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护理创新研究中心举办2025年护理创新发展论坛

发布人:党委宣传科 发布日期:2025-11-07

为进一步推动护理学科的科研创新发展,10月28日,我院护理创新研究中心举办了以“创新引擎,发展新篇”为主题的护理创新发展论坛。本次论坛融合《新医学》杂志“护理研究”专刊发布仪式与护理创新研究中心第十期学术沙龙,三位一体、深度联动,邀请广东省护理学会、广东省岭南南丁格尔护理研究院理事长成守珍,中山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张俊娥,暨南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吕启圆,我院长戎利民、副院长杨钦泰、期刊中心主任王景周、护理创新研究中心顾问、肇庆医院党总支书记胡爱玲等多位专家出席。论坛开幕式由护理部主任、护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慧娟主持。

戎利民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我院护理学科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在《新医学》杂志设立护理研究专刊的里程碑意义,他希望护理团队以此为起点,产出更多引领性成果,为医院发展注入强劲的“创新动能”。

成守珍表示,本次论坛及专刊发布为护理同仁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并鼓励团队进一步完善实验平台和交叉平台的建设,造福更多护理同仁,共同开创广东护理事业的新局面。

在与会者的共同见证下,大会举行了《新医学》杂志“护理研究”专刊发布仪式。王景周表示,专刊旨在打造一个立足临床、引领前沿、促进交叉的学术高地,将为护理科研提供高质量的发表平台。

image-20251107173126-1

图1 《新医学》杂志“护理研究”专刊揭幕仪式

专家论坛——高屋建瓴,引领学科融合与前瞻布局

专家论坛特邀省内专家探讨跨界融合、智慧赋能,论道护理发展新模式。成守珍以《跨学科视角下的护理创新融合》为题,强调推动护理创新的核心动力在于打破学科壁垒,护理创新要让先进的科技成果不仅服务于临床,更能“上书架”,沉淀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与理论,引领护理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image-20251107173127-2

图2 成守珍为专家论坛授课

张俊娥以《数字时代“养老港湾”的智慧化构建》为题,聚焦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前瞻性地勾勒了如何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人性化、精准化、高效化的智慧养老照护体系,为“老有颐养”提供了科技蓝图。

image-20251107173127-3

图3 张俊娥为专家论坛授课

吕启圆以《如何从一个研究问题形成系列研究》为题,从方法论层面入手,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从“火花”到“森林”的研究路径,为青年学者如何系统、稳健地开展系列研究提供了清晰而有力的行动指南。

image-20251107173127-4

图4 吕启圆为专家论坛授课

青年学者论坛——薪火相传,彰显科研锐气与潜力

青年学者论坛特邀院内青年俊杰分享创新成果。李飞博士系统阐述了破解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家庭“支持薄弱”难题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为建立科学、可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支持体系提供了关键证据与实践范本。刘春琴博士后聚焦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难以“标准化”核心问题,构建一套科学、清晰且可操作的分级照护标准,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支撑。谢琴琴博士后展示了如何将“数字化”理念落地为现实生产力,生动阐释了如何同时赋能护理科学研究的数据采集与慢病管理的效率革新,为护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实践路径。

护理创新应用“揭榜挂帅”论坛——临床精英亮剑一线创新方案

护理创新应用“揭榜挂帅”论坛特邀四位资深护士长分享创新实践,聚焦临床难点,推动工具革新与模式优化。

外科周雪玲护士长从临床一线真实困境出发,剖析了老年患者术后约束时机,着手研究和构建一套实用的决策支持系统,在保障患者安全与维护其尊严之间找到更优的平衡点。内科陈彦茹护士长将复杂的饮食管理难题,转化为一个便捷的“云端”工具,实现了血透患者血磷管理的“掌上精准化”与“全程动态化”,是数字赋能慢病管理的典范。内分泌与代谢病二区刘书红护士长直面当前住院患者“血糖管理难”的核心痛点,打破了传统科室壁垒,通过构建“智能化血糖管理系统+虚拟病房”的创新模式,实现了对全院患者的统一、标准化血糖管理,是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诊疗流程重塑的重大突破。岭南医院内科金尚怡护士长巧妙将游戏化思维融入护理教学,带来集趣味性、互动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创新工具,成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沉浸式学习体验,代表了教育模式的生动变革。

我院护理部江雅副主任在总结中表示,优秀的创新项目要扎实落地,必须立足于信息化时代背景,源于临床、用于临床,建议与我院“五个最具”新文化紧密结合,让创新的工具和管理模式真正广泛惠及患者。

本次论坛见证了专刊启航与学术沙龙十期耕耘,不仅是对既往成绩的一次展示,更标志着一个崭新的起点,激励护理团队持续以创新为引擎,驱动护理学科驶向高质量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