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婵
广东省药学会肝脏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青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青委,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肝病分会常委.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从事临床感染性疾病医疗工作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的诊治及早期预警。主持并参与了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国际、国内论文40余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发明人1项.
擅长各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尤其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治,肝癌的早期诊断及中晚期肝癌治疗。对其他感染性疾病,如发热查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治均有丰富的经验。
汤照峰
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参编学术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从事临床医教研工作24多年。
擅长于普外科(肝胆、胃肠、甲状腺、乳腺、疝气、肿瘤等)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对肝胆、胃肠、甲状腺、乳腺外科疾病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对肝脏肿瘤、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脾脏疾病、疝气、甲状腺乳腺肿瘤等微创手术等具有较深的造诣。
戎利民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骨科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全国微创脊柱外科“Top10”专家之一,首届“广州名医”、中山大学名医。 担任国家神经疾病区域中心建设单位主任,微创国际医学中心脊柱中心,国家药监局“细胞类产品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主任,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专业骨干师资培训基地主任,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东省干细胞类产品监管服务体系构建重点实验室主
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脊柱退行性疾病、畸形、感染等各类脊柱外科疾病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在微创脊柱外科领域成绩斐然,手术技术精湛。长期致力于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骨代谢与骨发育等方面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微创脊柱外科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临床工作和开创性基础研究,带领团队牵头制定《水介质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临床指南(2022)》、《脊柱内镜手术规范化命名的中国专家共识》、《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参与制定相关指南/专家共识15项。
邱敏丽
从事风湿免疫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现为广东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学分会风湿学组委员兼秘书。主持和参与省级和国家级基金多项。
风湿免疫科专家,擅长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炎症性肌病、血管炎、痛风、骨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病的诊治,尤其在免疫相关不良妊娠、风湿免疫病继发骨质疏松及疑难风湿病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杨黛稚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硕士,中山大学内科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Welch疾病预防、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糖尿病与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委。擅长内分泌专科疾病的诊治,尤其是1型糖尿病或者妊娠合并高血糖的管理。研究课题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四大慢病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Diabetes Care、JCEM、中华医学杂志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
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妊娠合并高血糖有较深入研究和诊治经验;对甲状腺疾病、痛风、血脂异常、肥胖、肾上腺和垂体疾病等内分泌疾病也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张卡
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广东省肝脏病学会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分会秘书;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分会青年专业组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免疫治疗分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肝衰竭的治疗及其研究(包括干细胞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及其研究;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以及门脉高压的无创诊断模型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部级及各项课题基金 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
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等)、肝衰竭、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及其他急性传染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寄生虫病等传染性疾病的诊治。尤其对乙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并发症防治颇有研究和诊治经验。
冯智英
从事本专业技术36多年,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经验及管理经验,尤其擅长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任免疫组化室组长。2007年至今聘任副主任技师以来,在工作中能根据学科发展,积极开展免疫组化新技术、新项目;分析解决技术难题,对已用方法进行优化。每年参加国家级和省级质控中心举办的质控质评活动3-4次,都是100%优良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和质量均位于省内三甲医院前列。任广东省临床病理质控中心免疫组化室间质控专家小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医药卫生大健康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及免疫组化室的质量控制
喻勇
喻勇,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访问学者,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泌尿科进修学习。从事神经康复工作,方向为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神经源性膀胱评定与康复,擅长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技术、尿道外括约肌球囊扩张及注射技术、膀胱镜下逼尿肌肉毒毒注射。主持广东省医学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参编《痉肉毒毒素定位注射技术》、《痉挛评估与治疗》等。
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和排尿障碍康复,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技术、尿道外括约肌球囊扩张及注射技术、膀胱镜下逼尿肌肉毒毒注射。
姚嘉
肝脏外科暨肝移植中心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医师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协会肝胆胰外科分会青年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移植学分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近年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在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研究、肝癌诊疗、肝移植相关研究等,取得了较多的成果。
肝脏外科及肝移植专家。擅长肝胆胰肿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胰腺炎和复杂胆道疾病的诊治以及肝移植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腹腔镜手术。胰岛移植和胰腺移植的应用。
胡昔权
胡昔权,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岭南医院管理委员会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现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评定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委会候任主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系统康复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康复医学科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康复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前任主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兼神经康复分会会长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
专长于脑卒中、颅脑外伤、脊髓损伤、脑/脊髓炎、周围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各种功能障碍的康复诊疗,尤其擅长运动障碍、肌肉痉挛与各类认知障碍的诊疗与康复。主研方向为脑损伤后运动、认知等功能障碍的康复及其神经可塑性机制。
陈鸿杰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中西结合临床工作十余年。兼任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过敏分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肝胆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家委员等学术任职。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专著1部,获国家专利1项。
中医药结合外治法防治脾胃病、过敏系疾病、肝病、肿瘤、妇科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麦丽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十余年。主持、参与省级和国家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与丙型肝炎的诊治;对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及肝衰竭等疾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刘强
脑病中心双聘教授,中山大学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l、大连医科大学辽宁省特聘教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2012年,入选美国医学及生物工程院(AIMBE )FelloW。2006年回国,先后担任中山大学医科处副处长,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肿瘤干细胞研究院院长等职。获多个国家级人才项目。围绕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的转化医学研究,先后在Nature Med .,JClinOncol., Cell Res ., Cancer Cell ,JClinInvest .,ProcNatlAcadSci., Blood , Naturecommun.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
肿瘤干细胞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基础;肿瘤干细胞周期信号网络与干预研究;身心行为与情绪的肿瘤神经免疫调控。
黄品婕
2015年曾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前往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疗中心麻醉科访学一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14篇,其中高水平英文文章9篇。已主持国家级科研基金一项和省部级科研基金3项。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
危重患者手术的麻醉管理,如肝移植手术、高危产妇、老年、小儿患者的围术期处理。参加临床工作18年,长期从事器官缺血再灌注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丘卫红
丘卫红,主任医师,公共卫生硕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专科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从事康复医学临床、教学、科研34年。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标准委员会常委、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康复医学教育学组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康复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语言残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残疾评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国康复》审稿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脑损伤后语言障碍的康复及其神经可塑性机制的研究,对脊髓损伤、失语症、吞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颇有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70多篇,主编和参与编写专著多部。曾获评"优秀医师"、“羊
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神经损伤的功能康复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专长于各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黄菲
麻醉学博士,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老年麻醉组成员,主持国家级科研基金1项,省厅级科研基金3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著20余篇,外文杂志审稿人。
专攻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麻醉,并一直专注于围术期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及保护策略研究,将临床与科学研究合理结合,保护患者围术期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同时,对耳鼻喉科手术、胃肠肝胆外科手术、危重症患者、特别是脓毒血症的麻醉管理有颇有建树,一直致力于提高手术患者围术期安全和舒适的研究,为手术患者的心身健康保驾护航。
陈鸿杰
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过敏分会委员、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中医膏肓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药学会肝胆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参与省级国家级课题多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论文20余篇;主编专著1部;获国家专利1项。
中医药治疗各类肝病、过敏性疾病、肿瘤(尤其肝胆肿瘤)、脾胃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心悸、失眠、便秘、妇科疾病和内科疑难杂症。
李超
李超,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在专业领域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市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和省级基金5项,参与并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对脑卒中后吞咽、运动、认知障碍的康复诊疗经验丰富,擅长气管切开患者的评估与治疗,疑难复杂气管切开患者的综合管理,吞咽障碍的筛查、评估与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的治疗,流涎症的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等方面。
吴小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精神心理科教学主任,重性精神心理疾病专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喀什)医疗队副队长。主要学术任职:广东省科协十届委员;广东省科普讲师团成员;广东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青委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药理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支部书记;广州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粤港澳高校精神与神经疾病联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妇女学组和继续教育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重症学组和心理治疗学组委员;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喀什)医疗队副队长;广东省精准
从事精神卫生医教研工作20余年,擅长各种常见精神心理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心身疾病等)的诊治,尤其善于精神分裂症的全病程管理以及精神心理疾病的认知行为治疗(CBT)。曾赴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院精神科及Mclean Hospital 短期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