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本权
2003年广东省抗击SARS三等功,广州市抗击SARS先进个人; 2007 年卫生部西部扶贫优秀教师; 2008年卫生部西部扶贫优秀教师; 中山大学2010-2012年“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诊治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膜疾病、肺间质疾病、肺血管疾病;内科及呼吸专科重症疾病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脓毒症、多器官衰竭、急性肺栓塞及各种生命支持治疗。
庞卯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办公室副主任,骨科教职工党支部青年委员、团支部书记。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骨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脊柱与关节健康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理事、广东省医院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骨与关节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脊柱外科工程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秘书、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擅长脊柱外科疾病的诊疗,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骨折、脊髓损伤、脊柱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等。擅长各种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包括椎体成形术(PVP)、颈椎前后路手术(key-hole、ACDF、后路单开门)、椎间孔镜(TELD)、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IELD)、单侧双通道椎管减压术(UBE)、显微镜下或双通道内镜下后路/侧路椎间融合术(MIS-TLIF、UBE-LIF、XLIF)等。
邱伟
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罕见病中心主任专业领域:神经病学研究方向:神经免疫病的发病机制(遗传、免疫)、基础转化(生物标记物)、临床研究(流行病学、影像及药物临床试验)学术成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区创联合重点、面上、青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国合、面上),广州市科技计划,中山大学5010研究等。以通讯作者发表论著包括临床期刊《JAMA Neurology》《JNNP》《Annals of Neurology》《Neurology》,基础转化础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Cell Reports》《Glia》
神经免疫疾病
招柏明
本科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中山大学医学硕士,从事医教研工作20余年,2022年被评为医院优秀党务工作者,广东省保健协会肿瘤防治与康复分会专委会委员,2024年援藏期间任察雅县藏医院副院长,获察雅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个人”称号及被评为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卫生健康援藏先进工作者”。
针灸科专家,擅长针灸、小针刀及正骨手法治疗颈椎病、头痛、肩周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疾病、踝关节扭伤、痛风性关节炎、产后腰痛等疼痛性疾病;擅长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失眠、面神经炎、肥胖症、痤疮、眼疲劳、腹腔盆腔术后腹胀等的治疗。
杨扬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肝脏外科学科带头人,肝脏移植专家,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移植医学工程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移植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肝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免疫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事法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
擅长肝脏、胆道、门脉高压与胰腺外科疾病的诊断与处理。对肝脏外科、肝脏移植、移植免疫、干细胞在肝脏疾病的应用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李刚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原中山三院副院长。中山大学第二届名医,中山大学第六届名师,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抗击新冠先进个人,广东省抗击非典二等功。发表论文180多篇,主编全国规划教材5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擅长各种肝病的诊治,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酒精肝、药物肝、自免肝、代谢性肝病及不明原因的肝病。
许成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妇产科主任兼产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妇产科学系副主任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 —产科感染和肝病学组专业学组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妇产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会员等成果及获奖:第六届羊城好医生,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广东省大型运动会医疗保障专家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基金十余项,发表高质量SCI及核心论文多篇
产前优生优育咨询,流产及早产的预测与治疗,妊娠期罕见病及免疫性疾病的诊治等,对妇产科危重症的处理有着丰富的经验。
邵春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移植病理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肝脏病理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病理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保障医药服务临床专家。
在大学附属医院从事病理学工作35年,具有丰富的外科病理诊断经验,擅长涎腺头颈部、肝脏疾病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病理诊断。
陈潮金
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博士,现任医院团委副书记、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副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术期大数据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秘书、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术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麻醉分会委员、广州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医药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首届广州市健康科普专家(健康管理组)。临床科研成果主要包括:1.参与提出促进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中山三院ERAS管理模式”,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已应用于手术患者超6万人次;2.创新常见术后并发症预测预警和辅助
1. 舒适化无痛系列麻醉评估及治疗;
2.复杂危重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
3.急性疼痛及睡眠障碍治疗
黎雅婷
变态反应(过敏)科学科骨干。医学硕士,201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系。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十余年。担任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普与健康传播学分会、广东省医学会儿童心脏与循环学组等6个省级医学会委员;目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8篇。近年主持或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基金等课题8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长期从事儿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擅长儿童哮喘病的规范化管理、儿童过敏性鼻炎及相关疾病的处理,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儿童危重症的救治等。
吴本权
医务部主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内科ICU主任、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重症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内科危重症MDT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人文医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诊治疾病涵盖本专业几乎所有病种,尤其针对严重呼吸道感染如重症病毒性肺炎如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炎、腺病毒肺炎及其他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生命支持治疗(机械通气、ECMO和CRRT等)。曾获2003年广东省抗击SARS三等功,广州市抗
尤其擅长慢性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部真菌病,肺小结节,肺癌,肺结核,胸膜炎,间质性肺疾病,肺栓塞,肺心病,ARDS,急慢性呼吸衰竭,脓毒症,MODS的诊治,在各种生命支持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韩蓝青
脑病中心双聘教授,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广东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广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广州工信委人工智能库在库专家,广州市杰出人才1988年获得清华大学学士学位后,先后负责三洋集团、阿尔卡特等跨国企业的产品研发设计与项目管理,包括当时全球最先进的RSP670骨干网光通讯交换机;1997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进修;2006年归国创办赛业生物,推出了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基因打靶方案系统;2017年10月,因其卓越成就,被特聘为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科技项目10余项;拥有/申请核心知识产权20
人工智能。
欧建平
从事妇产辅助生殖工作 30多年,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个人完成试管婴儿手术超过 13000 例,妊娠率 50% 以上。长期致力于辅助生殖技术改进、疑难病例个体化治疗、成功率提高的研究。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医学和生殖伦理学常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遗传代谢病和维生素代谢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男科学》杂志编委《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编委荣获第二届“羊城好医生”入选“2021年度岭南名医录”
不孕不育、人工授精、试管婴儿技术;男性不育(少精子、弱精子、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的诊治,妇科内分泌失调诊疗(多囊卵巢综合症)。在辅助生殖技术诊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黎雅婷
长期从事儿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擅长儿童哮喘病的规范化管理、儿童过敏性鼻炎及相关疾病的处理,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儿童危重症的救治等;医疗经历:医学硕士,201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系。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十余年。担任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普与健康传播学分会、广东省医学会儿童心脏与循环学组等6个省级医学会委员;目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8篇。近年主持或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基金等课题8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长期从事儿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擅长儿童哮喘病的规范化管理、儿童过敏性鼻炎及相关疾病的处理,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儿童危重症的救治等。
许雯
内科副主任,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副主任,2001年七年制毕业后留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2011年调动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的管理策略。2001年开始,作为团队主要成员参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治疗方式比较的系列临床研究,2010-2011年在英国牛津大学糖尿病研究中心接受临床研究深入培训。2013年8月-9月作为中山大学公派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深入学习临床研究管理。2010-2017年,在英国牛津大学牵头,国内150家中心参与的阿卡波糖心血管评价(ACE)研究中先后担任临床经理、高级学术团队成员、共同临床总监、附属研究委员会主席及医学顾问。 2012年开始
对2型糖尿病早期防治、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深入的研究和治疗经验;对甲状腺疾病、肾上腺和垂体疾病及痛风、高脂血症等内分泌疾病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一直从事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应用临床研究工作,在胰岛素泵及动态血糖监测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
吴秋玲
编审,《器官移植》编辑部主任工作简历:1978—1986年 中山大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助教1986—2009年《新医学》杂志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2002—2009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期刊中心主任2010年至今《器官移植》杂志编辑部主任主要工作成绩:具有丰富的医学期刊编辑经验,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期刊工作者标兵,并多次获广东省优秀主编、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优秀主编奖等荣誉称号。在任期间,《新医学》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广东省优秀期刊一等奖;《器官移植》杂志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等奖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广东省科技类科研项目(科技文
唐录英
1989年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6年制本科毕业,一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从事临床病理诊断、研究及教学工作。其中1990年在中山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进行临床病理专科培训一年,2004年于美国Vanderbilt大学肿瘤中心从事研究工作。主研方向多年来一直从事乳腺癌发病机制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第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还参加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攻关项目近20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包含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15篇。医疗专长至今已从事病理工作3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病理诊断经验,对多个系统肿瘤的疑难病理诊断有较高的诊断水平,特别在乳腺、女
至今已从事病理工作3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病理诊断经验,对多个系统肿瘤的疑难病理诊断有较高的诊断水平,特别在乳腺、女性生殖系统病变的病理诊断方面有很强的诊断能力。
温红梅
温红梅,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兼专科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吞咽障碍医学中心主任。从事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吞咽、认知和运动康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美国哈佛医学院Spaulding康复医院、芬兰Jyvaskyla大学健康科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访问学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言语治疗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分会名誉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毒素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神经环路重建与康复研究学组
从事神经系统疾病所致认知、吞咽和运动康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熟练掌握喉镜吞咽功能评估(FEES)、高分辨率咽腔测压技术,在气管切开伴吞咽障碍等重症、疑难复杂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方面临床经验丰富。
陆正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山三院脑病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省委保健专家、美国匹茨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学会任职: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及老年医学会脑认知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脑小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 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脑血管病、老化与认知障碍及神经免疫性疾病。 关注的学术问题:再生医学、老化与炎症性免疫、肠道微生态与免疫学的关系。 主要学术成就: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获得国家自然基金4项,
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痛、帕金森病和痴呆等。
冯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2015年曾获CAOS-NASS奖学金赴洛杉矶进修,担任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在AOSpine主席JeffreyWang指导下学习微创脊柱手术技术。曾在《Science Advances》《Journal NeurosurgerySpine》等多个著名杂志发表论文。多次在ISESS(国际内镜学会)、世界骨科大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年会等国内外会议学术交流并汇报。担任杂志《Advances in Precise Surgery》编委,多次担任《Spine》等知名脊柱专业杂志审稿人。现任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临床与工程青年分会常务委员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脊柱肿瘤、脊柱结核以及脊柱侧弯畸形等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专注于脊柱外科导航微创手术的临床研究,擅长微创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椎间孔入路/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减压等多项脊柱外科微创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