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锋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传染病临床诊疗与预防工作二十余年。主持或参与省级、国家级课题项目多项,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课题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各种肝脏疾病及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石国军
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副主任,理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中青年杰出人才”(2019)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2020年)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0-2004)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2004-201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博士后(2010-2011)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养学系博士后(2012-2016)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博士后(2016-2018)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助理研究员(2018-2019)康奈尔大学中国博士后论坛主席 (2015-2016)密西根大学中国博士后联谊会主席(2017-2019)Fronti
从事内分泌与代谢病基础与转化研究近十多年,包括对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脂肪肝、肥胖、尿崩症的疾病的动物模型及发病机制研究,尤其是聚焦在对内质网的功能,探索内分泌代谢病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理学研究。
黑子清
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担任:中山三院副院长兼粤东院区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医院优秀临床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国家级质控中心专家;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研究方向:围术期器官损伤机制研究。2020年广东省内麻醉学科学术影响力排名第1,主持国家级科研基金7项,广东省级科研基金重点项目3项,广州市科研重点项目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和广州市产学研重大专项各1项。发表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2
擅长危重及复杂、疑难患者的围术期处理,尤其是危重病手术、老年手术、心血管手术、肝脏移植手术等的围术期处理,曾亲自到全国多家医院进行肝脏移植手术麻醉的示范教学,获得业内同行的高度肯定和广泛赞许。长期从事疼痛诊疗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慢性痛的机制、急性痛的诊疗、癌痛的治疗、分娩镇痛和术后镇痛等方面的研究建树颇丰。
原冬冬
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实验室负责人;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秘书;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麻醉科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学组副组长。近年主持12项科研基金,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青年,两项面上),并参加了18项国家级及省市级的科研项目,共发表论文50篇,其中SCI论文43篇,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的SCI论文33篇。鉴于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绩,于2018年1月获得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第五批杰出青年后备人才资助;2018年12月获得广东
肝胆外科手术麻醉副组长;肝脏移植麻醉组组长之一;脊柱矫形麻醉组主要成员。擅长危急重症手术、肝胆外科、脊柱外科等复杂手术的麻醉和围术期处理。
黑子清
中山三院副院长兼粤东院区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胸痛中心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医院优秀临床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国家级质控中心专家;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研究方向:围术期器官损伤机制研究。2020年广东省内麻醉学科学术影响力排名第1,主持国家级科研基金7项,广东省级科研基金重点项目3项,广州市科研重点项目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和广州市产学研重大专项各1项。发表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220余篇,荣获2019年度
擅长危重及复杂、疑难患者的围术期处理,尤其是危重病手术、老年手术、心血管手术、肝脏移植手术等的围术期处理,曾亲自到全国多家医院进行肝脏移植手术麻醉的示范教学,获得业内同行的高度肯定和广泛赞许。长期从事疼痛诊疗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慢性痛的机制、急性痛的诊疗、癌痛的治疗、分娩镇痛和术后镇痛等方面的研究建树颇丰。
李新华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第一届遗传代谢性肝病协作组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委员/肝脏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及参与国家级课题多项,先后在国际顶级肝病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及其他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文章9篇)。
一直从事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专研遗传代谢性肝病及各种不明原因肝病。擅长诊治各种肝病,如肝豆状核变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肝衰竭及胆汁淤积性肝病等。
李洪涛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学组、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多篇高水平论著。
擅长诊治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癌等;对肺部小结节、胸腔积液、间质性肺病鉴别诊断和治疗颇具经验。
徐向英
肿瘤放射治疗学教研室主任,肿瘤放疗学科创始人、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及博后导师。留日八年,日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东京大学及日本医科大学客座教授,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访问学者。中国妇女十一大代表。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广东医院优秀临床科主任获得者,中国侨联特聘专家,第五届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得者,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获得者,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优秀医师。学术任职: 国家级: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教育部“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本科规划教材《肿瘤放射治疗学》主编;国家卫健委《质子/重离子加速器治疗技术规范及质控》制定专家;国家癌症中心首部
从事肿瘤诊疗40余年。擅长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影像诊断及病理关系与预后研究,对肺癌精准放疗及综合治疗有较高造诣。对脑瘤、鼻咽癌及头颈部肿瘤(鼻腔筛窦癌、下咽癌、喉癌等)、乳腺癌、食管癌、肝癌、妇科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前列腺癌及直肠癌等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经验丰富。
杨飞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医学》青年编委,《现代泌尿外科杂志》责任编委,《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广东医学》及《实用医学杂志》审稿专家,广东省医学会尿控学组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泌尿肿瘤青委会委员。已发表论文20篇,其中高水平论文11篇。主编及参编专著各一部。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基金。
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十余年,对治疗泌尿系肿瘤(肾上腺肿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肾输尿管结石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泌尿系肿瘤及肾、输尿管结石的微创治疗。
边连防
1976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并留校任住院医师,1985年晋升主治医师,讲师,1992年晋升中山医科大学副教授,2000年晋升中山医科大学主任医师,2008年晋升中山大学二级主任医师。1992年获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并招收研究生,1993年始任中山医科大学附三院大内科党支部书记兼大内科副主任和神经科专科主任。2008年退休并返聘参加医院医疗工作。
脑血管病,头痛
陈禄彪
亚太生物医学免疫学会学术委员会会员、肝病学分会秘书长兼常务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癌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肝炎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专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免疫治疗分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会员及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会员。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研究。
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本院感染科从事一线临床工作,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及其相关肝硬化肝衰竭的内科诊治,以及肝癌的内科综合性(靶向和免疫)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性肝炎与肝癌。
魏钦令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精神心理学系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主要学术任职: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重性心理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委员、生物精神病学学组委员、精神神经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精神分裂症学组和精神障碍物理治疗学组组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会心身重症分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神心理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系访问学者。主要学术
从事精神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睡眠障碍以及多种器质性精神障碍有丰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尤其擅长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和整合治疗。
赖维
学科带头人、前科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第四/第五届委员会副会长兼青委会主委、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兼皮肤美容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第四/第五/第六届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皮肤科管理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华人皮肤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科康复分会副会长;美国皮肤科学会(AAD)、欧洲皮肤科学会(EADV)和国际皮肤科联盟(ILD)会员。曾留学美国,获中国医师协会首届“中国十大优秀中青年皮肤科医师”奖,为国内知名的皮肤科专家。在国内外正式发表科研论文近200余篇(其
擅长疑难皮肤病的诊疗,在美容相关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黄褐斑、白癜风等)、过敏性皮肤病、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病及真菌性皮肤病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赖维
学科带头人、前科室主任兼化妆品评价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第四/第五届委员会副会长兼青委会主委、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兼皮肤美容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第四/第五/第六届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皮肤科管理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华人皮肤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科康复分会副会长;美国皮肤科学会(AAD)、欧洲皮肤科学会(EADV)和国际皮肤科联盟(ILD)会员。曾留学美国,获中国医师协会首届“中国十大优秀中青年皮肤科医师”奖,为国内知名的皮肤科专家。在国内外正式发表科研
擅长疑难皮肤病的诊疗,在美容相关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黄褐斑、白癜风等)、过敏性皮肤病、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病及真菌性皮肤病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李奎
李奎,主任技师,康复治疗学硕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治疗部主任。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物理因子治疗学组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师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委员、物理治疗学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发展研究会广东名康复治疗师联盟主任委员。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课题6项,国自然项目排名第二2项,参与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主编教材1部、专著1部,副主编教材1部、专著1部,参编教材、专著20余部。已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著30篇,其他作者论著50篇。获2018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脑卒中、颅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运动损伤等运动系统疾病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与物理治疗。
项鹏
脑病中心双聘教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细胞治疗学会主任委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等10项,省部级重大项目10余项。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Cell Res、JHepatol、Natcommun等
围绕干细胞多能性与组织器官再生、间质干细胞治疗机制开展系列研究,为推动其临床转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李雷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发育行为儿科学博士主要学术任职: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儿童心身学组委员,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委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广州市精神疾病诊疗质控中心成员。主要学术成就: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级、校级、院级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3本国家级、校级教材和专著。先后多次荣获广东省柯麟医学教育基金会临床医学专业优秀中青年教师奖、中山大学“叶任高-李幼姬”夫妇临床医学优秀临床带教老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优秀带教老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优秀教学管理人员称号。
长期从事精神心理科临床工作,擅长各类精神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痴呆等的诊治,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发育障碍如孤独症谱系障碍、多动症以及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深入的临床研究,第十届“羊城青年好医生”。
陆正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脑病中心常务副主任,睡眠医学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匹茨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学术任职: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认知障碍分会主任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病与神经免疫性疾病。主要学术成就:获得获得国家重大研发子课题一项,国家自然基金6项,省、部级重大基金8项,省自然和省计划项目10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6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ignal Transduction & Targeted Therapy、Science
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痛、帕金森病和痴呆等。
罗刚健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麻醉工作30余年。共获得国家级科研基金1项,省级科研基金4项,发表高水平英文文章20余篇,中文论著10余篇,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担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器官移植围术期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麻醉学分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医师协会加速康复外科委员会委员等。
擅长器官移植麻醉和危重病手术麻醉;肝脏移植的围术期病理生理及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等。
靳津
神经免疫与健康长寿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细胞学会免疫细胞分会秘书长;中国免疫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曾入选国家级、省级人才项目。主持/参与两项科技部重大研究专项,获得国家基金委多项项目、省级重大项目支持。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浙江省免疫学会“之江优秀青年学者”奖等。已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以通讯作者身份在Cell, Immunity, Cell Metabolism, JClinInvest, JExpMed, NatCommun,JAutoimmun,SciAdv,ABBS,CMI等著名期刊发
研究方向为:脑-肠微环境中免疫应答的调控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