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洁若
风湿免疫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风湿免疫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山大学首届名医;首届国家名医“国之名医•卓越建树”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任国际强直性脊柱炎专家委员会成员;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风湿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风湿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己发表了相关的系列SCI论文32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专著和科普书共32本。脊柱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部分达国际前沿和国内领先水平,是全球新的脊柱关节病分类标准的主
从医从教近37年,对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对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及其他各种疑难风湿性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刘健培
2003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10年获得中山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2015年晋升副主任医师,2017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从事胃肠外科临床工作18年,对胃肠道良恶性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经验,擅长腹腔镜手术。2015-2016年曾到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留学进修。主持省部级基金研究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研究3项。主要研究方向是胃和结直肠恶性肿瘤的防治、急性肠道缺血损伤机制和防治策略。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盆腔自主神经保护直肠癌根治术》和《胃肠外科手术并发症学》。现任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普通外科专业委
从事胃肠外科临床工作18年,对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痔疮和疝的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胃肠、肛肠良恶性疾病微创手术治疗,包括胃肠恶性肿瘤腹腔镜根治手术、结直肠息肉双镜联合切除手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胃肠肿瘤微创手术(NOSES)。提倡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和术后胃肠功能保护。
黄菲
麻醉学博士,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老年麻醉组成员,主持国家级科研基金1项,省厅级科研基金3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著20余篇,外文杂志审稿人。
专攻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麻醉,并一直专注于围术期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及保护策略研究,将临床与科学研究合理结合,保护患者围术期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同时,对耳鼻喉科手术、胃肠肝胆外科手术、危重症患者、特别是脓毒血症的麻醉管理有颇有建树,一直致力于提高手术患者围术期安全和舒适的研究,为手术患者的心身健康保驾护航。
黄紫房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骨科博士后。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小儿脊柱学组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脊柱外科管理分会秘书长,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小儿骨科学组委员,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成员。参与广东省200余万中小学生的脊柱侧弯筛查,数千例轻中度脊柱侧弯的保守医疗,1000余例脊柱畸形和数百例各类脊柱常见疾病的手术。发表脊柱侧弯相关论文近50篇(其中含第一或通讯作者高质量论文17篇),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国自然面上、广东省和广州市重大项目等课题近10项,在国内外脊柱外科权威会议发言10余次(包括国际SRS年会和IMAST会议发言4次,并获最佳临床及基础研究提名2次),获发明
致力于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早期防控和脊柱畸形精准安全微创矫正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精于青少年、婴幼儿、成人及重度脊柱畸形和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等的外科及保守综合治疗,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脊柱肿瘤、脊柱骨折、脊柱感染等疾病的诊疗。
黄江龙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胃肠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道肿瘤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分会委员。2019年,参加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主办的全国消化肿瘤精英论坛MDT比赛,获得亚军;2019年,参加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中青年医生胃外科手术大赛,获得一等奖;2017年东方琅琊榜结直肠癌手术比赛优秀奖;2014年“外科时间-中青年胃肠肿瘤外科医师手术表演赛”优秀奖;2013年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分会手术视频比赛优秀奖;2012年,参加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普通外科青年医生手术展演大赛,获得第二名;2011年首届岭南腔镜胃肠肿瘤青年医师论
擅长胃肠道良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尤其擅长胃肠道恶性肿瘤微创手术治疗及腹壁疝手术治疗。
蒋雨彤
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曾赴斯坦福大学访问交流。多次在国内外风湿年会作学术报告,常任广东省风湿免疫学县市级培训讲师。主持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参编《脊柱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等专著。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性多软骨炎、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等风湿免疫病的诊治。
李向永
副主任医师,感染病学专家,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感染性疾病医疗工作14年,主持省部级/市厅级/院级课题4项,作为主要执行人参与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专项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著10余篇。
擅长乙肝、丙肝、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的诊治,对慢性乙肝患者长期抗病毒治疗获临床治愈方面颇有研究;对各种病因所致终末期肝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人工肝治疗各型肝病有一定研究。
严颖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1998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近20年。先后主持、参加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医学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在国际、国内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对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炎、肝豆状核变性等肝脏疾病的诊治,特别是重型肝炎抢救、肝炎抗病毒治疗等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
张娜娜
中山大学病理学专业博士,2013年毕业留院工作至今,亚专科方向为头颈病理及肾脏穿刺活检病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著8篇。
头颈部病理、肾脏穿刺活检病理
邹睿
科室:核医学科职称:副研究员导师资格:硕士研究生导师1、教育经历(1) 2008/09-2012/07, 中山大学,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工学学士(2) 2012/09-2017/07, 中山大学, 化学学院, 理学博士2、工作经历(1) 2017/07-2017/12, 中山大学, 化学学院, 特聘副研究员(2) 2018/04-2019/04,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 博士后(3) 2019/04-2021/04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与化学科技学系, 助理研究员(4) 2022/06-至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核医学科,副研究员3、主要成果和贡献:多年来,研究工作聚焦于光功能材料的设
1、主要成果和贡献:
多年来,研究工作聚焦于光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在Chem. Mater、Nano Res.、Theranostics、Chem. Eng. J.和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2篇论文(曾)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指数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2项。
2、研究方向:
(1) 新型光/电/磁功能材料的光磁学、分子影像学与肿瘤诊疗研究
(2) 核壳/介孔/中空结构纳米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学及…
肖丽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首届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罕见病中心秘书;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中枢神经免疫和感染性疾病分会委员;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痴呆等疾病的诊治,专长于神经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视神经炎、脑炎、重症肌无力)的规范化诊疗
王艳玲
中共党员,博士学位,广东省医师协会女医师协会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流动力学学组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市校级基金5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著20余篇,外文杂志审稿人。
作为泌尿外科手术麻醉组长,专攻泌尿外科及小儿外科手术临床麻醉,并一直专注于围术期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及保护策略研究,将临床与科学研究合理结合,达到保障手术患者术中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稳定,和防治术后急性肾损伤及相关并发症的目的。同时,对妇产科手术、胃肠肝胆外科手术、危重症手术、特别是脓毒血症的麻醉管理有颇有建树,依托于中山三院大数据平台,完成了脓毒血症相关临床研究,和产后抑郁相关临床研究,从优化麻醉管理的角度关注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围术期心理健康,一直为手术患者的心身健康保驾护航。
黎尚荣
麻醉科副主任,广东省疼痛学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麻醉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7年曾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杜克大学交流学习。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包括高水平英文论文2篇。
擅长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及各种急、慢性疼痛的诊疗,如头痛、颈肩腰腿痛、神经性疼痛等,尤其在癌痛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事临床麻醉及疼痛诊疗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铁林
客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专家李铁林,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血管外科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留学法国,师从国际著名神经介入放射学专家Luc Picard教授。为我国第一代开展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少数专家之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即在华南率先开展脑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为介入神经放射学在我国的引进、推广、规范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脑血管病防治方面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工作方面取得诸多成绩,特别是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学术任职:中国神经介入事业创始人之一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中国医
各种复杂脑、脊髓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霍建珊
霍建珊,副主任护理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护士长。作为以卒中康复、脊髓疾患康复为主研方向的康复护理专家,已经在康复医学科临床护理岗位上深耕细作30余年。现任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分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广东省护理学会神经与运动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及参加院级课题各3项;参编《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实用瘫痪康复》、《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专科护理操作规程及考评细则》、《护理操作流程》专著5部;在国内核心期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康复相关护理论著30余篇,获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4项,成功申报并举办1次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和2次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脑卒中、脊髓损伤、颈/腰椎疾病、颅脑损伤、压力性损伤、关节疾病及创伤的康复护理,尤其对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吞咽障碍、误吸、大小便失禁、排尿/排便障碍、关节挛缩、运动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护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梁亚勇
医学硕士,儿科副主任医师,新生儿专科副主任,毕业于中山大学。从事儿科医教研工作10余年,主持并参与省部级科研基金2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高水平论文3篇。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儿童重症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
新生儿危重症的临床救治以及儿科常见病及危重症的临床诊治。
马少鸿
心胸外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获得心血管外科博士学位;并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霍英东心脏中心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近20年。曾赴德国心脏中心进修、北京阜外医院和安贞医院学习。长期从事小儿及成人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及心脏微创手术。尤其擅长心脏大血管疾病(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的外科手术及杂交手术治疗。主刀完成各类型心血管外科手术2500例以上,其中各类型大血管(主动脉)手术1000例以上,能主刀完成几乎所有类型主动脉手术,手术质量位居国内前列。在广东省内率先开展完全不输血下完成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二次主动脉手术,直视支架
1、常规开展各类型心脏瓣膜成型及置换手术(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肺动脉瓣);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小儿及成人先心病手术;心脏肿瘤切除;房颤的外科射频消融手术等等。 2、心脏微创手术: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或成型术、房缺修补术及三尖瓣成型或置换术等等;先天性房、室缺及动脉导管未闭外科小切口经胸封堵术。 3、尤其擅长心脏大血管疾病(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的外科手术及杂交手术治疗。
湛海伦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医教研工作20余年,担任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泌尿腹腔镜学分会委员、泌尿微创学分会委员及女性泌尿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主持完成省厅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十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3部,主编著作1部《泌尿外科图像解剖与诊断》。
泌尿外科专家。擅长泌尿系结石、肿瘤如肾癌、膀胱癌及前列腺疾病的诊治。擅长复杂肾结石的微创经皮肾镜术、软镜手术。擅长腹腔镜下各种微创手术,如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腹腔镜膀胱根治术等和经尿道前列腺手术。
刘杰
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10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医药专业期刊发表论著4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著近10篇,参编多部省级行业技术标准。获得广东省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广东省首批PIVAS评估与验收专家,并兼任广东省药学会等多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常委。
主研抗微生物药物、特殊管理药品和静脉输液的临床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专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建设和运行,对PIVAS评估与验收有丰富的经验。
龚子鉴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临床工作10余年。主管皮肤科激光室和药物临床基地。中华医学会激光美容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激光专委会委员、中国整形协会黄褐斑学组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皮肤分会秘书长。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发表国内外论文30余篇。
研究方向为感染性疾病。擅长痤疮、痤疮瘢痕、酒渣鼻、白癜风、雀斑、黄褐斑、血管瘤、色素痣等各种损容性皮肤病的激光治疗以及湿疹、药疹、荨麻疹、性病、银屑病、大疱病和真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