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玲
编审,《器官移植》编辑部主任工作简历:1978—1986年 中山大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助教1986—2009年《新医学》杂志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2002—2009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期刊中心主任2010年至今《器官移植》杂志编辑部主任主要工作成绩:具有丰富的医学期刊编辑经验,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期刊工作者标兵,并多次获广东省优秀主编、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优秀主编奖等荣誉称号。在任期间,《新医学》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广东省优秀期刊一等奖;《器官移植》杂志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等奖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广东省科技类科研项目(科技文
李欢
发表论文10余篇,获中山大学护理青年人才培育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院内基金各1项。2015、2019年先后于台湾成功大学附设医院、和信治癌中心学习肿瘤个案管理,从事乳腺癌个案管理工作近4年。在乳腺癌患者疾病管理、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全程管理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公共卫生硕士、主管护师、肿瘤专科护士、肿瘤个案管理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护士长。在乳腺癌患者疾病管理、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全程管理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朱延华
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二区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代谢与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学组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健康教育学组全国委员,1996年参加工作,曾经给中央首长担任过医疗保健工作。曾到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澳大利亚BAKE IDI糖尿病中心及英国谢菲尔德皇家医学院短期学习,对内分泌的疑难少见病感兴趣,擅长特殊类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及高尿酸、痛风、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如kallmann综合症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科技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
特殊类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及高尿酸、痛风、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如kallmann综合症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徐向英
肿瘤放射治疗学教研室主任,肿瘤放疗学科创始人、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及博后导师。留日八年,日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东京大学及日本医科大学客座教授,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访问学者。中国妇女十一大代表。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广东医院优秀临床科主任获得者,中国侨联特聘专家,第五届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得者,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获得者,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优秀医师。学术任职: 国家级: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教育部“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本科规划教材《肿瘤放射治疗学》主编;国家卫健委《质子/重离子加速器治疗技术规范及质控》制定专家;国家癌症中心首部
从事肿瘤诊疗40余年。擅长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影像诊断及病理关系与预后研究,对肺癌精准放疗及综合治疗有较高造诣。对脑瘤、鼻咽癌及头颈部肿瘤(鼻腔筛窦癌、下咽癌、喉癌等)、乳腺癌、食管癌、肝癌、妇科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前列腺癌及直肠癌等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经验丰富。
庞卯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办公室副主任,骨科教职工党支部青年委员、团支部书记。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骨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脊柱与关节健康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理事、广东省医院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骨与关节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脊柱外科工程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秘书、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擅长脊柱外科疾病的诊疗,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骨折、脊髓损伤、脊柱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等。擅长各种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包括椎体成形术(PVP)、颈椎前后路手术(key-hole、ACDF、后路单开门)、椎间孔镜(TELD)、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IELD)、单侧双通道椎管减压术(UBE)、显微镜下或双通道内镜下后路/侧路椎间融合术(MIS-TLIF、UBE-LIF、XLIF)等。
井思源
2018年取得英国诺丁汉大学管理心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中山大学出版社,承担图书编辑等出版工作。2023年7月入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期刊中心。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中级证书、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普通话甲等水平证书。联系电话:020-85252582
李铁林
客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专家李铁林,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血管外科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留学法国,师从国际著名神经介入放射学专家Luc Picard教授。为我国第一代开展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少数专家之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即在华南率先开展脑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为介入神经放射学在我国的引进、推广、规范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脑血管病防治方面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工作方面取得诸多成绩,特别是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学术任职:中国神经介入事业创始人之一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中国医
各种复杂脑、脊髓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古洁若
风湿免疫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风湿免疫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山大学首届名医;首届国家名医“国之名医•卓越建树”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任国际强直性脊柱炎专家委员会成员;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风湿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风湿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己发表了相关的系列SCI论文32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专著和科普书共32本。脊柱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部分达国际前沿和国内领先水平,是全球新的脊柱关节病分类标准的主
从医从教近37年,对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对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及其他各种疑难风湿性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阮星星
2008年取得中山大学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担任责任编辑和编辑部副主任,兼任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医学期刊分会委员、中山大学医学期刊联盟理事,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会员,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会员等,负责广东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21401501002),已连续3年开展该项目,培训人数超过200人/次(线下),获得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专项基金资助。参与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带着杂志参加“U医公益行”走遍广东基层医院,发表医学及编辑论
梁少波
博士, 2005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后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放疗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肿瘤精准诊疗分会乳腺学组组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放疗分会胸部肿瘤组组员。
乳腺癌、肺癌、食管癌、胸腺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放射治疗。
马少鸿
心胸外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获得心血管外科博士学位;并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霍英东心脏中心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近20年。曾赴德国心脏中心进修、北京阜外医院和安贞医院学习。长期从事小儿及成人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及心脏微创手术。尤其擅长心脏大血管疾病(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的外科手术及杂交手术治疗。主刀完成各类型心血管外科手术2500例以上,其中各类型大血管(主动脉)手术1000例以上,能主刀完成几乎所有类型主动脉手术,手术质量位居国内前列。在广东省内率先开展完全不输血下完成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二次主动脉手术,直视支架
1、常规开展各类型心脏瓣膜成型及置换手术(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肺动脉瓣);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小儿及成人先心病手术;心脏肿瘤切除;房颤的外科射频消融手术等等。 2、心脏微创手术: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或成型术、房缺修补术及三尖瓣成型或置换术等等;先天性房、室缺及动脉导管未闭外科小切口经胸封堵术。 3、尤其擅长心脏大血管疾病(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的外科手术及杂交手术治疗。
张琪
中山大学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Liver Research编辑部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和珠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者。现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物治疗中心主任,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细胞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移植基础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和细胞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和2008年“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2012年获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培养对象(省级),同年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
张萍萍
儿科党支部书记,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十余年,国际儿科肾脏病学会(中国中心)学员,曾在香港玛嘉烈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学习,负责及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在国际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6篇,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交流。
儿童肾脏与过敏风湿免疫性疾病(肾病综合征、肾炎、血尿及幼年关节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等)。对儿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琪
中山大学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和珠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者。现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物治疗中心主任,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细胞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移植基础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和细胞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和2008年“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2012年获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培养对象(省级),同年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7年获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年
肝胆外科常见疾病诊治、肿瘤免疫细胞治疗
郭英
医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教授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垂体瘤诊治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与精神疾病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学组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微侵袭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分会委员,熟练掌握显微外科、神经内窥镜、颅内病变精准定位、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和保护等现代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综合运用这些技术结合个体化术前手术设计成功
擅长病种包括颅底肿瘤(如巨大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颈静脉孔区肿瘤等)、颅-颈交界区肿瘤、脑深部及重要功能区肿瘤、复杂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脊髓髓内肿瘤等高风险、高难度手术,以及难治性癫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等复杂疑难疾病。手术疗效居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垂体肿瘤、颅咽管瘤等鞍区病变的系统化、个体化诊治方面,技术先进,疗效独到。
肖作源
广东省儿科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常委。1983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2年聘为副主医师,2004年获硕士导师资格,有多年临床及科研工作经验。
新生儿危重症及早产儿呼吸管理、新生儿感染、围产儿生长发育、厌食及营养不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余青芬
副研究员,计算生物物理学和生物信息学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青年学术骨干。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no Lett.,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Nat. Commun., J Phys. Chem. B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研方向:胞膜纳米粒子的有限元分析,蛋白核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组学测序的数据分析。医疗专长:生物物理数据计算。
神经免疫等复杂脑病作用机制的计算研究
潘云峰
风湿免疫科主任、关节病中心主任,博士生/博士后导师。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风湿免疫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风湿免疫病康复分会会长、广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风湿免疫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痛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第一、二届副主任委员。从事风湿免疫病临床诊疗工作及研究三十年,主编风湿病学专著2部,参编风湿病学专著5部,参编国家级医学教材2部,主持及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痛风、肌炎、干燥综合症、不明原因发热等风湿病诊治
刘迅
博士生导师,美国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肾脏科博士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院肾内科访问学者,广东省杰出医学青年人才。担任科技部国家重点研究计划评审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广东省肾脏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血液净化医疗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43篇。
从事临床工作2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和科研经验,对难治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等均有独到的经验;在血液净化相关各种操作和诊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张晋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返聘首席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精神科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对青少年以及老年精神病有广泛的研究,一直工作在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
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障碍、老年期精神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有深厚的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