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院多发性硬化诊疗中心成功举办“临床与基础研讨会”

发布人: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5-08-28

2025年 8月 27日下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牵头举办的“中山三院多发性硬化诊疗中心临床与基础研讨会”在天河院区综合楼2008会议室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该中心获批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大疑难(罕见)疾病项目——多发性硬化诊疗中心”相关的学术活动,聚焦多发性硬化(MS)的神经影像技术进展、临床诊疗策略及基础研究转化,为神经病学领域学者与临床医师搭建了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 

image-20250828154517-1

全体与会专家合影

 

 

开幕致辞:立足学科前沿,展望发展蓝图

会议伊始,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教授致辞,感谢院领导对学科的长期支持,并强调医院在跨学科融合与科研平台建设中提供的核心资源保障。

image-20250828154531-2

陆正齐教授作开场致辞

神经内科首席专家胡学强教授回顾了中山三院神经免疫专科的发展历程,指出MS诊疗规范化与科研转化的重要性,呼吁青年医师积极投身该领域,推动临床与科研协同创新。

image-20250828154636-5

胡学强教授作开场致辞

分管学科建设的杨钦泰副院长代表医院致辞,充分肯定神经免疫亚专科在临床、科研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他强调,MS作为神经免疫领域的重点疾病,其诊疗创新对医院学科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并特别指出人工智能辅助影像判读、新型影像生物标志物探索等新技术对临床决策的革新价值,承诺将持续支持该方向的学科建设。

image-20250828154647-6

杨钦泰副院长作开场致辞

 

学术报告环节:多维解析MS诊疗与影像前沿

胡学强教授从病理机制切入,系统探讨了MS神经保护治疗的策略与新进展,强调在免疫调节治疗基础上,神经修复与保护的关键作用,并评述了当前具潜力的药物及非药物干预手段。

image-20250828154655-7

胡学强教授作专题汇报《多发性硬化的神经保护治疗》

冯衍秋教授聚焦交叉技术创新,阐释了光遗传学与功能磁共振(fMRI)技术在小鼠模型中的整合应用。其研究证实:动物fMRI可提供高空间分辨率的活体全脑功能活动观测工具;结合光遗传学等生物技术,可深入解析精神疾病的神经机制。

image-20250828154703-8

冯衍秋教授作专题汇报《小鼠光遗传学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在脑功能的应用研究》

舒崖清教授系统解读了新版中国MS诊疗指南,重点剖析诊断标准的更新内容及临床意义,提出需通过早期症状精准识别与鉴别诊断降低误诊率,提升诊疗规范化水平。

image-20250828154711-9

舒崖清教授作专题汇报《中国MS指南解读/诊断标准更新》

郭若汨教授结合临床影像实践,通过典型与非典型案例对比,详述MS的影像特征及其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MOG抗体相关疾病(MOGAD)的鉴别要点,并基于神经影像与免疫机制研究动态,提出跨学科科研转化方向。

image-20250828154718-10

郭若汨教授作专题汇报《MS影像学评估和鉴别》

 

 

病例分享与专家讨论:聚焦临床疑难问题

在焦举教授主持下,肖丽医生分享一例育龄期女性MS患者的诊疗历程:患者经历多次复发及DMT药物调整后,经我院“生育与神经免疫性疾病MDT团队”评估,选用新型抗CD20单抗治疗,并在全程监护下成功分娩健康婴儿。该案例凸显将生育计划纳入治疗决策、选择高效安全DMT药物及MDT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image-20250828154735-11

焦举教授作主持病例环节

image-20250828154743-12

肖丽教授作病例汇报

随后在曾婕教授的主持下,多位专家包括:焦举、孟占熬、卢婷婷、周静、屈剑锋、李蕊、常艳宇等围绕多发性硬化的诊疗与神经影像的科研合作展开深入探讨。

image-20250828154751-13

曾婕教授主持讨论环节

image-20250828154757-14

孟占熬教授参与讨论

image-20250828154819-15

屈剑锋教授参与讨论

image-20250828154838-17

卢婷婷教授参与讨论

image-20250828154848-18

周静教授参与讨论

image-20250828154906-19

李蕊教授参与讨论

image-20250828154918-20

常艳宇教授参与讨论

 

经过热烈的交流,现场专家达成以下共识:

1. MS早诊早治的落地路径:实现早诊早治亟需建立高效的跨科室协作机制。孟占熬教授提出“神经影像专人、专机、专序列”的建立正在逐步实现中,并且期望在未来加强神经免疫可用的影像序列建设,将神经免疫疾病诊断在早期,缩短诊断等待时间。卢婷婷教授指出,加强脊髓病灶的早期识别(因其高度提示进展风险)及定期复查,对制定积极治疗策略至关重要,并希望在未来可以开展针对多发性硬化患者脊髓病灶的科研探索。

2. 深化神经科与影像科协作:舒崖清教授提出“大影像”理念,倡导整合核磁、超声等多模态技术,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区域影像-临床联合发展模式。

image-20250828154937-21

与会专家积极发言,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会议总结:凝聚共识,展望未来

会议最后,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紧密结合临床与基础,涵盖多发性硬化从影像评估、机制研究到指南实践的多维度内容,有效促进了跨学科对话与协作。他们呼吁未来继续加强科室间合作、推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华南地区神经免疫疾病的临床与影像的诊疗水平。

image-20250828154955-22

舒崖清教授作大会总结

舒崖清教授最后总结到:本次研讨会系统展示了中山三院在多发性硬化临床与科研方面的深厚积累,也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学习机会,将对神经免疫专科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期望在未来定期开展类似的交流活动,持续加强神经内科与影像科的科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