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托
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血栓栓塞症和呼吸衰竭等有较深的研究和丰富的诊治经验,擅长呼吸系统内窥镜检查治疗。
郭英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垂体瘤诊治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省、市级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熟练掌握显微外科、神经内窥镜、颅内病变精准定位、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和保护等现代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综合运用这些技术结合个体化术前手术设计成功完成各类微创神经外科手术量3000余例。努力致力于现代微
擅长病种包括颅底肿瘤(如巨大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颈静脉孔区肿瘤等)、颅-颈交界区肿瘤、脑深部及重要功能区肿瘤、复杂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脊髓髓内肿瘤等高风险、高难度手术,以及难治性癫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等复杂疑难疾病。手术疗效居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垂体肿瘤、颅咽管瘤等鞍区病变的系统化、个体化诊治方面,技术先进,疗效独到。
戎利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主任、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专业骨干师资培训基地主任、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全国微创脊柱外科“Top10”专家之一,中山大学名医。国际脊柱内镜外科学会(ISESS)执行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学组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开展亚洲首例Axi
长期致力于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开展亚洲首例Axial-LIF轴向融合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极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XLIF)并推广应用、首创超声融合导航脊柱内镜手术。
朱佩玲
1999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以来,一直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先后在《新医学》编辑部、《器官移植》编辑部、《Liver Research》编辑部工作,2007年底聘任为编辑至今。作为主要业务骨干,取得了较为出色的工作成绩,并负责青年编辑的培养工作。先后全程参与两本新杂志创刊的工作,目前《器官移植》杂志进入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现已被12个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Liver Research》杂志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项目的支持,于2017年3月创刊,为开放获取英文期刊,现已刊登6卷。《Liver Research》目前已被Scopus、DOAJ、Embase等多个国际数据库收
郭英
医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教授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垂体瘤诊治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与精神疾病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学组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微侵袭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分会委员,熟练掌握显微外科、神经内窥镜、颅内病变精准定位、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和保护等现代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综合运用这些技术结合个体化术前手术设计成功
擅长病种包括颅底肿瘤(如巨大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颈静脉孔区肿瘤等)、颅-颈交界区肿瘤、脑深部及重要功能区肿瘤、复杂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脊髓髓内肿瘤等高风险、高难度手术,以及难治性癫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等复杂疑难疾病。手术疗效居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垂体肿瘤、颅咽管瘤等鞍区病变的系统化、个体化诊治方面,技术先进,疗效独到。
侯红瑛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于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及宫内手术、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包括妊娠合并肝病、妊娠合并心理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内外科疾病及危重症孕产妇的救治,深受同行和患者好评。发表科研论文90余篇、专注5部,参与撰写广东省志,省级课题10项,专利6项。科研基金累计达160多万元。 连续多年获得“岭南名医”“平安中国好医生”的荣誉,2020年获得“广东省最美产科医生”特别奖。
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及宫内手术、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包括妊娠合并肝病、妊娠合并心理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内外科疾病及危重症孕产妇的救治。
庞卯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办公室副主任,骨科教职工党支部青年委员、团支部书记。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骨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脊柱与关节健康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理事、广东省医院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骨与关节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脊柱外科工程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秘书、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擅长脊柱外科疾病的诊疗,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骨折、脊髓损伤、脊柱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等。擅长各种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包括椎体成形术(PVP)、颈椎前后路手术(key-hole、ACDF、后路单开门)、椎间孔镜(TELD)、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IELD)、单侧双通道椎管减压术(UBE)、显微镜下或双通道内镜下后路/侧路椎间融合术(MIS-TLIF、UBE-LIF、XLIF)等。
郝宝顺
广东:介入心脏病学会成员,中西医结合学会冠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老年保健协会科普推广专业委员会委员
心血管常见疾病的诊治及冠心病介入治疗。
魏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助理,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学术兼职: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微创解剖学组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分会ERAS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微创外科学组委员中国NOSES联盟广东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外科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学术成绩: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nnals of Surgery、Advanced Science、Molecular Cancer、Biomaterial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著20余篇;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参译专著10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
1、胃癌、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
2、消化道良性疾病及肛肠疾病的诊断、治疗,腹外疝的微创治疗
从事胃肠外科临床工作十八年,主攻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在胃癌、结直肠癌的微创手术治疗领域具有较高造诣;执笔撰写保留邓氏筋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iTME)中国指南,引领直肠癌保功能手术学术前沿。尤其擅长胃肠肿瘤的经自然腔道手术(NOSES),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流程,助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同时,在消化道良性疾病,包括炎性肠病、功能性便秘、食管裂孔疝及肛肠疾病的诊断、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擅长腹外疝的微创手术治疗。
易慧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ICU主任,中山三院岭南医院器官移植ICU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感染与重症医学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重症与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围手术期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委员会肝移植加速康复学组秘书长广东省药学会重症医学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委员会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广东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广东医学会细胞治疗分会委员2015年获广东省科学进步奖一等奖2009年获广东省科学进步奖一等奖2008年获教育部科学进步奖推广类一等奖
从事外科重症及肝脏移植围手术期的临床和研究工作。2007年2月-2008年3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糖尿病免疫和移植研究所从事胰岛细胞移植,和骨髓干细胞胰岛细胞联合移植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
负责了近3000例临床肝脏移植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逐年提高肝移植围手术期生存率。尤其对肝移植围手术期肺部危重症包括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肝移植围手术期肝肺综合征、肝移植术后肺部重症感染等肺部重症有丰富的临床救治和科研经验。现本中心肝移植的近期和远期生存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领域,针对慢加急重症肝移植受者的围手术期管理,从降低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处理重症终末期肝病合并…
刘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外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后) 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骨科基础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骨科菁英会创始会员(脊柱外科),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脊髓损伤学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秘书,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学组秘书,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骨科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兼腰椎学
从事脊柱外科临床与研究工作20年,一直从事于脊柱退行性疾病及组织工程、干细胞、脊髓损伤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专注于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治,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退行性疾病,脊柱感性疾病及脊柱骨折等的微创治疗,以及应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
陈规划
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名誉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器官移植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器官移植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外科手术学组组长;中华器官移植学分会常委、肝移植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名誉主任委员。《Liver Research》、《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总编辑;《器官移植杂志》、《新医学杂志》主编;《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副主编
对普通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治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手术技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主持普通外科、肝脏移植、胰腺胰岛移植等手术。迄今陈规划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中国肝移植事业的发展,是肝脏移植领域国家规范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对肝脏移植的手术方法、围手术期监测、并发症处理及术后中长期管理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方案与标准,为我国器官移植的发展起到关键的开拓作用。已积累了近3000例肝脏移植手术的丰富经验,肝移植疗效居国内领先水平,是国内多个肝脏移植术式的首创者,也是国内完成肝脏移植手术例数最多的手术者之一。为止,已独立完成千余例肝脏移植手术,其疗效居国内领先水平。
阮星星
2008年取得中山大学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担任责任编辑和编辑部副主任,兼任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医学期刊分会委员、中山大学医学期刊联盟理事,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会员,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会员等,负责广东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21401501002),已连续3年开展该项目,培训人数超过200人/次(线下),获得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专项基金资助。参与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带着杂志参加“U医公益行”走遍广东基层医院,发表医学及编辑论
李铁林
客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专家李铁林,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血管外科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留学法国,师从国际著名神经介入放射学专家Luc Picard教授。为我国第一代开展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少数专家之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即在华南率先开展脑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为介入神经放射学在我国的引进、推广、规范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脑血管病防治方面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工作方面取得诸多成绩,特别是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学术任职:中国神经介入事业创始人之一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中国医
各种复杂脑、脊髓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陈川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国家公派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专业组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秘书,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青委副主委,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基层技术推广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脑血管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院协会卒中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2024年中国神经介入医师手术大赛出血组全国冠军。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七年制专业。英语雅思7.0,日语水平JLPT N2。业务范围涵盖出血性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开放手术以及介入微创治疗。以颅内外血管血流重建手术为专业特色。近5年
业务范围涵盖出血性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开放手术以及介入微创治疗。以颅内外血管血流重建手术为专业特色。
董健文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主任,中共党员。致力于脊柱生物力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与参与多项科研基金项目,主编与参编脊柱微创手术学专著3部。曾作为我国首批援助加纳共和国医疗专家在其首都Korle-bu教学医院工作2年。担任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微创外科学会委员、国际脊柱内镜外科学会(ISESS)中国区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脊柱微创融合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分会脊柱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微创学
从事脊柱外科与骨科工作30余年,对颈肩痛、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脊柱脊髓损伤、脊柱肿瘤、脊柱结核、脊柱畸形与骨质疏松症等各种常见脊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采用脊柱全内镜、椎间盘镜、显微镜治疗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并已开展各种镜下融合手术;对椎体成形(PVP/PKP)、MIS-TLIF、XLIF/OLIF等各种传统的脊柱微创手术具有丰富经验,并将O臂导航与骨科手术机器人熟练应用于各类脊柱外科手术。
李华
李华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普通外科主任、肝脏外科暨肝移植中心主任、肝脏外科一区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手术学组全国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器官捐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IHPBA)中国分会胆道肿瘤专委会委员、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肝胆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胰腺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胰腺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
医疗专长:自1992年起从事肝脏外科和肝脏移植临床工作。在肝脏肿瘤、胰腺疾病、肝脏移植手术及术后合并症防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胆道结石以及其他肝胆外科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董健文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微创外科学会委员、国际脊柱内镜外科学会(ISESS)中国区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分会脊柱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骨科分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委会脊柱内镜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数字微创脊柱外科学组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海西医药卫生发展中心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委员兼微创学组秘书、广东省医学会
从事脊柱外科与骨科工作近30年,对颈肩痛、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脊柱脊髓损伤、脊柱肿瘤、脊柱结核、脊柱畸形与骨质疏松症等各种常见脊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镜)、椎间盘镜、椎体成形(PVP/PKP)、MIS-TLIF、XLIF等各种脊柱微创手术,同时致力于脊柱生物力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
杨扬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肝脏外科学科带头人,肝脏移植专家,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移植医学工程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移植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肝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免疫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事法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
擅长肝脏、胆道、门脉高压与胰腺外科疾病的诊断与处理。对肝脏外科、肝脏移植、移植免疫、干细胞在肝脏疾病的应用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洪悦民
职称:副编审学位:硕士专业: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任职:《新医学》责任编辑、新媒体编辑、视频编辑近年发表论文:[1]洪悦民.短视频在传统医学期刊中的应用探索——以《新医学》杂志为例[J].编辑学报,2022,34(06):668-672.[2]洪悦民,杨江瑜,林燕薇等.医药卫生期刊借力“一网两微”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10):1287-1293.[3]洪悦民.融媒体时代传统医学期刊在突发事件中如何扛起使命担当[J].新闻知识,2020,No.433(07):84-88.[4]洪悦民.传统学术期刊“双微”应急发布形式探讨[J].新媒体研究,20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