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常永
副研究员,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专业领域:神经生物学。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获得神经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布朗大学博士后。期间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中科院优秀毕业生、中科院院长优秀奖等奖励。主要研究神经干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及其微环境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衰老、AD等)和神经免疫性疾病(如NMOSD、MS等)中的作用。近年来在Neuron(2019),Science Advance(2023),Molecular Therapy(2023),Cell reports(2024,2023, 2019),Stem Cell Reports(2024),Progress in Neuro
神经变性病机制研究
叶卓鹏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内镜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脊柱学组成员。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0多年,擅长于脊髓肿瘤、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脊髓栓系等的显微及微创手术治疗;对颅脑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积水等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多篇。
擅长于脊髓肿瘤、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脊髓栓系等的显微及微创手术治疗。
洪悦民
职称:副编审学位:硕士专业: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任职:《新医学》责任编辑、新媒体编辑、视频编辑近年发表论文:[1]洪悦民.短视频在传统医学期刊中的应用探索——以《新医学》杂志为例[J].编辑学报,2022,34(06):668-672.[2]洪悦民,杨江瑜,林燕薇等.医药卫生期刊借力“一网两微”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10):1287-1293.[3]洪悦民.融媒体时代传统医学期刊在突发事件中如何扛起使命担当[J].新闻知识,2020,No.433(07):84-88.[4]洪悦民.传统学术期刊“双微”应急发布形式探讨[J].新媒体研究,2020,6(14
魏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一区主任,脑血管病专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医学分会常委兼副总干事,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常委,广东省脑科学应用学会脑与医疗质控分会常委,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卒中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卒中学会神经疾病功能修复分会常委。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Parkinsonism and Related Disorders、Neural Plasticit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
脑血管病、帕金森病
张英才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任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工作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免疫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华外科青年医师学术研究社胆道研究组组员、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专家、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肿瘤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专科医师分会肝癌专业组秘书等。
擅长肝胆胰脾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肝脏外科、肝脏移植、移植免疫、干细胞在肝脏疾病的应用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
吴祥元
肿瘤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第四届广东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第一届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生物标志学组名誉组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罕见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南方肿瘤临床协作组理事广东省抗癌协会分子靶向治疗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专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在国际学术期刊,如Nature Review of Clinical Oncology, Lancet Oncology 及 EJC等杂志发表论文/述评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产学研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科技计
有30余年的临床实践工作经验,在肿瘤的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支持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对疑难复杂病例的处理有较深的造诣。
张云青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四届委员会皮肤激光医疗美容学组委员,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面部年轻化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化妆品学会皮肤美容与化妆品临床科学评估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美容学会皮肤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皮肤保健与美容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广东医学美容学会皮肤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泛亚地区面部整形与重建外科学会中国分会激光与微创抗衰老委员会委员。皮肤病及皮肤美容专家。
擅长联合药物、光电及注射等技术治疗痤疮、玫瑰痤疮(酒糟鼻)、面部皮炎、瘢痕、白癜风、脱发等,以及色素痣、皮肤赘生物、雀斑、日光性黑子、脂溢性角化(老年斑)、黄褐斑、痤疮瘢痕、太田痣等损容性皮肤病的光电治疗。擅长肉毒素注射、黄金微针、射频等面部年轻化综合治疗。
刘仁斌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及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从事甲状腺乳腺疾病诊治临床工作30年。1999年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外科临床进修,曾于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及临床进修4年余,师从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乳腺癌症中心主任Barbara L. Smith教授、Samuel D. Rabkin及著名甲状腺外科专家Gregory W. Randolph教授。先后多次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教师及先进医务工作者,曾被评为中山大学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及中山三院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被评为“羊城好医生”。获得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
各期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有较高的造诣,对甲状腺良恶性疾病诊治,特别在甲状腺手术及术中甲状旁腺、喉返神经保护特有专长。
邱伟
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罕见病中心主任专业领域:神经病学研究方向:神经免疫病的发病机制(遗传、免疫)、基础转化(生物标记物)、临床研究(流行病学、影像及药物临床试验)学术成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区创联合重点、面上、青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国合、面上),广州市科技计划,中山大学5010研究等。以通讯作者发表论著包括临床期刊《JAMA Neurology》《JNNP》《Annals of Neurology》《Neurology》,基础转化础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Cell Reports》《Glia》
神经免疫疾病
谢汝莹
硕士研究生,责任编辑,主要负责期刊中心《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学术编辑,以及杂志的组稿约稿工作。学习经历: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师从曾龙驿教授。工作经历:毕业后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科担任住院医师3年,已完成住院总医师培训,获得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和中山大学专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并取得主治医师资格证。2013年起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期刊中心《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担任编辑,已获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资格证书和责任编辑证书。拥有扎实的临床医学和编辑出版学理论基础。学术任职
张良明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青年杰出医学人才,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 Visiting Professor。获奖情况:201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杰出青年后备人才2017年06月,广东省第九次脊柱外科学学术会议中青年医师优秀论文比赛,一等奖2017年12月,第一届世界脊柱内镜外科学会年会最佳论文壁报比赛(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ndoscopic Spine Surgery (ISESS) ),一等奖2018年12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020年03月,广东省自然科
从事本专业工作10余年,擅长各种类型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骨折、脊柱结核、脊柱肿瘤以及脊柱侧弯畸形等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在应用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感染性疾病和脊柱骨折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刘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骨科基础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骨科菁英会创始会员(脊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3D数字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骨科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委员兼腰椎学组秘书。 近5年,主持及以项
从事脊柱外科临床与研究工作20余年,一直从事于微创脊柱外科及组织工程、干细胞、脊髓损伤等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专注于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治,及应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感染、脊柱肿瘤、脊柱骨折等疾病的微创治疗。
谢小元
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注射美容学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痤疮学组成员,广州市医师协会激光美容与整形专业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整形与美容协会青年组委员,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面部年轻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皮肤科学会微整形及注射学组成员,广东省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专家组成员。
长期从事皮肤科临床诊疗工作,擅长皮肤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皮炎、湿疹、银屑病、感染性皮肤病等)。尤其擅长于损容性皮肤病、化妆品皮肤病、脱发及女性疾病的诊治,擅长药物与光电技术、注射联合治疗痤疮、玫瑰痤疮、色素性皮肤病、血管性皮肤病、瘢痕及老化相关皮肤病等损容性皮肤病。
罗云
罗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泌尿外科副主任兼岭南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山大学-McGill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首批)”和“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 入选者。主要研究方向:泌尿系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微创手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国家级基金多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现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工程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泌尿肿瘤青委会常委,《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主编助理。
擅长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专长于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的微创手术和综合治疗
石云锋
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医学硕士。广东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重症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专科管理分会委员,广东省健管学会内科危重症MDT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肺血管介入诊治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学模拟教学委员会委员。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基金,发表多篇论文(单篇最高IF7.56)并参编专著。2014年在全国风湿年会作论文报道,2019年获得APSR Travel Award,2020年获得第五届广东省期刊优秀作品评选一等奖。
主攻内科重症感染及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熟练掌握重症常用诊疗技术。
冯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2015年曾获CAOS-NASS奖学金赴洛杉矶进修,担任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在AOSpine主席JeffreyWang指导下学习微创脊柱手术技术。曾在《Science Advances》《Journal NeurosurgerySpine》等多个著名杂志发表论文。多次在ISESS(国际内镜学会)、世界骨科大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年会等国内外会议学术交流并汇报。担任杂志《Advances in Precise Surgery》编委,多次担任《Spine》等知名脊柱专业杂志审稿人。现任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临床与工程青年分会常务委员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脊柱肿瘤、脊柱结核以及脊柱侧弯畸形等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专注于脊柱外科导航微创手术的临床研究,擅长微创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椎间孔入路/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减压等多项脊柱外科微创手术治疗。
胡昔权
胡昔权,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岭南医院管理委员会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现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评定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委会候任主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系统康复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康复医学科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康复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前任主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兼神经康复分会会长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
专长于脑卒中、颅脑外伤、脊髓损伤、脑/脊髓炎、周围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各种功能障碍的康复诊疗,尤其擅长运动障碍、肌肉痉挛与各类认知障碍的诊疗与康复。主研方向为脑损伤后运动、认知等功能障碍的康复及其神经可塑性机制。
韩自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任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性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广东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学术成就: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参编国家统编教材5部,人卫出版社大学教材及高等教育出版社《行为医学》、《医学心理学》、《社区精神病学》编委,先后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30余篇。
从事精神卫生医教研工作30年,擅长精神科各类疑难病症的诊疗,长期致力于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案优化的临床研究,尤其擅长青少年的心理及精神障碍的研究。
陈郁鲜
陈郁鲜 女 1975年出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学位运动医学:擅长全关节镜下或关节镜辅助下的微创技术,对膝,肩,踝,肘、腕和髋等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病进行诊治,如:各关节内软骨损伤,游离体形成,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髌股关节疼痛及不稳,肩袖撕裂,肩关节脱位不稳,肩周炎,肩峰撞击实践综合症,SLAP损伤,踝关节不稳和疼痛,肘关节僵硬、TFCC损伤、髋关节盂唇损伤等,对骨骼肌及肌腱的损伤也有丰富的经验。四肢创伤方面:对四肢骨折手术的诊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复杂四肢骨折具有丰富的修复优势。骨与软组织肿瘤方面:对于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及规范化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小儿骨科
运动医学:擅长全关节镜下或关节镜辅助下的微创技术,对膝,肩,踝,肘、腕和髋等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病进行诊治,如:各关节内软骨损伤,游离体形成,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髌股关节疼痛及不稳,肩袖撕裂,肩关节脱位不稳,肩周炎,肩峰撞击实践综合症,SLAP损伤,踝关节不稳和疼痛,肘关节僵硬、TFCC损伤、髋关节盂唇损伤等,对骨骼肌及肌腱的损伤也有丰富的经验。
四肢创伤方面:对四肢骨折手术的诊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复杂四肢骨折具有丰富的修复优势。
骨与软组织肿瘤方面:对于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及规范化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小儿骨科:擅长小儿先天性畸形的纠正,小儿骨折…
杨江瑜
党员,2007年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13年在职攻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MPH并拿到学位。获奖情况:2017年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第三届广东省期刊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学术兼职:广东省科学技术编辑学会医学期刊分会委员研究方向:科技期刊学术不端如何防范发表文章:[1]杨江瑜,吴秋玲,洪悦民,林燕薇,朱佩玲,张楚民.浅议科技期刊读者、作者和编者的关系.韶关学院学报,2009,30(9):170-172.[2]杨江瑜,洪悦民,林燕薇.广东省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展望. 医学信息,2016,29(17):210-211.[3]杨江瑜,朱惠莲.胆碱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