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红梅
温红梅,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兼专科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吞咽障碍医学中心主任。从事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吞咽、认知和运动康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美国哈佛医学院Spaulding康复医院、芬兰Jyvaskyla大学健康科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访问学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言语治疗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分会名誉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毒素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神经环路重建与康复研究学组
从事神经系统疾病所致认知、吞咽和运动康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熟练掌握喉镜吞咽功能评估(FEES)、高分辨率咽腔测压技术,在气管切开伴吞咽障碍等重症、疑难复杂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方面临床经验丰富。
李铁林
客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专家李铁林,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血管外科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留学法国,师从国际著名神经介入放射学专家Luc Picard教授。为我国第一代开展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少数专家之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即在华南率先开展脑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为介入神经放射学在我国的引进、推广、规范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脑血管病防治方面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工作方面取得诸多成绩,特别是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学术任职:中国神经介入事业创始人之一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中国医
各种复杂脑、脊髓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焦举
焦举,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防护医学分会青委副主委、广东省药学会核药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核学会核药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分子影像分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分会常务委员。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SCI收录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共同)发表JCR一区TOP期刊六篇;担任国际期
核医学科专家。擅长甲亢、甲状腺癌、瘢痕疙瘩、皮肤血管瘤的核素治疗及疑难PET/CT、SPECT/CT的影像诊断。
张云青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四届委员会皮肤激光医疗美容学组委员,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面部年轻化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化妆品学会皮肤美容与化妆品临床科学评估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美容学会皮肤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皮肤保健与美容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广东医学美容学会皮肤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泛亚地区面部整形与重建外科学会中国分会激光与微创抗衰老委员会委员。皮肤病及皮肤美容专家。
擅长联合药物、光电及注射等技术治疗痤疮、玫瑰痤疮(酒糟鼻)、面部皮炎、瘢痕、白癜风、脱发等,以及色素痣、皮肤赘生物、雀斑、日光性黑子、脂溢性角化(老年斑)、黄褐斑、痤疮瘢痕、太田痣等损容性皮肤病的光电治疗。擅长肉毒素注射、黄金微针、射频等面部年轻化综合治疗。
张晓红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感染科副主任。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199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一直在本单位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现任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传染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
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丙型肝炎、乙型肝炎,以及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治。对其它传染病的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参加多项国家重大课题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董敏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胸部肿瘤及肺结节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癌、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的综合治疗。
梁琼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病理学硕士研究生;住培教学秘书。从事病理诊断工作10余年,科室淋巴造血系统亚专科主要负责人之一,广东省淋巴瘤协作组秘书。广东省女医师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第一届病理学与分子病理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肿瘤病理
吴斌
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二级研究员,医学博士;消化内科学、分子生物学—双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中科院学部专家,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消化内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肝脏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日本佐贺大学医学部(Saga Medical School)医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博士后。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百人计划”引进学
在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肝硬化、肝癌、酒精性肝病诊治,胃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方面有着较深的造诣;在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汪求精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血管外科主任。美国Baylor医学院脑卒中及动脉瘤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从事脑血管病介入及外科治疗工作25年,国内早期开展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与研究的专家之一。曾与世界神经介入联合会主席In Sup Choi教授同台实施华南地区第1例GDC栓塞动脉瘤手术演示,受邀国内数十家省、市级医院指导脑血管病介入及外科治疗工作。现任中国卒中学会理事, 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全国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神经外科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脑发育与脑病防治学会
擅长脑、脊髓血管性疾病的介入及外科治疗。①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的血管内介入及手术治疗;② 颅内外动静脉瘘,如颅面部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③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早期溶栓及机械取栓;④ 慢性血管闭塞性疾病,如颈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介入及手术开通;⑤ 烟雾病的外科治疗、颅内外血运重建;⑥ 复杂脑、脊髓血管性疾病,如静脉窦血栓形成或狭窄闭塞、硬脊膜动静脉瘘、脊髓血管畸形、儿童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等疾病的介入及外科手术。
刘莹莹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从事神经内科医教研工作10余年。现任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癫痫协会理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癫痫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获得资质:亚太癫痫学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癫痫学会(ASEPA-ANZAN)脑电图资格。中国抗癫痫协会(CAAE)-癫痫专业医生能力建设项目、脑电图学专业培训、癫痫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实操培训。专注于癫痫、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等的临床诊治。已发表癫痫和神经免疫相关研究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癫痫、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等的临床诊治。
林楠
肝胆外科主任,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从事医、教、研工作20余年。2018年入选第一批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现为广东省药学会肝胆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管理协会门静脉高压症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外科学会常委。专注肝胆胰恶性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基金多项。
肝胆外科主任。擅长于肝癌、肝脏良/恶性肿瘤、胆管癌、胰腺良/恶性肿瘤、胆囊癌、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内外胆管结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与脾亢、脾脏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在腹腔镜肝癌切除、精准肝切除、脾切除、肝胆道结石以及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手术及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方面有丰富经验。
刘珠英
优秀援藏工作者曾赴美进修临床药学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第一届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肾脏病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协会社区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基金5项。
主研心血管用药安全性与合理性评估,药学服务质控。
李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副主任药师。广东省药学会儿童血液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用药分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医药科研与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免疫抑制药学专家委员会常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题一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多篇。
主研免疫系统药物临床药学服务,致力于优化药物治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主要工作包括药物重整、用药管理以及药物咨询与教育,涵盖疗效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分析和用药安全指导。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用药建议,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同时,提供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合理用药咨询服务,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张卡
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广东省肝脏病学会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分会秘书;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分会青年专业组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免疫治疗分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肝衰竭的治疗及其研究(包括干细胞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及其研究;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以及门脉高压的无创诊断模型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部级及各项课题基金 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
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等)、肝衰竭、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及其他急性传染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寄生虫病等传染性疾病的诊治。尤其对乙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并发症防治颇有研究和诊治经验。
欧建平
从事妇产辅助生殖工作 30多年,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个人完成试管婴儿手术超过 13000 例,妊娠率 50% 以上。长期致力于辅助生殖技术改进、疑难病例个体化治疗、成功率提高的研究。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医学和生殖伦理学常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遗传代谢病和维生素代谢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男科学》杂志编委《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编委荣获第二届“羊城好医生”入选“2021年度岭南名医录”
不孕不育、人工授精、试管婴儿技术;男性不育(少精子、弱精子、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的诊治,妇科内分泌失调诊疗(多囊卵巢综合症)。在辅助生殖技术诊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谢斯栋
谢斯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妇儿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影像与大数据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放射影像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委员广东省质控中心消化胃肠道学组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炎性肠病杂志》、《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rontiers in Radiology》等杂志审稿专家。主持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
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19年,擅长腹部尤其是肝胆胰脾、消化道疾病的影像诊断,开展了胰腺高分辨MRI、CT小肠造影、磁共振小肠造影、动态X线排粪造影、动态MR排粪造影、消化道传输试验、食管MRI、胃MRI、子宫输卵管磁共振造影(MR-HSG)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检查。
吴新中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种植委员会委员。从事口腔种植、口腔颌面先天畸形、感染外伤、肿瘤、涎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特别在种植牙,唇裂,面部瘢痕,颌骨骨折,口腔腮腺、颌下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牙外伤,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有较丰富的经验。近年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省、校、院级科研课题多项。 专家门诊:周一全天。
种植牙手术及修复设计,微创拔牙术,口腔颌面肿瘤诊治,口腔颌面整形,先天性唇腭裂的诊治、颌面部外伤和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治
窦祖林
窦祖林教授30余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功能性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肌肉痉挛、脑损伤后的运动及认知障碍康复等方面经验丰富,特别在神经性吞咽障碍领域的诊治水平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作为中国吞咽障碍领域首席专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窦祖林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本人主持面上项目4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在内的各类各级科研课题60余项;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5项;先后获广东省政府科学技术奖励二、三等奖各一项;主持《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康复专家共识(2013,2017版)》《吞咽障碍膳食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等的编写。主编《实用瘫痪
1、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领域:在国内首创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吞咽障碍造影检查的规范化;率先使用吞咽通气说话瓣膜;率先开展咽腔高精度测压技术。所推广使用的先进技术已享誉香港及台湾及国外。 2、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肌痉挛技术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编制的肌肉痉挛定位图广泛使用,率先开展超声引导下的肉毒毒素注射技术。 3、认知障碍的康复:开展电脑辅助的认知障碍训练,包括开发了系列认知障碍评估与训练记忆软件;研发VR集成环境的脑损伤主动康复系统等。
易慧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ICU主任,中山三院岭南医院器官移植ICU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感染与重症医学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重症与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围手术期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委员会肝移植加速康复学组秘书长广东省药学会重症医学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委员会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广东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广东医学会细胞治疗分会委员2015年获广东省科学进步奖一等奖2009年获广东省科学进步奖一等奖2008年获教育部科学进步奖推广类一等奖
从事外科重症及肝脏移植围手术期的临床和研究工作。2007年2月-2008年3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糖尿病免疫和移植研究所从事胰岛细胞移植,和骨髓干细胞胰岛细胞联合移植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
负责了近3000例临床肝脏移植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逐年提高肝移植围手术期生存率。尤其对肝移植围手术期肺部危重症包括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肝移植围手术期肝肺综合征、肝移植术后肺部重症感染等肺部重症有丰富的临床救治和科研经验。现本中心肝移植的近期和远期生存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领域,针对慢加急重症肝移植受者的围手术期管理,从降低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处理重症终末期肝病合并…
杨丽芬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儿童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儿童急救与重症分会常务委员、过敏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发表SCI及中文核心论文近20篇。主持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1项。编写科普书籍:《浅浅的医学知识》(急救分册主编,哮喘分册副主编);《过敏:春夏秋冬》《世纪顽疾:过敏》。创作科普视频:《儿童心肺复苏之歌》《呼吸超人-哮喘篇》。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的诊治,如儿童慢性咳嗽、过敏性疾鼻炎、哮喘、湿疹、皮炎、食物过敏等;对小儿危重症(重症肺炎、肝衰竭、脑炎等)的诊治具有丰富经验;擅长儿童脱敏治疗、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检查、儿童血液净化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