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骨科基础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骨科菁英会创始会员(脊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3D数字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骨科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委员兼腰椎学组秘书。 近5年,主持及以项
从事脊柱外科临床与研究工作20余年,一直从事于微创脊柱外科及组织工程、干细胞、脊髓损伤等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专注于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治,及应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感染、脊柱肿瘤、脊柱骨折等疾病的微创治疗。
黄江龙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胃肠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道肿瘤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分会委员。2019年,参加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主办的全国消化肿瘤精英论坛MDT比赛,获得亚军;2019年,参加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中青年医生胃外科手术大赛,获得一等奖;2017年东方琅琊榜结直肠癌手术比赛优秀奖;2014年“外科时间-中青年胃肠肿瘤外科医师手术表演赛”优秀奖;2013年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分会手术视频比赛优秀奖;2012年,参加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普通外科青年医生手术展演大赛,获得第二名;2011年首届岭南腔镜胃肠肿瘤青年医师论
擅长胃肠道良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尤其擅长胃肠道恶性肿瘤微创手术治疗及腹壁疝手术治疗。
李文胜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内镜学组副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委员。专业特长:熟练掌握神经显微镜、神经内窥镜及神经软镜技术,并应用于颅底区、颅眶区及脑室系统病变的处理,包括:颅底各区脑膜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脊索瘤、胆脂瘤等手术切除,特别擅长于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微创切除、颅底脑脊液漏修补、颅底重建手术及脑室镜辅助下各类型脑积水、蛛网膜囊肿及重症脑室炎的综合治疗。对眼眶区深部及视神经管周病变的手术治疗及眼眶区复杂重建技术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科研方向: 3D打印在神经外科应用、医用新材料在神经修复中的应用。主持
熟练掌握神经显微镜、神经内窥镜及神经软镜技术,并应用于颅底区、颅眶区及脑室系统病变的处理,包括:颅底各区脑膜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脊索瘤、胆脂瘤等手术切除,特别擅长于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微创切除、颅底脑脊液漏修补、颅底重建手术及脑室镜辅助下各类型脑积水、蛛网膜囊肿及重症脑室炎的综合治疗。对眼眶区深部及视神经管周病变的手术治疗及眼眶区复杂重建技术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狄金明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博士后)导师社会兼职: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基层学组 组长;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微创泌尿肿瘤学专委会 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分会 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机器人与微创学组 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泌尿生殖系肿瘤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肿瘤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男性病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中华泌尿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副主任、常务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0余篇、最高IF=16.8;获2011年度广东省科
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泌尿外科复杂、疑难手术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手术经验;精通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肿瘤、小儿及女性泌尿等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最新微创泌尿外科手术技术,如机器人、腹腔镜、前列腺电切镜、输尿管软镜等技术;成功开展国际首例机器人腹腔镜下左肾静脉及生殖静脉联合移位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华南首例完全腹腔镜下包括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的左肾静脉移位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成人及儿童)。
擅长开展机器人/腹腔镜下的保留控尿及性功能的各种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膜后巨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巨大肾癌根治及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肾门肾窦部复杂肿瘤的保肾肿瘤切除术、单体位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正位…
向展望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门静脉高压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白求恩研究会介入医学分会委员
擅长肝脏及肺结节疾病诊断与微创介入治疗(包括肿瘤血管介入、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等),尤其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肺结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血管瘤、布-加氏综合症等疾病。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省级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SCI论文,受邀多次参加国内外会议并获得发言。
吴杰英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从事泌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2022年作为中山大学第四批医疗队成员赴云南省凤庆县开展医疗帮扶工作。现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微创泌尿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下尿路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养生协会微创尿路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前列腺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机器人外科学分会泌尿外科学组成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激光医学分会委员,广东和谐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学专家顾问,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泌尿外科专家。擅长应用微创技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及肾上腺肿瘤、肾癌、输尿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泌尿系统肿瘤;对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间质性膀胱炎、膀胱过度活动等原因引起的排尿困难、尿潴留、顽固性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疾病及症状的治疗积累了较多临床经验。临床实践中应用无创输尿管软镜技术(部分联合经皮肾镜技术)实现肾脏多发、铸型结石的完全清除;应用腹腔镜(包括机器人腹腔镜)手术及个体化辅助治疗、规范随诊等措施实现泌尿系统肿瘤的全程诊治,控瘤效果良好;应用前列腺剜除、骶神经调控、膀胱肉毒素注射等微创技术,治疗长期排尿困难、尿潴留、尿频、尿急等下尿路顽固症状,疗效满意。
朱佩玲
1999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以来,一直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先后在《新医学》编辑部、《器官移植》编辑部、《Liver Research》编辑部工作,2007年底聘任为编辑至今。作为主要业务骨干,取得了较为出色的工作成绩,并负责青年编辑的培养工作。先后全程参与两本新杂志创刊的工作,目前《器官移植》杂志进入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现已被12个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Liver Research》杂志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项目的支持,于2017年3月创刊,为开放获取英文期刊,现已刊登6卷。《Liver Research》目前已被Scopus、DOAJ、Embase等多个国际数据库收
陈禄彪
亚太生物医学免疫学会学术委员会会员、肝病学分会秘书长兼常务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癌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肝炎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专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免疫治疗分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会员及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会员。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研究。
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本院感染科从事一线临床工作,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及其相关肝硬化肝衰竭的内科诊治,以及肝癌的内科综合性(靶向和免疫)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性肝炎与肝癌。
贾昌昌
中山大学外科学博士,长期从事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肝癌免疫微环境以及靶向药物耐药等方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张弛
中山大学医学博士、博士后,现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微创泌尿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女性泌尿学分会秘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盆底医学中心骨干成员。
擅长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泌尿系肿瘤的微创治疗。
胡成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微创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学专委会委员,中欧泌尿外科联合培训项目(CEUEP)腹腔镜操作培训教官。
主研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及小儿泌尿系疾病的诊治,擅长各种微创内镜技术,如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前列腺手术、输尿管镜等。
李腾成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博士,从事泌尿外科医教研工作近20年,临床经验丰富。现任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机器人学组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微创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擅长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肾肿瘤和肾上腺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特点个体化选择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后入路完全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术后拔除导尿管即刻控尿和保留性功能;经尿道尖部预离断整体解剖性前列腺增生剜除手术,术后保留控尿和射精功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肿瘤和肾上腺肿瘤手术等。
安军
留日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免疫学会理事;省健康管理学会胸部肿瘤及肺结节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从事胸部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肺癌、肺结节等肺部病变的诊断、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及分子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开展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疾病的胸腔镜手术治疗,努力使肿瘤患者获得最大生存受益;
研究方向:肿瘤免疫治疗及相关技术的临床转化。擅长肺癌、肺结节等肺部病变的诊断、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及分子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开展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疾病的胸腔镜手术治疗
张琪
中山大学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和珠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者。现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物治疗中心主任,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细胞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移植基础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和细胞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和2008年“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2012年获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培养对象(省级),同年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7年获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年
肝胆外科常见疾病诊治、肿瘤免疫细胞治疗
李华
李华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普通外科主任、肝脏外科暨肝移植中心主任、肝脏外科一区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手术学组全国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器官捐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IHPBA)中国分会胆道肿瘤专委会委员、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肝胆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胰腺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胰腺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
医疗专长:自1992年起从事肝脏外科和肝脏移植临床工作。在肝脏肿瘤、胰腺疾病、肝脏移植手术及术后合并症防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胆道结石以及其他肝胆外科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邓美海
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编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多篇),参与“肝癌外科治疗实验与临床研究”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中山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各级临床和教学成果奖多项。主编学术专著《肝胆胰脾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
从事临床医教研工作近33年,擅长于普外科(肝胆、胃肠、甲状腺、乳腺、疝气、肿瘤等)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肝脏肿瘤、胆道肿瘤、胆道结石、胰腺肿瘤、急慢性胰腺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等具有较深入的研究;对肝胆胰脾疾病的微创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洪悦民
职称:副编审学位:硕士专业: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任职:《新医学》责任编辑、新媒体编辑、视频编辑近年发表论文:[1]洪悦民.短视频在传统医学期刊中的应用探索——以《新医学》杂志为例[J].编辑学报,2022,34(06):668-672.[2]洪悦民,杨江瑜,林燕薇等.医药卫生期刊借力“一网两微”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10):1287-1293.[3]洪悦民.融媒体时代传统医学期刊在突发事件中如何扛起使命担当[J].新闻知识,2020,No.433(07):84-88.[4]洪悦民.传统学术期刊“双微”应急发布形式探讨[J].新媒体研究,2020,6(14
李明强
专业领域:生物材料、纳米医学、组织工程研究方向:基因编辑、药物控释、高分子纳米药物、微流体及其生物应用。学术成果:在Nature Biotechnology、Advanced Materials、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Biomaterials、Nano-Micro Letters、Small Methods、Smal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等杂志发
姜在波
主任医师、从事临床介入工作20多年,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放射介入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华放射学会介入学组神经介入放射专业委员会常委
介入治疗学专家。擅长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血栓/癌栓、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等门脉高压症,肝癌,梗阻性黄疸,布-加综合征等肝脏疾病的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及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介入技术全面,对复杂疾病的介入治疗有一定的研究,尤其注重肝脏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 在国内首创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PTIPS技术),该技术攻克了复杂门脉高压症(如门静脉海绵样变、肝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等)的治疗难题,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在国内率先开展以NBCA栓塞治疗胃冠状静脉曲张出血及外周血管出血;在国内率先开展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
谢小元
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注射美容学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痤疮学组成员,广州市医师协会激光美容与整形专业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整形与美容协会青年组委员,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面部年轻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皮肤科学会微整形及注射学组成员,广东省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专家组成员。
长期从事皮肤科临床诊疗工作,擅长皮肤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皮炎、湿疹、银屑病、感染性皮肤病等)。尤其擅长于损容性皮肤病、化妆品皮肤病、脱发及女性疾病的诊治,擅长药物与光电技术、注射联合治疗痤疮、玫瑰痤疮、色素性皮肤病、血管性皮肤病、瘢痕及老化相关皮肤病等损容性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