次(包括国际SRS年会和IMAST会议发言4次,并获最佳临床及基础研究提名2次),获发明
致力于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早期防控和脊柱畸形精准安全微创矫正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精于青少年、婴幼儿、成人及重度脊柱畸形和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等的外科及保守综合治疗,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脊柱肿瘤、脊柱骨折、脊柱感染等疾病的诊疗。
黄紫房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骨科博士后。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小儿脊柱学组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脊柱外科管理分会秘书长,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小儿骨科学组委员,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成员。参与广东省200余万中小学生的脊柱侧弯筛查,数千例轻中度脊柱侧弯的保守医疗,1000余例脊柱畸形和数百例各类脊柱常见疾病的手术。发表脊柱侧弯相关论文近50篇(其中含第一或通讯作者高质量论文17篇),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国自然面上、广东省和广州市重大项目等课题近10项,在国内外脊柱外科权威会议发言10余次(包括国际SRS年会和IMAST会议发言4次,并获最佳临床及基础研究提名2次),获发明
致力于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早期防控和脊柱畸形精准安全微创矫正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精于青少年、婴幼儿、成人及重度脊柱畸形和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等的外科及保守综合治疗,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脊柱肿瘤、脊柱骨折、脊柱感染等疾病的诊疗。
李晓芸
广东省医疗调解委员会特邀受聘专家,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损害鉴定特聘专家;广东省医疗器械管理学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检查专家成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委员;2018年通过美国心脏协会BLS及ACLS provider认证, 2016年及2022年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年获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3被评为广州市抗非标兵,授予广东省二等功;为科室教学骨干,具有全英教学能力,负责本专业留学生及全英班的全英及双语带教;擅长于进行住院医师PBL,TBL、麻醉危机管理等特色教学;研究方向为围术期器官功能早期保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善于从临床工作总结经验进行临床研究及专
从事临床麻醉一线工作20余年,医疗专长为器官移植麻醉、心胸外科麻醉、神经外科麻醉、高龄患者关节外科麻醉,对于各种急、危重病围术期急救及处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科室首批肝移植麻醉专家组成员,气道管理专家组核心成员,ERAS团队麻醉专家组成员;神经阻滞小组专家组成员,擅长于超声引导下各种类型的神经阻滞麻醉及多模式镇痛技术,有利于患者围术期的快速康复。
张炳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主任,罕见病中心副主任,肇庆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急危重症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学分会重症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科学专委会委员,肇庆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分会副会长。以一作或者通讯作者在Lancet(柳叶刀)、BMJ、Neurology等著名杂志发表短篇和论著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基金多项,广东省实力中青年医生(2022)。研究方向:神经重症。
神经重症救治,疑难病,难治癫痫,脑炎,神经系统感染,昏迷,中风,偏瘫,重症脱髓鞘,脑不明病灶,进展痴呆
张勇
张勇,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及博士后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研究生科科长兼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功能显像学组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放射防护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等科研课题近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担任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终审专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澳门特区科学技术奖项的通讯评审专家。
精通SPECT/CT、PET/CT的各种疾病影像诊断及疑难杂症的影像分析;擅长甲状腺系列疾病诊治,尤其在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甲癌、甲亢碘-131治疗和皮肤血管瘤敷贴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核医学分子影像、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
黄江龙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胃肠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道肿瘤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分会委员。2019年,参加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主办的全国消化肿瘤精英论坛MDT比赛,获得亚军;2019年,参加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中青年医生胃外科手术大赛,获得一等奖;2017年东方琅琊榜结直肠癌手术比赛优秀奖;2014年“外科时间-中青年胃肠肿瘤外科医师手术表演赛”优秀奖;2013年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分会手术视频比赛优秀奖;2012年,参加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普通外科青年医生手术展演大赛,获得第二名;2011年首届岭南腔镜胃肠肿瘤青年医师论
擅长胃肠道良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尤其擅长胃肠道恶性肿瘤微创手术治疗及腹壁疝手术治疗。
窦祖林
窦祖林教授30余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功能性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肌肉痉挛、脑损伤后的运动及认知障碍康复等方面经验丰富,特别在神经性吞咽障碍领域的诊治水平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作为中国吞咽障碍领域首席专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窦祖林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本人主持面上项目4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在内的各类各级科研课题60余项;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5项;先后获广东省政府科学技术奖励二、三等奖各一项;主持《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康复专家共识(2013,2017版)》《吞咽障碍膳食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等的编写。主编《实用瘫痪
1、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领域:在国内首创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吞咽障碍造影检查的规范化;率先使用吞咽通气说话瓣膜;率先开展咽腔高精度测压技术。所推广使用的先进技术已享誉香港及台湾及国外。 2、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肌痉挛技术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编制的肌肉痉挛定位图广泛使用,率先开展超声引导下的肉毒毒素注射技术。 3、认知障碍的康复:开展电脑辅助的认知障碍训练,包括开发了系列认知障碍评估与训练记忆软件;研发VR集成环境的脑损伤主动康复系统等。
邬加佳
副编审,医学博士,《器官移植》编辑部副主任,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学术诚信与版权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医学期刊分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医学期刊联盟理事。近三年主持国家级及省级学会编辑学科研项目2项,参与广东省科技厅编辑学科研项目1项。获得“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编辑案例”“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铜笔论著”“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等奖项。在《编辑学报》、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Neurochemistry international等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多篇。发表论文:[1]邬加佳,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