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院人工智能应用全员培训启动会顺利召开
2月13日,中山三院“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前沿论坛(第二期)”在综合楼20楼报告厅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作为面向全院的人工智能应用培训启动会,基于当前的DeepSeek热门话题,围绕大模型赋能科研与智慧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研革与展望,以及大模型相关应用等议题展开,并邀请了院内专家学者作相关经验分享。会议吸引了多个学校、兄弟医院等院外单位的同行听者,现场氛围火爆,座无虚席,参会人数约300名,会议由杨钦泰副院长主持。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
党委书记吴京洪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几年的沉淀,中山三院在智慧医疗建设领域现已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最具特色、最具智慧、最具人文、最具情怀、最具活力”的新文化。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结合越来越紧密,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我们要坚守初心,与人工智能并肩作战,让AI助力提升医疗效率和质量。吴京洪书记对相关合作团队的支持表示感谢,期待未来三院能继续拥抱新技术,推动智慧医疗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党委书记吴京洪致辞
会议内容干货满满,神经内科副研究员蔡蔚、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主任刘子锋、信息科高级工程师张晓东、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助理统计师卢娅欣分别作专题讲座。

神经内科副研究员蔡蔚作专题讲座
刘子锋主任从近几个月火爆出圈的DeepSeek谈起,回顾了人工智能从2012年发展至今的关键节点,包括GPU加速计算、残差网络、强化学习、注意力机制等技术突破,以及GPT系列模型的演进,同时对AI技术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提出展望。他认为,在当前的AI for Science(AI4S)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正从单纯的技术突破转向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未来,AI的普及化将改变传统行业格局,人们需要思考如何利用AI提升专业效率,并积极参与到AI驱动的创新中,以应对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主任刘子锋作专题讲座
张晓东高级工程师作题为“从DeepSeek展望AI大模型如何赋能智慧医疗”专题讲座,他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智慧医疗领域的赋能作用及其发展趋势。他提到,AI技术的发展正推动医疗行业的变革,尤其在推理能力、多模态融合、个性化医疗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大模型不仅能够提升医疗效率,还能在影像诊断、电子病历生成、手术方案制定、康复管理等领域提供精准支持。同时,AI技术的成本降低使其更易普及,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他还强调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提出通过本地化部署确保数据不出院,提升医疗数据的安全性。未来,AI将成为医疗行业不可或缺的工具,助力实现更高效、精准、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信息科高级工程师张晓东作专题讲座
卢娅欣助理统计师为大家分享了大模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相关应用。她通过视频演示的方式介绍了大模型在做PPT、做视频,以及处理编程等逻辑性强的专业任务方面的案例。她指出,如今的大模型在推理等复杂问题上已经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能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质工具,为我们的工作提质增效。卢娅欣助理统计师还介绍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为全院本地搭建的私域GPT应用,可查询院内规章制度、医学指南、医疗运营数据等,为医院管理与临床工作提供支持。

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助理统计师卢娅欣作专题讲座
杨钦泰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医院已完成“两朵云、一条路、一个湖”的新基建工程,通过全院数据湖建设,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实现全院数据互联互通。从2024年开始,医院在数据湖基础上推进智能一体化建设,上线了三院私域GPT大模型以支持临床和科研工作,同时,医院也制定了面向全院职工的医学人工智能课程培训计划。他强调,随着AI的自主性逐渐增强,我们必须考虑到未来的医疗不仅需要技术,在智商被人工智能集体拉平的时候,更需要重视情商和逆商,要开展“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必须尽快适应技术与人文共存的时代,才能在危机中找到新的发展机会。医院后续将推动院内全员参与到基于数据驱动的科研工作中,加快实现智慧医院的建设目标。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中山三院在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实力与前沿视野,也为行业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这既是技术的展示,更是智慧的汇聚。未来,中山三院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医疗AI技术向精准化、智能化、人本化的纵深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三院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