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若汨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放射科副主任、岭南院区放射科主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副主任。多次获得中山三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指导多名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影像诊断学专委会 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 磁共振专委会脑功能学组 委员,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青年学组 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科分会 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 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防护医学分会 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 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青年学组 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影像与大数据分会分子影像学组 副组长,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分子影像分会
入选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大人才工程培育计划”,擅长腹部、神经影像学诊断,对分子影像学、CT/MR功能成像的临床运用积累了丰富经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新医学》青年编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分别在Advanced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J Control Release、European Radiology、Neuroimage、J Magn Re…
杨江瑜
党员,2007年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13年在职攻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MPH并拿到学位。获奖情况:2017年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第三届广东省期刊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学术兼职:广东省科学技术编辑学会医学期刊分会委员研究方向:科技期刊学术不端如何防范发表文章:[1]杨江瑜,吴秋玲,洪悦民,林燕薇,朱佩玲,张楚民.浅议科技期刊读者、作者和编者的关系.韶关学院学报,2009,30(9):170-172.[2]杨江瑜,洪悦民,林燕薇.广东省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展望. 医学信息,2016,29(17):210-211.[3]杨江瑜,朱惠莲.胆碱对心
王晓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互联网医院/云上三院研发室 主任,编审,博士广东省音乐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艺术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神卫生信息化委员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专委会(常委)。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28篇国际高水平期刊论文(IF总分205.6分,均分7.3分;中科院一区16篇),申报专利2项。主持项目:国际1项、国家1项、省部级2项、校级2项、院级3项。已在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国际Top出版机构)出版医学、药学、语言学、音乐学著作50余部,总销量(国内外)超过160万册;出版英语、德语、日语、法语录音带,总销量超过70万套。获奖:第五届国家辞书
智慧医疗与数据挖掘;药物材料与不良反应监测;医学人文的科普实践。
安德连
安德连,副主任护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二区护士长。作为以吞咽障碍为主研方向的康复护理专家,安德连护长已具有近8年的卒中康复临床工作经验,2018年曾前往巴塞罗那大学马塔罗医院学习吞咽障碍知识。现任中华护理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护士协会吞咽康复护士分会会长。主编《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手册》,副主编《吞咽障碍居家康复指导》,参编《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吞咽障碍康复治疗技术》《吞咽障碍康复指南》等专著5部。主持有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基金、表吞咽相关论文1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广东省护理学会第六届科技
具备多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和技能、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以及抢救处理经验;尤其对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吞咽障碍的护理及老年退行性吞咽障碍的护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焦举
焦举,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防护医学分会青委副主委、广东省药学会核药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核学会核药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分子影像分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分会常务委员。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SCI收录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共同)发表JCR一区TOP期刊六篇;担任国际期
核医学科专家。擅长甲亢、甲状腺癌、瘢痕疙瘩、皮肤血管瘤的核素治疗及疑难PET/CT、SPECT/CT的影像诊断。
林燕薇
理学学士工作部门:《新医学》编辑部获奖情况:2017年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广东省科技期刊“银编奖”研究方向: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路径社会兼职:中山大学医学期刊联盟理事,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医学期刊分会委员发表论文:[1]洪悦民,杨江瑜,林燕薇,等.医药卫生期刊借力"一网两微"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10):1287-1293.[2]郑巧兰,林燕薇,洪悦民,等.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利用统计知识筛查学术不端行为[J].编辑学报,2021,33(1):74-77.[3]李扬杵,林燕薇,林爱华,等.基于临床路径下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研究[J].现代医院,2016
龚瑾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十余年,主要致力于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顽固性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运动和意识障碍等功能性神经疾病的外科治疗和基础研究。熟练掌握个体化多模态诊疗技术,注重医学和工科结合,致力于精准化和数字化临床医疗。现为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组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与脊柱脊髓组组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委员,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神经外科信息化应用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数学会数理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植入器械与先进制造分会委员。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各1 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
主要致力于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顽固性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运动和意识障碍等功能性神经疾病的外科治疗和基础研究。擅长颅内肿瘤的精准微创手术,重要功能区肿瘤的唤醒手术和机器人辅助神经外科手术。
梁朝峰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神经肿瘤专科主任,肇庆分院神经外科主任(兼)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神经外科信息化应用分会副会长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胶质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免疫治疗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用耗材管理学会临床创新转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州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神经肿瘤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神经肿瘤分会
擅长:各种神经肿瘤的微创手术,尤其是术中唤醒下功能区胶质瘤手术,多模态手段辅助功能区肿瘤手术,脑干深部病变手术,胶质瘤和转移瘤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和临床研究。
余青芬
副研究员,计算生物物理学和生物信息学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青年学术骨干。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no Lett.,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Nat. Commun., J Phys. Chem. B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研方向:胞膜纳米粒子的有限元分析,蛋白核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组学测序的数据分析。医疗专长:生物物理数据计算。
神经免疫等复杂脑病作用机制的计算研究
梁静
博士研究生,主管技师。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临床生物信息分会委员,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基金4项,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Oncoimmunology,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多篇,其中1篇获得F1000推荐。
分子病理技术(专注QPCR检测项目和肿瘤NGS检测项目)
李涛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辅助生殖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生殖健康及盆腔疾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辅助生殖实验室学组成员在辅助生殖领域工作20多年,从事人精子、卵子和胚胎操作20多年,负责生殖中心胚胎培养室整体运作10多年。包括IVF实验室的总体质量控制,胚胎培养箱等仪器设备的监测与校正,体外受精受精与胚胎培养的相关数据分析。
胚胎质量评估,胚胎选择,囊胚培养,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等具体操作。
郭英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垂体瘤诊治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省、市级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熟练掌握显微外科、神经内窥镜、颅内病变精准定位、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和保护等现代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综合运用这些技术结合个体化术前手术设计成功完成各类微创神经外科手术量3000余例。努力致力于现代微
擅长病种包括颅底肿瘤(如巨大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颈静脉孔区肿瘤等)、颅-颈交界区肿瘤、脑深部及重要功能区肿瘤、复杂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脊髓髓内肿瘤等高风险、高难度手术,以及难治性癫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等复杂疑难疾病。手术疗效居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垂体肿瘤、颅咽管瘤等鞍区病变的系统化、个体化诊治方面,技术先进,疗效独到。
谢斯栋
谢斯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妇儿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影像与大数据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放射影像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委员广东省质控中心消化胃肠道学组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炎性肠病杂志》、《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rontiers in Radiology》等杂志审稿专家。主持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
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19年,擅长腹部尤其是肝胆胰脾、消化道疾病的影像诊断,开展了胰腺高分辨MRI、CT小肠造影、磁共振小肠造影、动态X线排粪造影、动态MR排粪造影、消化道传输试验、食管MRI、胃MRI、子宫输卵管磁共振造影(MR-HSG)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检查。
李文胜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内镜学组副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委员。专业特长:熟练掌握神经显微镜、神经内窥镜及神经软镜技术,并应用于颅底区、颅眶区及脑室系统病变的处理,包括:颅底各区脑膜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脊索瘤、胆脂瘤等手术切除,特别擅长于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微创切除、颅底脑脊液漏修补、颅底重建手术及脑室镜辅助下各类型脑积水、蛛网膜囊肿及重症脑室炎的综合治疗。对眼眶区深部及视神经管周病变的手术治疗及眼眶区复杂重建技术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科研方向: 3D打印在神经外科应用、医用新材料在神经修复中的应用。主持
熟练掌握神经显微镜、神经内窥镜及神经软镜技术,并应用于颅底区、颅眶区及脑室系统病变的处理,包括:颅底各区脑膜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脊索瘤、胆脂瘤等手术切除,特别擅长于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微创切除、颅底脑脊液漏修补、颅底重建手术及脑室镜辅助下各类型脑积水、蛛网膜囊肿及重症脑室炎的综合治疗。对眼眶区深部及视神经管周病变的手术治疗及眼眶区复杂重建技术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陈禄彪
亚太生物医学免疫学会学术委员会会员、肝病学分会秘书长兼常务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癌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肝炎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专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免疫治疗分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会员及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会员。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研究。
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本院感染科从事一线临床工作,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及其相关肝硬化肝衰竭的内科诊治,以及肝癌的内科综合性(靶向和免疫)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性肝炎与肝癌。
李莎莎
李莎莎,生物信息学博士,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2018年于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邹伟平教授实验室从事3年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以高通量测序、高通量筛选、单细胞测序、大数据挖掘和动物细胞模型构建等为手段,从事细胞代谢特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在药物筛选新靶点发现、高通量药物发现中的应用等相关的研究。相关工作在Science Advances,Cell Reports,Protein & Cell,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Nature Medicine等杂
擅长以高通量测序、高通量筛选、单细胞测序、大数据挖掘和动物细胞模型构建等为手段,从事细胞代谢特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在药物筛选新靶点发现、高通量药物发现中的应用等相关的研究。
葛明晓
2003年硕士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妇产科生殖医学专业, 从事生殖医学临床工作20余年,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女性不孕症辅助生殖助孕技术,反复胚胎种植失败,薄型子宫内膜,卵巢功能减退、复发性流产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博士期间从事中药加减益经汤用于卵巢功能减退患者治疗相关研究,曾参与益气血补肝肾中药用于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 理事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智慧优生优育分会 常务委员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妇产科分会 常务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辅助生殖分会委员会 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 委
女性不孕症及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多囊卵巢综合征调经助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助孕治疗、卵巢功能减退调理助孕、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结核助孕治疗;在辅助生殖技术(促排卵、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相关助孕技术并发症(OHSS及多胎减胎等)的诊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罗伦
副主任医师神经感染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社会任职: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周围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神经外科信息化应用分会常委;中国急诊急救神经内镜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协作组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神经调控与功能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小儿学组成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广东地区率先开展“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颈7神经移植术”等,获得第一届全国脑脊液病例管理大赛第二名,发表中英文论文十余篇,主持参与多项医学科研基金。
擅长神经外科各类常见病的诊治,对于脑积水、脑肿瘤、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脑出血、颅内感染等疾病的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熟练应用神经内镜技术于各类型颅内及深部手术,脑室镜技术应用于脑积水、脑室肿瘤、脑室炎症等。
张永明
从事医院药学管理、科研、教学工作近30年,主要开展新型释药系统和医院药学信息技术研究工作,对药物体内递送体系有深入研究,注射缓释微球制剂研究成果,获得广东省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中国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授权专利1项,发表SCI论文多篇。兼任广东省药学会、广东省药理学会理事和多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以及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今日药学杂志编委。
主研新型释药系统和医院药学信息技术研究工作,对药物体内递送体系有深入研究,注射缓释微球制剂研究成果,获得广东省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中国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授权专利1项,发表SCI论文多篇。
蔡梅钦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颅底鞍区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三届颅底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委员。专注本专业临床工作近30年,国内/省内较早开展经蝶垂体瘤内镜手术、扩大经蝶内镜手术及颅底肿瘤锁孔手术。主持多项科研基金。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垂体瘤、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拉特克氏囊肿的锁孔/内镜手术相关文章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文章10余篇。
擅长神经内镜经蝶鞍区肿瘤(垂体瘤、鞍结节脑膜瘤、颅咽管瘤)手术,神经内镜经颅锁孔颅底肿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表皮样囊肿,等)手术和神经内镜经颅锁孔微血管减压(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