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无小事
生活中牙龈出血很常见,它也是医院口腔科的多发病、常见病。牙龈出血是牙周疾病、全身疾病等在牙龈组织上的反映。牙龈出血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必须要在明确病因后实施对应的防治措施,才能获得好的成效。我们不能忽视生活中的牙龈出血,如果出现频繁的牙龈出血、或出血量明显增多,应立即咨询相关医生,及时处理。
牙龈出血的病因有哪些?
1. 局部因素:牙菌斑聚集、 长期的不良习惯和局部刺激、局部组织过敏、内分泌异常或牙龈存在外伤史及进行了口腔或颌面部手术后都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的发生。
2. 全身因素:机体功能退化,免疫功能缺陷,慢性心脑血管类疾病诱发,疾病导致的血液的凝血机制障碍也能导致牙龈出血。
牙龈出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 被动性出血:以吸吮、刷牙、进食时出血为典型表现,因牙龈毛细血管破裂而渗血,出血量较少,刷牙时牙刷有血液、吃东西时有出血情况、唾液中常见血丝,经用冷水漱口后情况有所改善。
2. 主动性出血(自发出血):受到轻微刺激牙龈便会大量出血,或者是在无任何刺激的情况下牙龈出血,出血量较多,且不易止住。
在治疗方面,防治建议有哪些?
1. 改变吸吮牙龈牙齿等不良口腔习惯,对食物嵌塞和邻面龋齿等牙齿疾病进行治疗,去除不良填充体和修复体,及时将病变的牙骨质进行处理,对存在缺陷的矫治器进行纠偏。
2. 对致病因子进行重点根治,如: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进行牙龈清洁术、牙龈刮治术,对牙齿根面进行平整。
3. 使用化学口腔清洗制剂。如:用 1%~2.8% 的双氧水对牙龈沟和牙龈袋,采用碘制剂进行外敷上药,牙周袋和其根面在必要时可以进行药物冲洗处理。另外,也可用漱口液进行含漱,例如:复方氯己定漱口液、洗必泰液或 2% 盐水液等。
4. 当牙龈出血血流不止时,可以进行局部压迫止血或者针对性的药物止血,严重时可以使用牙周塞治疗剂。
5. 当患者有松动的牙齿要及时进行固定,应避免由其松动造成的牙龈出血。若存在无保留价值的牙齿应尽早去除,并对超过 4mm 以上较宽牙周袋进行牙周手术治疗,牙龈肥大增生也应进行手术切除,避免产生进一步不良影响。
6. 若细菌等因素导致的牙龈出血久治不愈可以进行抗生素辅助治疗,常用的牙龈治疗用抗生素有:甲硝唑、螺旋霉素和羟氨苄青霉素等。但在治疗过程当中,抗生素选用应遵循抗需氧菌及抗厌氧菌两类药物联合应用,尽量避免单一种类用药。出血严重的个别患者可以配用一些凉血止血的药物,当牙龈炎和牙周炎得到控制,牙龈出血症状就会相应减轻。
7. 在牙龈出血得到确诊的同时还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和既往病史,尤其要注意十分隐蔽的血液病。若患者存在全身性系统疾病,应与内科医生依照不同病因配合治疗,避免两种治疗之间产生不利对抗影响作用。
8. 牙龈出血往往也与维生素的缺乏有关,饮食上要多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如:多吃水果蔬菜,合理膳食。
患者需密切注意哪些?
1.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牙菌斑的形成和发展。可以采用:每天早晚饭后进行漱口和正确的巴氏刷牙法,每次 3min~5min,牙刷应尽量选用软毛刷,刷上牙时应保持牙刷毛朝上,刷下牙时则相反,刷头倾斜 45°,同时避免用力,防止刺激牙龈造成出血。配合牙线及洗牙器,保证口腔环境的清洁。
2. 改正不良口腔习惯,避免局部刺激因素。如:经常性的舔舐和吸吮牙龈等。
3. 定期到医疗机构进行牙齿健康检查,每半年 ~ 一年最少检查一次。
4. 女性处于妊娠开始的早期时,要特别注意牙龈炎,应予以重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避免妊娠期牙龈炎发生导致流产等严重后果。
5. 强身健体,增加全身的机体免疫能力,促进血液循环,营养牙龈。
6. 临床医师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所属片区的口腔卫生宣导,开展口腔卫生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自身口腔护理意识。
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平时多注意口腔卫生,日常经常进行保养,控制牙菌斑的形成,从而达到预防和减牙龈出血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林远洪, 牙龈出血的病因及防治建议解读[J],药物与临床,2020, 4(8): 57
注:文章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再次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作者:向婷婷
初审:郭喆霏
审核:徐乐加
审定发布:黄际薇
微信编辑:郭喆霏

